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摄影师都会经历过把照片拍“糊”的状况,“糊”片也是摄影之路上一定会遇到的问题。
所谓“糊”片其实也就是模糊的照片,是相对于清晰而言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对照片的要求就是清晰,尤其是主体一定要清晰,这是一张正常照片最基本的要求。当然,除非你就是要模糊的效果。
“糊”片的模糊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没有对上焦,或者对焦位置错误,焦点偏离主体,落在了其他地方。另一种是相机抖动造成的运动模糊。
照片拍“糊”是新手摄影师非常容易犯的错误,根本原因还是基础不牢固,对曝光要素理解不够,相机操作还不够熟练。因为时间仓促或者粗心大意造成的曝光失误也是原因之一。
对焦产生的“糊”片,一方面是对焦模式选择的不合适,另一方面就是不够仔细,没有检查对焦效果就匆匆按下快门。设备对对焦精准度和速度的影响也比较大。
所以,我们在拍摄的时候,一定要确认对焦情况,自动对焦完成后,相机会发出提示音,画面焦点会出现一个绿框提示对焦位置。如果自动对焦没有对准,就要重新对焦。
相机对焦模式有单次自动对焦(AF-S)、连续自动对焦(AF-C)、智能自动对焦(AF-A)。
这几个模式都是自动对焦,区别基本上就是自动对焦的次数上。单次自动对焦顾名思义就是你半按快门对焦的时候只对焦一次,之后相机就锁定焦点不再进行调整了,即使主体移动了,焦点也不会发生变化。如果你想让焦点变化,就需要重新半按快门对焦。所以它比较适合拍摄静物题材。
连续自动对焦也就是当你半按快门对焦之后,相机会将焦点追随在主体之上,主体移动焦点也随之移动。所以这个模式就比较适合拍摄移动的主体。
另一个智能自动对焦其实就是相机根据场景给你选择对焦的模式。
除此之外,相机对焦点和对焦区域也比较重要,简单来说就是你给定了一个对焦区域,让相机在固定的区域寻找主体。这在多主体环境、或者主体不是很明确的场景下非常有用。如果你实在搞不懂的话,用全域对焦几乎是万能的。
相机的自动对焦并不会非常准确,尤其是在光线不足、场景杂乱等特殊场景下,相机自动对焦往往很难准确地对焦。这时候可能就需要你手动辅助对焦。
所以摄影师可以使用自动对焦提高效率,但是绝对不能完全依赖手动对焦。不同的相机和镜头,对焦的准确度和速度都有差别,有的相机和镜头自动对焦本来就不行,手动对焦没准比它自动对焦还快的多!
还有一些需要使用手动对焦的场景,就不要相信你的相机了,该用手动就用手动,不要偷懒!
针对抖动产生的运动模糊,解决起来就更加简单了。最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提高快门速度。
产生运动模糊的因素无非就是快门速度太慢,快门速度太慢,手持不稳,就容易产生模糊。或者运动的主体,运动速度远大于快门速度,一样会产生运动模糊。
所以,我们需要想办法调高快门即可。如果是手持产生的抖动,快门速度大于安全快门基本上就可以了。如果拍摄的运动主体,快门速度则要高于主体的运动速度。
在夜晚暗光环境下,调高快门速度需要同时调高感光度,这可能会产生较多的噪点,影响画质。如果你不想调高感光度,快门速度提不上去或者不想提高,那么就要使用三脚架。
三脚架能为相机提供更稳定的拍摄环境,虽然使用起来可能有点麻烦,但是它绝对比你的手臂稳定的多。用了三脚架,很大程度上就能避免手持抖动带来的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