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截至2024年7月30日,全国各地网信办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国范围内已有197项此类服务顺利通过备案审核,标志着我国在规范人工智能市场、保障技术健康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从区域分布上看,首都北京在大模型备案数量上遥遥领先,共备案85款,占全国总数的40%以上,充分体现了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与实力。
在这85款大模型中,通用型与行业专用型分别占据30款与55款,展现了北京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的全面性和前瞻性。
紧随其后的是上海、广东、浙江和江苏,分别备案了43款、26款、13款和6款,显示出东部沿海地区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上的强劲势头。
从大模型类型分析,行业大模型以136款的数量占据了总量的69%,远超通用大模型的61款,这反映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正呈现出从通用向行业细分领域深化的趋势。
行业大模型的广泛覆盖,从教育、金融、办公、政务到医疗等领域,无一不在展示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跨界融合与深度渗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金融、办公和政务领域的行业大模型数量分别达到19款、18款、15款和11款,显示出这些领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高度需求与接纳。
同时,行业大模型正逐步拓展至传媒、招聘、家装、心理等更多细分场景,预示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将更加丰富多样。
2024年以来,备案的126款大模型中,行业大模型占比高达83%,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行业大模型的快速增长,也暗示了通用大模型市场的逐渐饱和。
模型为什么要备案?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七条指出,提供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
大模型备案的安全评估是依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管理规定》中所指的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是指用于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互联网站、应用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客、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创新性应用(包括功能及应用形式)及相关支撑技术,大模型属于规定所指的新技术新应用范畴。
2月29日,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作为大模型备案的配套指引,其第9章“安全评估要求”对备案所需安全评估应涵盖的要点进行逐一细化,第8章“其他要求”及附录A则是对于安全评估材料必备附件的细化要求。
大模型备案流程一览
(1)报请属地网信办,拿到备案表;
(2)企业根据表格及评估要点准备填写材料;
(3)企业内部展开评估,编写相关材料,准备测试账号;
(4)材料附件及测试账号提交属地网信办审核;
(5)属地网信办材料审核及技术测试审核通过后,属地上报中央网信办;未通过,修改材料或调整模型能力后再次提审,具体调整哪方面根据属地网信反馈进行;
(6)中央网信办进行材料复审及技术评审,通过,企业下发备案号;未通过,需重新进行上线备案。
关于我们:
算法备案超过200个项目经验,国内算法备案第一梯队,大模型备案也有多个成功案例,欢迎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