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Nature学临床转化!你和顶刊就差这一步!

学术   2024-11-18 07:02   北京  

2024年7月10日,重庆大学/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印明柱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上发表了题为:Tumour vasculature at single-cell resolution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构建了迄今最大规模的泛癌种脉管系统全息细胞图谱,涵盖31种癌症类型。为充分理解肿瘤血管生成的复杂过程提供了全景视角,同时为临床提升抗血管生成疗效提供了科学方案。

肿瘤转移、耐药已经非常的卷了!

但研究转移、耐药的高分文献层出不穷,仔细研究发现并非高不可攀啊!!原来底层逻辑很简单——结合应用场景才是王道!


临床应用上——尤其是手术方式选择、随访策略制定需侧重肿瘤淋巴转移、血管转移鉴定和区分,考虑老生常谈的淋巴/血管转移具有差异性的分子特征、治疗方式、转移路线等等;聪明的作者已经转战肿瘤如何转移、耐药,这就不得不涉及到转移耐药的具体转移途径分析


脉管系统不仅为细胞和组织提供必需的物质交换,还参与调节体温、pH平衡、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理功能。脉管系统的异常可能导致多种疾病/肿瘤,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静脉血栓等;特别是脉管系统中淋巴/血管内皮细胞多样性和可塑性和肿瘤发生(高危因素、早期预测)、发展(转移以及转移途径[区分血管转移、淋巴管转移]、复发)、治疗(耐药、敏感、手术方式/范围)、预后密切相关。


果然跟着Nature不走弯路!机制探索和临床应用严丝合缝,完美贴合!!小编小小总结了一下,抽丝剥茧后恍然大悟,原来这么简单!人人可学!!看到就是赚到:


顶刊脉管系统生信分析方案设计

受限数据,先到先得 
临床问题(耐药/转移/分级/诊疗)+单细胞联合多组学

联系我们,把你的文章结合上临床应用场景,不用苦思冥想即可创造一种奇妙的推成出新!

文末附有彩蛋,针对脉管系统基础概念和应用场景!满满的干货,从解剖到生理病理机制归纳总结,不可错过

脉管系统在很多高分文献中都有应用,往往以“黑马”的姿势出现,今天小编就来扒一扒融入了脉管系统研究的分析实例:


1、Cancer Cell(IF:50.3):膀胱癌淋巴结转移

主要发现:细胞互作分析识别血管/淋巴管特有的内皮亚群和肿瘤、免疫、基质细胞之间的互作,揭示早期转移起始机制并探索治疗策略。发现PDGFRa+ ITGA11+ CAFs通过识别HLEC上的ITGA11功能受体SELE诱导BCa的淋巴管生成并减少内皮连接。此外,PDGFRa+ ITGA11+ CAFs通过CHI3L1分泌为BCa细胞提供了直接的迁移路径,使其侵入淋巴血管网络,从而促进了早期BCa的LVI和LN转移的形成;

文章链接:人手一篇的“淋巴转移”,摇身一变50+

2、nature communications(IF:17.694):鼻咽癌不同转移途径识别和基于模型的早期预测:

主要发现:识别出两种不同的远处转移途径: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并识别其分子差异,进一步利用放射组学构建转移途径预测模型(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基于预测得到的患者的转移途径的治疗方式、预后的关联,提出针对不同转移途径的精细化治疗策略。

文章链接:17+这数据量绝了

当然,作为针对脉管系统泛癌研究,印明柱教授团队在 Nature 上发表的“Tumour vasculature at single-cell resolution ”也有新的发现,为已有的总结给出新的视角!作者重点发现:

  • 肿瘤血管生成始于静脉内皮细胞并向动脉内皮细胞扩展。随着新生血管的延长(通过血管生成阶段SI、SII和SIII), SI阶段(APLN+ TipSI)的APLN+尖端细胞通过Notch信号的增加向TipSIII细胞发展;APLN+ TipSI细胞不仅与疾病进展和不良预后相关,而且还有望预测抗vegf治疗的反应。

  • 淋巴内皮细胞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分化谱系:一种负责淋巴管生成,另一种参与抗原呈递;

  • 内质网应激与促血管生成的BASP1+基质生成周细胞有关;

  • 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可以形成有利于血管生成的免疫抑制微环境;


  • 结果:

