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出了个航天员!六院58台发动机护送神舟十九号到“天宫”

科技   2024-10-30 15:53   北京  
2024年10月30日04时27分,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托举着载有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胜利出征,11时00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12时51分,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70后”、“80后”、“90后”航天员齐聚“天宫”,完成中国航天史上第5次“太空会师”。




神舟十九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八号3名航天员顺利会师


▲蔡旭哲(中间)宋令东(右)王浩泽(左)


令中国航天骄傲与自豪的是,王浩泽入选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也是我国第三位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女性。她用短短三年的时间完成蜕变,带着梦想和希望翱翔太空,为航天事业添上一抹独特的亮色。作为液体动力事业征程中的一分子,王浩泽一直负责火箭发动机的预研工作,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为我国液体动力事业的蓬勃发展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 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左)(宿东 摄)


令航天液体动力人激动与光荣的是,六院发动机产品一如既往地护送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和神舟飞船,特别是来自六院的航天员顺利出征,实现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的持续创新和进步,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支撑。


▲ 六院副院长马双民接受央视采访


作为我国唯一集运载火箭主动力系统、轨姿控动力系统及空间飞行器推进系统研究、设计、生产、试验为一体的专业研究院,在此次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神舟十九号飞行任务中,六院为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与神舟十九号飞船研制交付了共58台主推进及姿轨控发动机,以及热控分系统和生命保障系统泵阀等关键设备,助力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以最高标准 最实举措

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六院为此次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配套10台发动机,为神舟十九号飞船研制生产的推进舱子系统和返回舱子系统,包含48台空间发动机以及高压气瓶、贮箱、阀门、电子单机等产品,承担了飞船姿态控制、轨道机动、返回再入等所需的全部动力动能。

六院为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配套的发动机,在生产、装配、试验、靶场服务全生命周期中,采取了多项举措,通过“四结合”、专项检查等手段,按照“三个一致、四可三不同、记录可追溯”标准,常态化开展发动机产品保证精细化落地工作。同时建立了“现场确认+过程确认+结果确认”相结合的质量确认制工作模式,将“事后”质量确认模式转变为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的确认模式。



六院为神舟十九号飞船配套推进舱、返回舱两套推进子系统是载人飞船最重要的分系统之一,负责飞船在轨飞行、返回舱再入过程的姿态控制、稳定、调整,以及变轨、轨道维持、返回制动、应急救生等过程的全部动力功能,是飞船的动力之源。为了保证此次任务万无一失,进行重复几百遍的精密检测,开展两次口令演练,两次岗位演练和一次故障模拟协同演练,确保各岗位人员熟悉自己的操作步骤和要点,慎重执行加注过程的每一步操作,切实保障加注过程中的每一步都高质量完成。

以最佳状态 最严要求

确保发射任务万无一失



为确保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六院发射团队精益求精,时刻保持“时时放心不下,事事放心不下”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始终把保证成功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始终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始终保持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为完成好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此次神舟发射任务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任务在流程上进行了优化,一是保证流程优化后发动机产品在发射场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六院试验团队在任务前做了充分预案,针对载人任务双箭并行的任务特点,细化发射场作业指导书,对载人箭和应急箭工作进行细化,特别是对涉及流程改进工作进行充分预想,确保在双箭工作并行期间,现场操作准确、完备。二是充分验证产品相关数据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团队秉持严慎细实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技术文件与一岗、试验队共同进行操作确认。三是落实发射场质量确认制度,明确试验队员在质量确认中的具体职责和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发射任务顺利进行。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征途中,中国航天再次迈出坚定的步伐,中国航天的每一次跨越,都在向全世界展示着一个责任大国的形象与担当,为人类探索浩瀚宇宙贡献智慧和力量。


心之所向,星河万里。六院58台发动机的圆满完成发射任务,为此次神舟十九号在太空中的科学实验、空间探索等各项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六院全体干部职工将以脚踏实地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前行,以坚定不移的信念、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勤勉务实的作风,向着梦想的高地奋勇攀登,书写属于航天液体动力事业的辉煌篇章。



转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官微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