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化科院的同学们大家好!本期非正式会谈带大家走近的是严谨认真的孙培培老师。在这次采访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孙老师的科研旅程,探讨其在学术研究中的洞见与心得,以及对学生们的指导和影响。让我们一起期待这次富有启发性的对话。
孙培培
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有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1997年9月至今在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工作,历任副教授、教授。在此期间,于2000年7月到2001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做访问学者;2001年1月到2002年7月在台湾清华大学化学系作博士后研究;2003年7月到2005年7月在南京大学从事在职博士后研究。
孙培培老师长期承担化学专业本科生《有机化学》及研究生《高等有机化学》教学工作。主要从事有机合成新方法及有机功能材料方面的研究,已在SCI源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引用超过100次,并有发明专利成果多项。曾获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弘爱精英教师奖,多次被评为南京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
孙老师好!您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高效绿色有机合成新方法、新应用,尤其是与生物、材料等学科的交叉是目前有机化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我的课题组专注于自由基反应的研究,这是一种高效且条件不苛刻的绿色化学方法。我们通过这种方法产生自由基中间体,进而进行有机反应,以期望得到最终产物。此外,不对称合成也备受关注,这对于药物分子的合成尤为重要。不对称合成能够确保我们只得到所需的异构体,避免产生可能有毒副作用的异构体。中国在这一领域与国际水平持平,甚至在某些方面走在了国际前沿。
您在教学中是如何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的?
我倾向于通过应用导向来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有机化学是创造新物质的科学,它在药物、材料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我强调有机化学的基础性作用,让学生意识到这门学科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性。此外,我鼓励学生理解反应原理而非死记硬背,帮助他们建立起有效的学习方法。我认为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关键,而理解了有机化学的原理和应用后,学生自然会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
您在学术研究和教学之间是如何平衡的?
学术研究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我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创造和传播知识。我通过研究来丰富科学知识,并将这些知识以加工后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我认为,只有不断接触和创造最前沿的科学知识,才能吸引学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同时,教学过程也能给我带来新的研究思路,所以这两方面是不可偏废的。
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有没有一个特别的时刻或项目让您印象深刻?
在我的研究生涯中,有一个特别的项目让我印象深刻。那是一个关于有机材料的研究,可以用于新型显示器如OLED。我曾经设计合成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发光材料,并因此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这个项目不仅让我感到自豪,也是我研究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那您能举几个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OLED显示器中的有机材料可以制作成可弯曲和折叠的屏幕,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药物分子中也含有大量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对延长人类寿命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农药的使用也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帮助养活了地球上不断增长的人口。有机化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您对有机化学领域的学生有什么职业规划的建议吗?
对于有机化学领域的学生,我的建议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深入理解有机化学的原理,还要关注其在工业和科研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非常重要。此外,保持对新知识的渴望和持续学习的态度,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取得成功。
现在许多同学觉得学化学就业困难,那您觉得有机化学专业的研究生就业情况如何?
有机化学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非常好。由于社会对有机化学人才的需求广泛,我们每届研究生在就业时都有很多选择。很多企业都急需有机化学方面的人才,但由于学生对工作环境和待遇的期望越来越高,他们有时会精挑细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岗位。
有机化学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有机化学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对有机化学认知的偏见。长期以来,社会上对有机化学存在误解,认为它与污染和健康风险相关联,这种偏见影响了人们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作为研究者,我们需要站出来澄清这些误解,展示有机化学的真实面貌,减少人们对这门学科的恐惧感。
现在跨学科学习越来越重要,在有机化学教育中的表现有什么呢?
跨学科学习在有机化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现代科学的交叉性越来越强,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交叉非常大。通过跨学科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还能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够拓宽学生的思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研究方向,从而推动他们在学术和职业上的更快发展。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孙培培老师在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我们期待孙老师未来的工作能够继续启发和影响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
图片 | 王再溢
文案 | 王鸿睿
编辑丨王鸿睿
初审 | 毛子淳 金宇晨
终审 | 李俊言 邓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