一、Single-cell atlas of tumour vasculature

1、解析肿瘤血管微环境(TVM)中的细胞组成和异质性;

基于来自372名不同癌症类型的捐赠者的437个肿瘤样本和相应非肿瘤(ANT)样本的183,977个TVM细胞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通过in silico sorting对内皮细胞(ECs)和周细胞(MCs)进行分类,使用unsupervised graph clustering analysis进行细胞聚类分析。

对TVM中的细胞类型进行了注释,包括淋巴管内皮细胞(LECs)、血管内皮细胞(VECs)、周细胞(MCs)等,并识别了不同细胞亚群。(图1c)。


2、进一步细分了VECs、LECs和MCs的亚群:

区分VECs、LECs和MCs的不同亚群,graph clustering analysis和基于代表性基因marker的注释方法。将VECs分为29个亚群(V0–V28),LECs分为8个亚群(L0–L7),MCs分为16个亚群(M0–M15),并计算了这些亚群在不同癌症类型中的富集情况;TVM细胞亚群的UMAP可视化、并展示不同癌症类型在各亚群中的富集度(图1e,f)。


图1

3、探讨特定细胞亚群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为了理解特定细胞亚群如APLN+ Tip细胞在肿瘤血管生成和疾病进展中的作用。

聚焦APLN+ Tip细胞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通过多色免疫组化(mIHC)分析来验证APLN+ Tip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

研究了APLN+ Tip细胞与疾病进展、预后以及对anti-VEGF疗法反应的关系;分析APLN+ Tip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以及它们与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图2g,l)。

图2

4、临床意义:

通过临床样本分析和治疗反应评估,来探索特定细胞亚群作为治疗靶点的可能性。讨论了APLN+ Tip细胞和其他细胞亚群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应用前景;突出肿瘤血管单细胞图谱在临床治疗,特别是在抗血管生成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二、Tumour angiogenesis sprouting from VenECs

1、主要分析内容

基于116,958个泛肿瘤血管内皮细胞(VECs)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分析了VenECs向毛细血管样内皮细胞(CapECs)的分化路径,以及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关键细胞类型和分子特征:旨在深入理解肿瘤血管生成的起始和分化过程,特别是静脉内皮细胞(VenECs)在其中的起始作用;


2、分析步骤

利用UMAP分析图分析泛肿瘤VECs的空间分布,细胞根据推断的细胞类型进行着色,从而直观地呈现了不同VECs亚群的分布情况(图2a)。


通过扩散图分析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化轨迹,清晰地描绘了从VenECs到ArtECs的分化过程,并推断了这一过程中的细胞状态变化(图2b)。


应用轨迹推断方法,揭示了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化阶段,包括早期(SI)、中期(SII)和晚期(SIII),这些阶段反映了血管生成过程中细胞状态的连续变化(图2c)。


此外,通过构建体内肿瘤血管生成模型,使用斑马鱼模型观察肿瘤诱导的新生血管形成,研究者们观察并记录了肿瘤细胞诱导的血管生成过程,并通过代表性图像分析肿瘤诱导的新生血管形态,与正常细胞诱导的血管形态进行了对比(图2d)。


进一步的表型评分分析识别了具有顶端细胞特征的CapECs,并结合细胞纯度分析,评估了这些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异质性(扩展图3e-g)。

图2

扩展图 3

3、临床意义:

强调了VenECs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关键作用,启发了对肿瘤血管生成机制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及寻找新的治疗干预点。


三、Differentiation lineages of tumour LECs

1、主要内容

为了揭示肿瘤相关淋巴管内皮细胞(LECs)的分化谱系及其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

基于9,283个肿瘤LECs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涵盖了多种肿瘤类型的LECs;


2、分析步骤

分析LECs分化谱系并UMAP图可视化,清晰地描绘了从正常样LECs(NLECs)出发的两条分化轨迹,并注释了关键的细胞亚群(图3a)。

通过轨迹1(T1)和轨迹2(T2)的分化路径图,分析LECs向顶端细胞样LECs和apLECs分化的过程,以及它们表达的关键基因(扩展图6c,d)。

分析顶端细胞样LECs和apLECs的标记基因表达水平,如VEGFR3、CCL2、CXCL1、CXCL2以及与抗原呈递相关的MHC-II分子和CD74(图3c)。


