科普“医”刻 | 身体状况的“探路者”:血常规
科技
其他
2025-01-03 19:11
甘肃
健康,如同基石之于高楼,是生命旅程中最宝贵的财富;体检,好似检修之于机器,是我们主动与身体对话、提前洞悉健康隐患的重要方式。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总在不经意间忽略了身体发出的微妙信号。为普及健康知识,帮助职工解读体检报告、增强养生意识,引导大众牢固树立定期体检观念,促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即日起,金川集团新闻中心媒体平台推出“科普‘医’刻”栏目,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案例,揭开体检的神秘面纱,开启健康生活的幸福密码。
血常规是体检中最基础的检验项目,主要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关键指标,可依据指标变化了解身体发出的信号,掌握身体健康状况,是筛查、鉴别常见疾病的有效方式。红细胞是勤劳的“运输工”,负责把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角落。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可能导致贫血,症状包括疲倦乏力、头晕心慌、面色苍白、气喘等。这种情况可能由急慢性失血、造血功能障碍、营养缺乏或血细胞破坏等多种因素引起。年轻的上班族小王,近期总感觉疲倦乏力,注意力难以集中,爬几层楼梯就上气不接下气。起初他以为是工作压力大,后经检查发现,由于长期饮食不均衡,很少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导致血红蛋白含量远低于正常水平。红细胞指标向下的箭头给身体发出警示。小王被诊断为缺铁性贫血。了解了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那血红蛋白升高又是因为什么呢?血红蛋白升高,可能是严重的慢性心肺疾病或造血系统增殖性疾病造成的,或者剧烈运动后饮水过少、排汗过多等影响。商务人士陈先生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坐飞机出差,长时间处于狭小空间内,且饮水较少。一次体检中,他发现血红蛋白数值超出正常范围。医生解释,久坐限制了人的身体活动,血液流动随之变缓,再加上水分摄入不足,导致血液浓缩,血红蛋白相对升高,进而增加血栓形成风险,严重时可能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白细胞是身体免疫功能的“小卫士”,负责扼杀各种捣乱的“坏细胞”。白细胞计数和5分类是白细胞部分的关键指标。白细胞增多,往往意味着身体正在遭受感染,可能是感冒、肺炎等炎症引发的。如果白细胞计数出现异常升高,可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烧伤、创伤、急性大出血、白血病、淋巴瘤等。大学生小李剧烈运动受凉后高烧不退、咳嗽咽痛,去医院检查血常规后,发现白细胞数量远高于检测区间最大值,医生诊断为细菌性肺炎。人体与细菌展开激烈战斗,需要大量的白细胞“小卫士”集结战斗。白细胞减少则可能暗示免疫系统出现了问题,身体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多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肿瘤化疗、射线损伤等。赵女士是一位工作繁忙的程序员,经常熬夜加班赶项目。近期,她频繁感冒,且每次患病后恢复时间很长,体检时发现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正常水平。长期熬夜和高强度工作让身体过度疲劳,免疫系统受到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也受到影响,导致白细胞生成减少,使身体极易受到病毒和细菌侵袭,健康状况亮起红灯。白细胞5分类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5种类型,在不同类型的疾病中有不同的表现。如常见的病毒性感冒,多表现为淋巴细胞升高,如果合并细菌感染,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升高;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等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的升高;单核细胞增多见于结核病、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与过敏反应、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炎症性疾病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血液疾病有关。另外,剧烈运动、饮酒、女性生理期、妊娠期都可能导致白细胞生理性升高,但很快就会恢复正常。如果白细胞计数结果或分类情况偏离参考范围太多,建议根据临床症状就诊对应科室。血小板是凝血“小能手”,一旦身体受伤就会迅速聚集在伤口处,参与身体凝血过程,帮助止血。血小板计数是血小板部分的关键指标。如果血小板计数出现升高,可能是骨髓增生性疾病、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等,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长期久坐不动、生活习惯不良的中年男子老张,在体检中发现血小板数量偏高,医生提醒他这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需要改善生活方式并定期复查,否则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如果血小板数量过低、破坏过多都可能导致出血不止,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曾经有位老人,不小心划破了手指,却血流不止,平时经常感到乏力、头晕。经详细检查,发现是因为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药物的副作用抑制了血小板生成。这种情况让他在运动甚至日常行走时都面临风险,一次小小的鼻出血都可能因为难以止血而变得严重起来。同时,在血常规报告单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数值后面标有(↑)或(↓)符号,这表示该项结果高于或低于参考范围。可是指标异常就是“生病”吗?并非所有箭头都需要临床治疗,性别、年龄、居住地海拔高度以及基础疾病等都可能影响血常规结果。如果没有临床症状,且数值在参考范围上下限波动,不必“忧思过度”,只需要定期随诊,并依据身体状况变化及时复查;如果数值偏离参考范围较大,或者自己本身有相关症状,不可“粗心大意”,建议前往医院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