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时事   2024-12-12 12:13   山西  

点击蓝字关注“吕梁日报”

文旅融合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本报记者 罗丽



深冬时节,漫步在方山县张家塔村的小路上,古老建筑、石砌小巷、青瓦白墙,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穿梭于迷宫般的地下甬道,时而登阶时而上坡,光影明暗交错中,让人无不尽情领略着古村落的神奇。



图为层林尽染的北武当山。

罗丽 摄

“我们现在穿行的甬道是这个村的一大特色,这条2200多米的地下甬道贯穿了全村每一院,可以让你不出大门就走遍全村。”村讲解员赵玉润告诉记者,张家塔村始建于清康熙43年,由36个院落、252孔窑洞组成,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是张家塔村赵姓始迁祖赵山及其后代八代人,励精图治、依山就势建成的城堡式民宅建筑群。从对面山上远眺,张家塔村从上到下既像一座“宝塔”,又像一个“倒福字”。整个村落用高墙围起,修建有砖灰结构的地下甬道,平均高度有1.75米。旧时,甬道的进出口通常都用柜子遮挡,相对隐蔽。曲折的甬道除了联通各院落外,也承担了部分防御和储藏功能。

在这里,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历史的变迁,更展示了当地民居建筑的特色与智慧。张家塔村作为方山的一张旅游新名片,是方山县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缩影。近年来,方山县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强县”战略,瞄准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市委建设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有力契机,先后投资7000万元对张家塔古村落进行修复开发。同时引进吕梁市文旅集团接管运营张家塔古村落景区,在秉持“完整有序保护古村格局”的原则下,通过修缮古建筑、开发地下甬道等举措,吸引了大量游客,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节日里,村民们会穿上盛装,举行各种传统的庆祝活动,让游客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据统计,张家塔村今年接待游客将突破50万人次,村民增收可达80余万元。

图为喜庆热闹的“年味儿张家塔”活动吸引了游客纷至沓来。

罗丽 摄

乡村旅游振兴示范村创建项目是张家塔古村落开发和保护项目的延续和补充,也是方山县探索文旅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

方山县风景优美,生态良好,境内有单体旅游资源191个,其中三级以上优质资源达45%,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富县。位于方山县北武当镇的北武当山雄伟壮丽,风景如画。北武当山素有“三晋第一名山”之称,也是方山县文旅产业开发的牵引性项目。今冬第一场雪过后,北武当山迎来雪景雾凇、云海日出景观,气势磅礴的山峰、一望无际的云海、晶莹剔透的雾凇,在日出的映照下变得绚烂多彩,如梦似幻,宛若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吸引了大批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观赏。“我们来方山旅游,就是为了爬一爬北武当山。没想到正好赶上这样美轮美奂的冬日美景,真是不虚此行!”来自晋中的游客李先生到方山旅游,深度体验了北武当山的雄奇险秀和雾凇景观。在距离北武当山景区不远的梅洞沟省级湿地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2%以上,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高出全省平均值。观赏连绵起伏的山脉,聆听潺潺流淌的溪水……来自省内外的游客们在这里放慢脚步,体验山间生活的静谧。

依托丰富的生态、山水、文化等旅游资源,方山县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坚持“生态打底色、文化做支撑、旅游见成效”的发展思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推进“圪东线”“车刘线”建设,着力打通县内循环、县外连接旅游线,形成西接碛口、东连杏花、南达市区的旅游交通框架,构筑四通八达、外畅内达的旅游公路网络。与此同时,提升文化品牌,采取“筑巢引凤、以商招商”的模式,引进中传建信、山西蒲谷香等市场主体,推动农旅特色产业园、张家塔民居、前东旺坪、庄上等景区景点项目化打造、市场化运营,大力发展田园式、体验式乡村旅游,促进“农林文旅康”深度融合,加快“宜居宜游宜养宜业”四宜方山建设步伐。目前,方山县已成功打造国家级养生体验基地1处、黄河人家5处、中国传统村落2个,创建乡村旅游示范村9个,以点带面,推进乡村旅游持续“火”起来,实现了“打造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经济转型效果。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围绕文旅产业,做足山水文章。凭借特有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一幅文旅融合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在方山徐徐展开。


编辑:杜   帅
审核:郭炳中
监制:任   昱








吕梁日报微信公众号  吕梁日报官方人民号  吕梁日报官方头条号

推荐阅读





版权归吕梁日报社所有

转载请标明来源:吕梁日报

对侵权行为我们将诉诸法律

 


吕梁日报
吕梁日报是是吕梁市发行量第一、订阅量第一和传阅量第一的报纸,我们专注于提供本土化、接地气的新闻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