图3

通过功能富集分析,揭示了顶端细胞样和基质细胞样LECs与淋巴管生成、炎症反应相关,而apLECs与抗原呈递、免疫过程和细胞外基质(ECM)组织显著相关(扩展图6e)。


分析与LECs分化相关的转录因子的表达差异,如PROX1、NFKB1和TSC22D3,这些转录因子在LECs的分化路径中起着关键作用(图3d,e)。


利用mIHC染色,分析乳腺癌(BC)和肝细胞癌(HCC)中顶端细胞样LECs和apLECs的空间分布和共存情况(图3g和扩展图6i)。


分析顶端细胞样LECs与不良预后相关,而apLECs可能作为保护因素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扩展图6j)。

扩展图 6

3、临床意义:

轨迹推断分析识别了两个主要的分化轨迹:一条通向具有淋巴管生成功能的LECs,另一条则涉及到抗原呈递LECs(apLECs)的形成,并鉴定了与这些分化路径相关的特定标记基因和功能途径。揭示了LECs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多重角色,有助于对肿瘤免疫逃逸和淋巴管生成调控机制的进一步探索。


四、ER stress drove proangiogenic matPCs

1、主要分析内容

为了探究内质网(ER)应激如何推动肿瘤血管周细胞(matrix-producing pericytes, matPCs)的分化,特别是它们在促进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无监督图聚类识别血管周细胞的不同亚群,并特别关注了基质产生型血管周细胞(matPCs)。ER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探索了ER应激在这些细胞亚群分化中的作用,并发现ER应激与促血管生成的matPCs的分化状态密切相关。


2、分析步骤:

无监督图聚类分析识别血管周细胞亚群并UMAP可视化作图,包括不同表型的血管周细胞,如vasodilation-associated PCs (vdPCs)、adipocyte-like PCs、myoid-like PCs和matrix-producing PCs (matPCs)(图4a)。


通过轨迹分析,分析matPCs从高静止状态(matPCQ)向BASP1+ matPCs分化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些细胞亚群的代谢状态和分化能力(图4c)。


利用ER应激相关转录因子的活性分析,分析ER应激在matPCs分化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ATF3和XBP1转录因子与matPCs分化的伪时间相关性(图4e)。

图4

通过空间转录组学分析,分析BASP1+ matPCs与APLN+ Tip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空间共定位,表明它们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相互作用(扩展图8b)。

扩展图8

分析BASP1+ matPCs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在不同癌症类型中的分布和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图4h)。


利用mIHC染色,验证了BASP1+ matPCs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联(图4d)。


3、临床意义:

揭示了ER应激在肿瘤血管周细胞分化中的重要性,并为理解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开发针对ER应激和血管周细胞的新治疗策略。特别是,BASP1+ matPCs的发现为抗血管生成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新靶点


五、Cross-talk between vasculature and the TME

1、主要分析内容:

为了揭示肿瘤血管与肿瘤微环境(TME)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通讯网络,基于160,366个髓系细胞、261,751个T/NK细胞、42,342个B细胞和92,297个成纤维细胞数据。通过细胞间通讯分析工具如CellPhoneDB和NicheNet,以及空间转录组学技术,研究者们识别了血管细胞与TME细胞之间的配体-受体(LR)相互作用,并探索了这些相互作用在肿瘤血管生成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


2、分析步骤:

分析识别肿瘤微环境和血管细胞分布并UMAP可视化作图,其中细胞根据其身份进行了着色,揭示了不同细胞类型和亚群的空间分布(图5a)。


通过细胞-细胞相互作用分析,分析TME细胞与血管细胞之间的LR相互作用数量和强度,突出了特定细胞类型如SPP1+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髓系抑制细胞(MDSCs)、成纤维细胞等与血管细胞的显著相互作用(图5b)。


利用空间转录组学数据,分析APLN+ Tip细胞、SPP1+ TAMs和耗竭T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空间共定位,揭示了它们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物理接近性(图5c)。


通过多重免疫组化(mIHC)分析,验证了APLN+ tip细胞和SPP1+ TAMs在乳腺癌(BC)中的共存情况(图5d)。


分析APLN+ Tip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的LR对表达强度图,这些相互作用可能影响T细胞的肿瘤浸润和功能状态(图5e)。


