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盘龙脚步,感受大地风息 |《永定传统建筑》

文化   2024-02-12 21:37   福建  
年岁旷远,山川作宴,苍茫山谷间,围楼有人家。

永定,位于福建西南,隶属福建省龙岩市,仅永定一地就集中了福建土楼总数的1/3,有1300多座。

这一程,我们跟随“福建传统建筑系列丛书”团队,把目光聚焦在永定河流域及博平岭西面的永定一侧,思考土楼居住文化如何发生在人居空间动态变化、人口发展、经济积累及承载生活的山水脉络之中。

《永定传统建筑》
作者:黄汉民团队
出版时间:2024-1
出版社: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简介


黄汉民,1967年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毕业,1982年获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中国民居建筑大师,福建省勘察设计大师,现任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 

【本书已于麒麟书局上架,欢迎翻阅、选购


 壹 | 传统聚落 
下洋镇·初溪村
下洋镇在金丰溪下游地势较宽敞的地带,这里拥有最多的客家土楼,土楼聚落播撒在溪流两岸的山间盆地或坡地中。初溪村位处南部较偏远的山岭,邻近博平岭分水岭,与平和县交界。位于初溪上游的初溪村是一个有方形、圆形土楼 10 余座的山地聚落,聚落在溪畔高差较大的台地上营造,地势险要。


湖坑镇·洪坑村
湖坑镇客家土楼的数量仅次于下洋镇,但由于地势狭窄,这里形成的土楼聚落比较集中,土楼密度相对较大,洪坑村土楼聚落就是其中一个。林氏族群在洪川溪南北狭长的缓慢溪流边的盆地上选址营造洪坑村。

抚市镇·社前村
抚市镇一带古属丰田里,翻过金丰大山就是金丰里。社前村坐落在金丰大山山麓永定河上游支流抚溪一侧的盆地上,是相对集中的大型聚落。社前村的大型夯土民居数量众多,以五凤楼为主,其中永豪楼为典型的三堂两横式殿堂型合院的五凤楼,还有大量有独栋主楼的五凤楼与蜂巢式土楼。

高陂镇·西陂村

西陂村聚落在高陂溪转弯的地方选址,西北方倚靠一道青翠山岭,山岭抵挡住湍急的河水,河水在聚落前舒缓流过,这是典型的玉带环腰风水格局。

坎市镇·浮山村

西陂村聚落在高陂溪转弯的地方选址,西北方倚靠一道青翠山岭,山岭抵挡住湍急的河水,河水在聚落前舒缓流过,这是典型的玉带环腰风水格局。

下洋镇·中川村·乌石下
在金丰溪下游的偏远陡峭山坡上,隐藏着一处中川村的乌石下自然村,这里地势险要,地块极其有限;尽管如此,在等高线最高处依然建造了四五座较小的山地方形土楼,其余的“一”字形夯土民居在等高线上下左右随机建造,营造一处只有在农耕年代方能出现的不可思议的人居生态环境。


 贰 | 永定土楼 
高头镇·高北村·承启楼

金丰溪上游支流的高头溪沿岸布满客家土楼,承启楼是其中规模最大、建造精美的一座,它是典型的通廊式客家土楼,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动工,历时三年完成,这时期正是福建土楼建造的盛期。

湖坑镇·洪坑村·振成楼

洪川溪溪畔的振成楼坐落在洪坑村下游,坐北朝南,门前宽广,与洪川天后宫对望。大型圆形客家土楼振成楼是林氏在百年前的民国初期建造的,夯土外墙依然平整如初,外环楼四层,直径57.2米,内外两环围合,共 44个开间,内环两层,楼外两侧附带片段式的两层青砖“楼包”。

湖坑镇·洪坑村·福裕楼

福裕楼是清光绪年间林氏建造的大型民居建筑,这种类型的民居是五凤楼向土楼演变时的典型产物,一方面具有完整的五凤楼三堂两横格局,一方面又具有防御性极强的四周连续围合的方形土楼形态,鉴于这种防御形态可将它归类为客家土楼,与五凤楼聚集区一带的方形土楼是同类。

