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大,用手机进行日常记录拍摄也成为了常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手机拍摄。
不少手机拍照功能也向相机看齐,大多数手机拍摄模式还是比较单一,没有相机那么专业。
相机通常档位比较多,除了比较常用的光圈优先、快门优先、自动档和手动档,还有一些相机自定义的人像、风光等偏好档位。这些拍摄模式针对不同的拍摄环境,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操作起来也比较专业和复杂。
相比于相机,手机的档位就少的多了,跟相机的逻辑也有些不一样。手机就没有光圈优先、快门优先这些专业档位。只是多了一些风格化选项,比如人像、微距、美食等针对专门场景的拍摄模式。这就与消费级相机上的偏好档位是差不多的。
不同的是,手机的美食、微距、风光这些档位更像是一种风格滤镜,拍摄的时候跟平时拍摄也没太大区别,只是手机算法对照片进行了处理。
平时我们用手机拍照的时候,默认就是全自动的。也就是默认不显示参数,直接根据场景亮度,自动拍出曝光正常的照片,你也无须关注照片参数问题,直接按快门就行了。
这跟相机的自动档,也就是P档是差不多对应的。可以说是“傻瓜式”拍照了,操作非常简单。
我们知道,相机上的手动档,也就是M档,也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档位。因为这个档位下,相机所有参数都是你手动调整的,所以需要你对照片参数有较深的理解,起码要懂得ISO、光圈、快门这曝光三要素的组合。
M档需要有一定摄影基础,操作也相对复杂一些,所以有些人也把M档称为专业模式。虽然操作麻烦一些,但是相机参数完全由人操控,自由度也最高,有些特殊场景下,或者想拍出特殊效果,M档反而是最好用的。
很多手机为了向相机看齐,也增加了手动档的拍摄模式。一般也用M标示出来,也就是M档。也有的相机干脆就写个手动模式,或者专业模式。
那么,手机里的这个手动模式,或者专业模式,跟相机的M档一样吗?是不是就是相机里的M档呢?
相信很多朋友会混淆,认为手机里的专业模式就是相机的M档。
其实不然,虽然它们叫法接近,甚至干脆用了一样的描述,但是相差甚远。
我们知道,相机的手动拍摄模式下,光圈、快门和感光度都是可以手动调整的。但是大部分的手机专业模式下,只有感光度和快门可以调整,光圈压根就没有这个选项,就更别说调整了。
你可以看一下你的手机,调整到手动模式,看看是否有调整光圈的选项?
很多朋友可能反应过来了,这不就是相机中的快门优先(TV)档嘛!光圈、快门可调,光圈全由相机自动控制。
所以说,严格来说,手机压根就没有手动模式,标出来的手动模式,实际上也只是快门优先档。不过,即使如此,也比完全自动拍摄的自由度高得多,平时拍着玩玩,也是够用的。
本文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