通过mIHC分析,分析APLN+ tip细胞和表达SPN的CD8+ T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共定位情况(图5f)。


最后,通过示意图总结了APLN+ Tip细胞如何塑造一个促进血管生成和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图5g)。

图5

3、临床意义

揭示了肿瘤血管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而且为理解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可能为开发新的免疫联合疗法提供潜在靶点


附加彩蛋:

  • 脉管系统基础概念:

脉管系统(Vascular System)是生物体内负责输送血液、淋巴液和各种营养物质的复杂网络。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心脏(Heart):作为脉管系统的核心泵血器官,心脏通过其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流动。

2、血管:动脉(Arteries):负责将含氧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位。毛细血管(Capillaries):连接动脉和静脉,是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静脉(Veins):将含二氧化碳的血液从身体各部位回流至心脏。

3、淋巴管(Lymphatic Vessels):类似于血管系统,淋巴管负责淋巴液的循环,参与免疫反应和液体平衡。


脉管系统(Vascular System)的细胞构成 :

1、重要构成——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覆盖在血管和淋巴管的内壁,形成一层连续的衬里,包括:

1)血管内皮细胞构成血管内壁负责维持血管的完整性和通透性,参与血液和组织液的交换;

2)淋巴管内皮细胞(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 LECs):构成淋巴管的内壁,负责淋巴液的运输。


脉管系统中内皮细胞亚群和可塑性:1)淋巴内皮:淋巴管内皮细胞(LECs)负责淋巴管的构成,它们在淋巴运输、免疫监视和炎症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2)血管内皮:血管内皮细胞(VECs)构成血管的内衬,参与血液运输、血管通透性调节和伤口愈合等过程。3)可塑性:内皮细胞根据生理或病理条件改变其形态、功能和基因表达的能力。


2、除外脉管系统的最重要的内皮细胞,脉管系统其他重要构成细胞包括以下几种:

1)平滑肌细胞:通过收缩和舒张来调节血管的直径,影响血流。

2)周细胞:参与血管的稳定性和修复,对维持血管完整性至关重要。

3)基质细胞:存在于血管外膜,产生细胞外基质,为血管提供机械支持。

4)免疫细胞: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监视。

5)血小板(Platelets):虽然不是固定细胞,但在血管损伤时发挥重要作用,参与血液凝固和伤口修复。


  • 脉管系统应用场景:

1、脉管系统研究方向:

血管转移vs淋巴管转移的识别鉴定、特征分析比较、关联不同转移途径与预后和治疗反应、肿瘤血管/淋巴管“功能失调”导致药物外排增加诱导耐药(药物外排三种途径:瘤内淋巴管、瘤周淋巴管和肿瘤血管)

2、研究切入点:

微血管侵犯、大血管侵犯/血管内瘤栓、被转移的靶器官及转移亲器官性、转移前微环境及原发和转移灶远程交互及其促转移机制免疫逃逸和血管转移的关联;


淋巴结转移数量/阳性占比、淋巴结转移前微环境特征(有转移vs无转移的淋巴结对比分析)、先天免疫系统失调及其机制探索(先天免疫细胞位于三级淋巴结构并负责免疫监视,因此引流淋巴结转移和免疫监视失调密切相关);


抗肿瘤淋巴管生成和/或抗血管生成联合基础用药,增强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蓄积改善药物反应(改善药物外排增加诱导的耐药);


肿瘤原发灶-循环系统-转移灶之间的

交互作用及其相关的信号分子

临床问题(耐药/转移/分级/诊疗)+单细胞联合多组学

联系我们,把你的文章结合上临床应用场景,不用苦思冥想即可创造一种奇妙的推成出新!

最新文章汇总(持续更新ing)


最新热点方向

1、今天开心,安利一个超好发版干湿结合思路

2、掌握孟德尔随机化发20分不是梦

3、研究中草药难发SCI?

4、公开数据纯分析发7+,内容不卷赢在选题

5、人手一篇的“淋巴转移”,摇身一变50+


生信人课堂

1、临床医生科研规划

2、热点基因集预后实操课程

3、孟德尔随机与基因组

4、R语言入门


课题设计 | 生信分析 | 数字产品

概普生物 让科研丰富

生信人

专注于基因技术相关知识分享
扫码关注 获取更多






END


生信人
共同学习生物信息学知识,共同探究生物奥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