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万物从我身上透明地穿过去
它们于我就像河流穿过青山
不被我留住,或把我留住
岁月如海浪般冲刷着时间,风蚀、水浸,以至故人难望,旧曲不闻……
时间的标本 · 80年代的中国混剪
此刻,我们站在时间的尺度上回望,回望这些被定格成永恒的每一帧过往,大时代与小山河都在此间斑驳交错、回旋激荡。
来看看,梦见了什么?
长江沿岸
· · ·
内蒙古
· · ·
北京
· · ·
桂林
· · ·
西藏
· · ·
香港
· · ·
上海
· · ·
上海
· · ·
北京
刘香成的照片可阅读。他是使用镜头讲故事的人,在点滴细节中袒露真实。他把一段特定的时代,铭刻在了胶片上。
本书是刘香成首部全面回顾摄影生涯作品集。展现刘香成镜头中的“面孔”、“姿态”、“时机”、“刺点”、“人群”与“风土”。珍藏199幅作品,众多获奖作品囊获其中。跨度长达46年。
本书分为围绕地方风光的“昨天的故乡”和围绕人文风俗的“昨天的我们”两辑。
从北京到桂林,从上海到延安,从田间的勤苦劳作,到酒席上的欢声笑语,全面呈现1985—2000年间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的日常生活、经济起飞和社会巨变,用镜头为整个中国创作一幅无比鲜活、富于生命力的肖像。
1934年至1941年,庄学本远离家乡上海,在中国西南边陲如孤蓬一般,围绕心中的圣地西藏盘旋了近十年之久。漫漫西行,人生的一场悲剧却成就了其摄影艺术的非凡境界,也在人类学史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书以足迹为线索、时间为脉络,配上大量的考察手稿和日记,整理了许多地名、人名的背景注释,全面呈现一代摄影大师探访西部、报效国家的漂泊之旅。
阎雷从1988年起,四次长途跋涉前往位于广西和贵州的侗族聚居地区,那里有最具有侗族特色的风雨桥,壮观的梯田,贯穿日常生活的歌声,羞涩又友善的村民……
在侗乡生活的六个月里,阎雷兴奋不已地用照相机拍摄侗族的壮丽风景、历史悠久的木质建筑、热闹的斗牛节和花炮节,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当时的侗族文化。
无论时代怎么惊涛骇浪
人的小日子
还是一样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