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数千公里赴西藏、新疆支教,她说:这是我最正确的选择

时事   2024-09-09 17:45   广东  


跨越数千公里

施美满先后前往西藏、新疆支教

在雪域、戈壁挥洒汗水

并称“去支教是我作出的最正确的选择”


回到家乡

她放弃调入县城中学的机会

依然选择扎根基层

奋斗在乡村教育一线

为乡村孩子们托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



从教27年,阳东区红丰镇塘围初级中学老师施美满初心不改,把心血倾注在教育这片热土上。作为一名老师,她常说:自己出身于农村,深感乡村教育的不易,在成为一名教师后,不为名利,只想尽绵薄之力为乡村教育贡献一些力量。



首进西藏

“阳江老师”深受师生喜爱


走进西藏

是许多人一辈子难忘的经历

对施美满也是如此


“乡村教育不容易,我想拓展一下知识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就有了支教的想法。”施美满说,2016年,广东省教育厅组织招募第一批“组团式”援藏教师,市教育局下发通知后,她立即报名前往西藏支教。


跨越3000多公里,施美满来到了被誉为“西藏江南”的林芝,任教于林芝市巴宜区中学。“当地高寒缺氧,刚到的时候还有头晕、流鼻血等症状,而且林芝秋冬季很冷,人们习惯吃酥油和辣椒,对于广东人来说比较难适应。”平时吃惯了猪肠碌、米粉的施美满,为了尽快融入当地,每天坚持和大伙一起吃当地菜。“在平时吃饭时,大家会坐在一起谈谈教学、拉拉家常,相互交流,谈笑间,我们加深对彼此的了解。”施美满说,日复一日,她逐渐适应了当地的生活。


作为一名空降的支教教师

除了生活的适应

更重要的是要拿出真本事

干出好成绩


施美满支教负责

七年级七个班的历史课教学

工作量不小,且巴宜区中学的学生

大多数来自农牧区

天性活泼,课堂专注力不强

施美满没有急于开展教学

而是主动与他们交流▼


“老师,你知道南迦巴瓦峰吗,那是林芝最高的山峰,天气好的话,可以看到金色峰顶。”“同学们,在广东有舞狮子、赛龙舟等习俗,那里的风土人情别有一番风味……”就这样,学生向施美满述说雪山高原上的逸闻趣事,她也向学生讲述岭南大地的文化风俗,师生之间拉近了距离,教学工作也顺利开展。


为了让孩子们轻松上课,施美满采用小品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秦皇汉武、文臣良将、贞观之治……她引导性格活泼的学生们通过角色表演,还原出一幕幕历史场景,加深了对历史的了解和学习兴趣,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学习效果明显提升。施美满也在林芝地区历史教学大赛中荣获了二等奖。

课堂之外,施美满时刻关爱学生。她家访时发现,一些贫困学生家里会挖摘当地的土特产回家吃,而这些土特产可以作为药材和食材进行售卖,便托好友联系商家收购,改善他们的生活。不仅如此,她还联系朋友为当地孤儿院的孩子捐赠新衣服,为孩子们送上暖暖的爱意。


经过一年相处,施美满赢得了当地师生们的信任与喜爱,大家都知道学校有个从广东阳江来的历史老师。然而,在支教时间临近结束时,一天晚上施美满突然患病晕厥,在高寒缺氧的地方,晕厥是十分危险的症状。经过医生全力救治,施美满才苏醒过来。基于身体因素,领队让她提前结束支教。回到广州白云机场时,看到前来接机的同事们,一夜间经历生死的她,顷刻泪如泉涌……泪水里,有艰辛与不易,也有欢欣与自豪,作为援藏教师,她不辱使命。


再赴新疆

二进西北弥补支教遗憾


提前结束支教西藏

一直在施美满心里留有遗憾

2018年8月,在阳江调养一年后

她响应号召

报名参加“广东省万名教师援疆支教计划”

又一次踏上支教之路


壮观的戈壁滩、

金灿灿的胡杨林、

甜如蜜的哈密瓜……

这是大多数人对新疆的印象

施美满也一样

然而,真正踏上边疆的土地

她才知道一切并不容易


辗转5000多公里,施美满来到对口支教学校——新疆第三师41兵团学校,位于新疆西南部。这里与阳江存在2个多小时的时差,而且天气干燥,早晨起来嗓子发干、嘴唇起皮,再加上当地饮食偏油偏辣,肠胃时不时“罢工”。


