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得知,由市园林和林业部门举办的本届金秋菊展,两个主会场从设计理念到布展手法,均推陈出新。
“人流如潮,好评如潮。”有市民用这句话来形容本届金秋菊展产生的轰动效应,以及“破圈”传播的效果。
11月3日上午,金秋菊展主会场沙湖公园C区人流如织,人气爆棚。各种颜色的构架旁,布置着红、橙、黄、紫等各种颜色球状现代花园菊,超大的花量,鲜艳的颜色,和谐的搭配,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在传统菊艺展区,采用独本菊、悬崖菊、塔菊等各种菊艺与国画艺术融合造景,营造出“山水画里寻隐者”的诗意。武汉首义学院的大四女生小詹说:“没想到,菊花颜色这么丰富,菊花展可以办得这么潮!”微信昵称为“秋叶如蝶”的市民评价:“设计理念独特,表现手法多样,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菊花!”中山公园主会场,菊展沿着水系,如同画卷徐徐展开。湖中花船、岸上花境等景观,亮点多多,精彩纷呈。其中,位于音乐喷泉北侧泉水造型的“卉涌”花境景观,吸引了许多市民拍照打卡。记者了解到,“卉涌”节点花卉布置面积只有108平方米,却布置了各种菊花和新优花卉50余种、2000余盆。11月4日,家住东西湖区金银湖的邓青梅,与老街坊晏女士等人来到中山公园看菊展。在音乐喷泉旁边的打卡点,他们纷纷坐在嵌入花丛的座椅上,与菊花同框。81岁的邓青梅以“品种多、颜色艳、造型美”,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晏女士则认为,菊展构思蛮巧妙、精彩。尤其是湖上的菊花船,确实漂亮。看了多年菊展,自己还是头一次见到。
承办本届菊展的虹越花卉公司曾承办世界花园大会武汉会场。该公司市场拓展部总监黄林芳称,他们非常希望通过创新办展模式,给武汉带来一届“不一样的菊花展”。全程关注、跟踪菊展办展进程的市园林和林业局生态修复处副处长赵慧娟称,感觉今年的金秋菊展变“年轻”了,变得更有“艺术范”了。中山公园管理主任陈辉也说:“今年的菊展,真的变年轻了。”陈辉参与操办过多次花展,这次承办单位进场布展,他每天都到现场观摩学习。他觉得,这次菊展布展,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很多。从设计理念到布展手法和色彩搭配,都打破了传统。传统菊展花色以白色、黄色和紫红色系为主,分片布置,红一片、黄一片、紫一片,俯瞰整体效果也较好,但不够震撼和惊艳。而今年的菊展颜色搭配十分大胆,以红色、橙色等鲜艳明快的色彩为主,很能抓人眼球。花卉的选用和布置丰富多彩、精益求精。现场很多盆菊花摆在一起很好看,把每一盆花单独拎出来看,也可成为一景,从整体到细节都很美。在营造花境时,留出足够的互动空间,供市民游客拍照打卡,似乎并不担心花卉被损坏。本届菊展在注重创新的同时,还注重传统菊花品种和菊艺的展示与融合。在中山公园胜利广场附近,中山公园特意打造了茹冰和受降堂前两处精品菊花展示区,展出包括“盘龙木兰”“盘龙碧玉”“盘龙枚秀”等武汉“盘龙”系列菊花新品种在内的300余盆独本菊(一盆一株、一株一花)。还将公园“压箱底”的五针松等盆景拿出来展示。41届武汉金秋菊展一届不落,全部亲历的市民程远惇说,在注重整体创新的同时,不忘给传统菊花开辟独立展区,让“内行”的菊花铁粉们看“门道”,这一举措很贴心。
“春赏樱,夏观荷,秋闻桂,冬品梅”,“湿地花城”武汉,一年四季都有当家“花旦”,也举办过多种主题的花展。但唯有金秋菊展穿越六十八载风雨,坚持举办41届,至今仍在探索创新与传承。武汉金秋菊展为何经久不衰?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菊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有着独特之美。中华菊文化源远流长,已融入中华儿女的血液一脉传承。“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作为每年最后一场盛大花事,市民对金秋菊展格外珍惜。金秋看菊展,已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市民在中山公园主会场赏菊打卡。陶进 摄
不仅如此,多年以来,武汉金秋菊展始终与国家大事、城市发展、市民生活同频律动。武汉长江大桥通车、黄鹤楼公园重建开放、北京举办奥运会、神舟五号飞天……都成了金秋菊展的主题或题材。从公园到街头,再到公园和街头联动;从单点到多点,再到全城开花,金秋菊展每走一步,都链接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千方百计办好金秋菊展,不断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多元需求。”这位负责人说。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 曹欣怡
校对| 胡蝶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
长江日报官方视频号
长江日报出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