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吕梁日报”
“小方块”里有大机遇
从吕梁上空俯瞰,吕梁山连绵起伏,巍然耸立。山区往往是农区,吕梁山区丘壑众多、地势陡峭、高低不平,耕地破碎,土地连续性差,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近年来,我市立足山区农业立地条件,加速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扬长避短,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托管工作,把农业生产托管与乡村振兴、农业优质增产增效相结合,加大农机装备投入,积极探索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吕梁山区立地条件丰富的优势逐步彰显,写出“小块不小”的华章。
小块不小,小丘陵里攻高地
说起种地,人们往往会摇摇头,“种地一辈子穷”“种地没出息”这是老一辈农民普遍的一种认识。记者在方山县圪洞镇高家庄村和村民们聊起种地,少数留在村里的大爷大妈异口同声地说:“种地太苦了,还挣不下钱,不如外出打工。村里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里的都是老年人,舍不得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村民们实在的话语中不经意间点出了“谁来种地”“种地难”的时代之题。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流失,大量的土地被撂荒。再加上吕梁山地、半山区丘壑众多,耕地大多在山上,土地较为贫瘠,耕地分散,零星破碎,道路狭窄,坡陡弯多,交通不便,既不适合大宗农作物生产,也不利于大型机械的联合作业和水利设施的配套,宜机化程度低。“谁来种地”“种地难”是吕梁农业发展的两大难题,严重制约了吕梁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农业要发展,必须现代化,而现代化农业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个是大规模的土地,一个是机械化。实践证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路径。近年来,针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难点和堵点,我市充分发扬基层首创精神,大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功能和优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新路径,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服务主体开展农业托管服务。将农业生产托管与全市农业产业特优发展项目深度融合,鼓励探索“综合农事中心+全程机械化”,提升托管一体化服务水平,并积极推进成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协会(行业联盟),为会员提供技术培训、业务指导、政策宣传、融资担保、信用评价等服务,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出“党建+”发展路径、“村集体组织+”发展路径、“特色农业项目+”发展路径、“综合农事中心+”发展路径、“托管协会(联盟)+”发展路径五条农业托管路径,在小丘陵地里跑出吕梁现代农业发展的“加速度”。
因地制宜,小农机打开新出路
金秋十月,正值丰收的时节,临县青凉寺乡白塔村的李奋龙正忙着秋收,他指了指山上大片大片的玉米地,只见玉米收割机穿梭其间,和记者感叹道:“现在我土地流转加上农业托管已经有3000亩地,在十年前,我根本不敢想自己一个人能种这么多地。这主要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还有农机好帮手,现在‘耕、种、防、收’都机械化了,有了农机,种地不愁!”在李奋龙的院子里,他依次介绍着停放着的30多台农机的功用。在吕梁,随着各种政策的支持,带动了一批种粮大户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人们转变观念,成为新时代的“新农民”。
要实现现代化农业,必须机械化,那么大规模的土地从何而来?又如何把零碎的土地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来到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实现规模化生产,目前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培育和扶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引领带动小农户;另一种方式是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情况下,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托管,代替和帮助小农户下地干活,实现农业服务规模经营,从而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从我市的实践来看,不论通过土地规模化还是农业服务规模化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机械化都是重要载体和支撑。但是由于我市耕地集中在丘陵山区,地块破碎,只有部分地块可进行中小型机具作业,导致了丘陵山区县综合机械化率只有56.7%,与平川县相差27.83%,推进丘陵山区的农机化发展任重道远。针对这一问题,我市鼓励各县(市、区)大力支持研发、引进、推广适宜丘陵山区作业的实用小型农机具,选用适用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的高效专用和新能源农机等,并落实好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将适合本地的、特色的创新农机产品列入市级补贴范围,加快淘汰老旧农机具。同时,加快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通过对“小、短、陡、弯、碎”的耕地改造和交通不便偏远地的有效利用,将高低不平的“散地”实现地块“小并大、短变长、陡变缓、弯变直和互联互通”,消除作业死角、优化地块布局,进一步释放了耕地潜力。通过不断推进丘陵山区耕地归并整理、坡改梯、道路互通、小田并大田,为农业托管创造了条件。
农业托管,小碎块托起新天地
“下地干活”的重点内容是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各环节作业。在当前农业劳动力结构性、季节性短缺的情况下,这些活缺人干,农民干的意愿也不强,委托干就形成了新的市场需求。可以说,农业生产托管的兴起和发展为农机化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新的舞台和空间,农机社会化服务为农业生产托管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任明亮是中和惠农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2019年开始合作社就开始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与农机服务相结合的一条龙服务,一步步从最开始的单一托管或半托管逐步发展至85%的农业生产土地全托管。2023年合作社的托管服务引起了中阳县枝柯镇党委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过多方调研,制定了“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整乡整村土地托管管理模式,由枝柯镇党委牵头、指导、监督本镇八个村委与中和惠农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共同成立枝柯镇土地托管公司,规模越做越大,越来越规范。目前,公司整合全镇各村现有农机具资源40余套,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提供“耕、种、管、防、收、售”等六个环节的农业生产服务。同时,聘请有关科研单位、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对测土配肥、病害的防治、植保栽培等农业技术进行指导培训,集中采购种子、肥料、农药、地膜等各种农资商品,从生产厂家直接到农户,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现在中阳县还成立枝柯镇农机联盟,全面推进农业智慧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全部安装北斗农机监控设备,构建“互联网+农机”数字化平台,实现农业生产托管“耕、种、管、防、收、售”全流程数字化精准管理,通过良田、良种、良法、良技、良制的“五良”有机融合,实现粮食高产。任明亮说:“土地托管的推行,充分释放规模化生产和规模化服务的潜力,有效解决了农机生产与一家一户土地各种各样、传统分散生产经营的矛盾,又推动了农业生产向产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对土地实行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种植、机械化作业、专业化服务和市场化销售,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一站式服务,可为农户每亩降低成本170元左右,成效显著。”
农业托管服务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吕梁大地铺开来……据了解,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共完成农业生产托管面积228.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219.07万亩,经济作物面积9.03万亩。遴选托管服务主体358个,其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40个,农民合作社99个,农业企业16个,家庭农场3个。
农业生产托管事关粮食安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吕梁正伴着乡村振兴的号角,蹚出一条符合吕梁实际的农业生产托管新路径。
吕梁日报微信公众号 吕梁日报官方人民号 吕梁日报官方头条号
推荐阅读
版权归吕梁日报社所有
转载请标明来源:吕梁日报
对侵权行为我们将诉诸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