湖坑镇·西片村·振福楼
福裕楼是清光绪年间林氏建造的大型民居建筑,这种类型的民居是五凤楼向土楼演变时的典型产物,一方面具有完整的五凤楼三堂两横格局,一方面又具有防御性极强的四周连续围合的方形土楼形态,鉴于这种防御形态可将它归类为客家土楼,与五凤楼聚集区一带的方形土楼是同类。

湖坑镇·新南村·衍香楼

南溪在新南村逐渐变缓,位处南溪土楼群中部的新南聚落土楼群分布在溪流两岸,一侧台地上的土楼群是聚落主体,其中的衍香楼最为壮观。苏氏于清未建的较大型圆形客家土楼衍香楼居高临下,在小溪一侧山岗上建造,面朝南溪,背倚山坡,后方山谷上金黄梯田成片蔓延,古松挺拔,山峦蜿蜒与衍香楼共同构成一幅绝美的人居山水画卷。

高陂镇·上洋村·遗经楼

遗经楼是清咸丰年间历经三代人建造的大型夯土建筑,可与现代建筑结构相美,楼体规模巨大,结构坚实,内外几乎纯粹是夯土墙承重;五层高度,密集分布盒子式居住空间,通过垂直楼梯厅组织上下交通;立面抹灰处理,主楼高高在上,四面完全围合,四周由下往上、从小到大韵律开窗,防御措施周全。

大溪乡·太联村·五福楼

在紧邻溪流的狭谷中,五福楼以巨大的身姿锚固在山间,是清康熙年间游氏所建。五福楼坐东南朝西北,右侧的溪流湍急绕过,常遭洪水光顾,坚固的一米多厚夯土墙多次挡住洪水围攻,如今靠溪的一面已坍塌一段。

下洋镇·中川村·富紫楼

在中川村胡氏聚落溪边藏着一座特别的长方形客家土楼,这座富紫楼以汉字“富”字象形为架构组合空间。在似像非像之间,暗含一个“富”的美好意愿。

湖坑镇·洪坑村·如升楼

洪坑村聚落的洪川溪上游一侧布满客家土楼,有的规模宏大,气派非凡,而溪流对岸独立一个可爱的小圆楼如升楼。溪畔与山林共融的如升楼小如斗升,建于清光绪年间,直径17.4米,为永定区最小圆楼。整座楼小巧而精致,独处一方山水间的小世界。

古竹乡·古竹村·中华楼

在人烟密集的临溪岸边,这座不多见的两层青砖客家土楼中华楼比较特别,它面朝溪流,位处两溪交汇的三角地带,前后相套的两个院落形成“日”字形,右侧根据地形依附着一处半圆夯土侧院土楼空间层次丰富,造型独特。


 叁 | 永定五凤楼 
高陂镇·富岭村·裕隆楼(大夫第)
清道光年间的裕隆楼坐东南朝西北,背靠山岭,后方“后土”半圆围合做“化胎”以抵御山体滑坡,前方做月池呼应,中间楼宇矗立,形成饱满的风水格局,这是闽西闽南大型传统民居建筑的常见营造方式。裕隆楼是最为标准的三堂两横客家五凤楼,楼阁群落错落有序,规模庞大,尊卑秩序森然,格调可与官方府邸或庙宇媲美。

抚市镇·新民村·永豪楼

清道光年间建造的大型客家五凤楼。永豪楼坐西南朝东北,紧邻抚溪宽阔河面由前院石埕、院门楼、大前院、下堂门厅、中堂中厅、后堂主楼及两侧横屋组成,后方连接横屋形成抹圆的“U”形围合,不同于防御性较弱的经典客家五凤楼。