气候不适、作息不适、饮食不适……面对诸多不适,难道就打退堂鼓吗?施美满不这样想。“既然选择了支教,就要作出奉献、要奋斗。”施美满说,天气干燥她就多喝水,面对时差就改变自己的作息习惯,慢慢的,她克服了这些困难,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


在第三师41兵团学校,施美满负责四个班的历史教学并兼任教务工作。晨光熹微中书声朗朗,黄昏余晖下晚课铃响,施美满白天上课,晚上备课,生活忙碌而充实。




在教学上

施美满采用自己擅长的情景教学方式,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针对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施美满带领当地老师做教研,“结对子”帮助青年教师,还组织支教老师开展专题讲座、送教下乡等活动。



在示范课上

在示范课上,施美满希望学生主动举手和老师对话。她启发学生“学习不能只是死记硬背”,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时,施美满结对指导的冯老师坐在台下,认真地做着笔记。“原来,课还可以这么上!施老师的课堂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还原历史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不一味灌输让学生记住所有知识点,课堂氛围轻松。”在施美满的指导下,冯老师逐渐改变了教学方式,还参加了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举行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大赛,并获得一等奖。



送教下乡,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送去知识,这也是施美满的工作日常。新疆地大物博,各镇村距离较远,车辆在路上一开就是2个多小时。放眼看去,车窗外是一望无垠、空旷荒凉的大漠。但当孩子们热情地向支教团老师挥手,一个又一个纯真朴素的微笑扑面而来时,施美满和同事的疲惫瞬间烟消云散。


回报桑梓

不忘初心耕耘乡村教育


2020年支教结束

施美满放弃调入县区中学的机会

回到工作了十多年的

阳东区塘围初级中学

继续当一名普通老师

“这与我当老师的初心有关。”

她对记者说。


原来,施美满读初三时,原本学习成绩不错,但因为家里比较贫困,她萌生了毕业就去工作的想法。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了解到情况后,关心并鼓励她不要放弃,继续把书读好。这使得施美满下定决心刻苦学习,考上了阳江师范学校,最终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我年少时求学之路艰难,幸得老师的关爱和鼓励,才不至于放弃学业。”施美满说,从那时起便下决心要像自己的老师一样,帮助更多的乡村孩子接受教育。


一次,施美满发现班上的小红经常一个人闷坐着,学习也不用心。在与小红聊天谈心后,施美满得知其家境困难,家庭关系也不和睦。小红希望读高中考大学,但是家里并不支持,想让她尽快找工作,于是她产生了退学的想法。施美满觉得小红的经历与自己十分相似,便不断地做她的思想工作,一直鼓励小红好好学习,努力实现梦想。临近中考时,在校外参加培训的施美满惦记着小红,特意赶回学校为小红加油打气。最终,小红如愿考上了高中,后来又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深圳找到了喜欢的工作,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和命运。

“初三那年,施老师从校外赶回来对我说的那句‘加油’,让我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这是小红在朋友圈里写下的话。施美满将爱与希望传递给乡村的孩子们,让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教书虽然很累,但想到能帮助一些孩子成长,也就觉得值了。”施美满说,去县区教书可能会有更好的前途,但她的初心是为乡村教育贡献一点力量,帮助乡村的孩子成长,只要这一理想能实现,那么,她就愿意将青春和汗水挥洒在乡村教育一线。


对话施美满

“我想为乡村教育出一份力”



记者

在您看来,当好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什么?

施美满:当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中,付出自己所有的爱心和耐心,去接受孩子的不完美,然后努力纠正孩子们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尽心尽力去教育每一个孩子。



记者

两次支教经历,对您有什么样的影响?

施美满:两次支教,去的都是条件艰苦的地方,我更深刻的感觉是:在越艰难的生存环境,孩子们越需要一位引路人,而作为一名教师,有可能就是照亮他们奔向前方的那束微光。



记者

从教至今,您为什么选择一直扎根乡村?

施美满:农村出身,差点没有读完初中的我深知,农村孩子的求学之路有多么艰难。离开乡村去县区教书,可能会让我有不一样的平台和未来,可乡镇、农村的孩子们更需要我,所以我选择回到乡镇学校。



来源 | 阳江日报(记者/张贝奇)
图片 | 受访者提供、谭文强
编辑 | 任明皓
校对|叶尚昕
审核 | 张健青
终审 | 黄   庆

日报精选 

中洲街道麻布演村“颜值”提升,离不开这工程

栏目推荐 



阳江日报
阳江大小城事,每天为您呈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