坎市镇·浮山村·敦彝堂

这座五凤楼位处浮山聚落上游浮山溪河畔,两两三开间组合的五凤楼主楼气势磅礴,与后方三面围合的夯土楼房组成高大群楼,与前方两堂一层的低矮院落形成鲜明对比。敦彝堂整体形态随着地块的变化而随机营造,一改经典客家五凤楼的肃然面貌,显得活泼有趣。


 肆 | 客家围垅屋 
下洋镇·三联村·进化居

三联村客家土楼聚落坐落在金丰溪下游的山谷高台地上,一字排开的土楼群中有座唯一的客家围垅屋,在永定地域现存的传统建筑中,这类围城屋较罕见。


 伍 | 宗祠书院 
大溪乡·黄龙村·翁氏宗祠

黄龙村聚落深处大山山谷,这座翁氏宗祠独立在一处山水坳地,风水环境极佳。后方高大山岭用作“后土”背靠,前方右侧连环水塘随机倒影景致,正前方梯田错落展开,翁氏宗祠静卧当中,粉墙黛瓦的端方院落,似一幅绝美的油画呈现眼前。

大溪乡·大溪村·游氏平阳家庙
这座游氏平阳家庙由前院与天井合院庙宇组成。右侧有三段式护厝,左侧无护厝,前院大门偏向左侧,前方设一方月池。屋宇舒展,院落满铺鹅卵石,整体建造工艺精美,内外环境清爽整洁。

湖雷镇·石坑村·枕流书馆

这是永定地域现存罕见的独立书院传统建筑。流书馆临溪而建,阁楼型制,前后院落,三层主楼坐拥核心,后方两层围合后院。前方临水亭榭与围墙、厢房、门楼围合一处文人院落,高大门楼设在左侧,门楣题写“枕流书馆”四个硕大字体,书香气息扑面而来,气度不凡。


 陆 | 寺庙宫观 
高陂镇·西陂村·天后宫
这座明清之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陂天后宫位处西陂村聚落水尾溪畔的宽敞地带。林氏西陂聚落在高陂溪畔,背靠山岭展开,水尾以林氏天后宫锁水,成为聚落人居环境的风水边界。西陂天后宫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落成于清康熙元年,于清乾隆年间大规模扩建维修,这近两百年的天后宫建造历程正是东南沿海中原农耕文明向西式海洋文明融合的历史见证,也是永定客家人逐渐开拓海外,经营条丝烟达到鼎盛的物证。
高陂镇·富岭村·虎形天后宫
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由于古时当地多出现华南虎,特意以虎之形态建宫庙,祈福的同时彰显威仪,以安定族群在此安居乐业。这是楼阁式天后宫,造型奇特,主要借鉴五凤楼主楼耸立姿态。
 柒 | 夯土廊桥 
虎岗镇·下木坑路·永平桥
在永定河上游的高陂有座独特的夯土廊桥,这是古代由高陂通往虎岗的必经之路,这座永平桥沟通两岸天堑,成为独树一帜的山水景观。永平桥如廊屋横卧在满月状的石拱之上,端头如民居般做起翘屋脊山墙,分别题写“进得来”与“留得住”,富有招财进宝美好意愿的趣味。

 永定地域建筑特色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经本书主创授权
现特别放出《永定传统建筑》
全书在线浏览二维码


另还有《光泽传统建筑》《平和传统建筑》

《屏南传统建筑》《南靖传统建筑》

《尤溪传统建筑》《福清传统建筑》

全书在线浏览二维码


 “‘福建土楼‘是东方血缘伦理关系 

 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艺术成就 

 具有普遍而杰出的价值”   

再次致敬“福建传统建筑”系列主创团队,

一期一会,再盼新作。

也以此系列,献给每一个

热爱古建筑、热衷传统文化的你。



* 本文文字、图片整理自《永定传统建筑》



 麒麟春节不打烊,来找我们玩儿哟~ 


麒麟书局
精品书籍 . 文创沙龙 . 咖餐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