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乡吾土】阳江糖鸡

时事   2024-09-17 15:02   广东  

乡土文化是地方族群繁衍发展的

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

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

开放性、互动性强的短平快阅读

已经成为趋势


为搭建一个阳江乡土文化作品

展示和交流的公众平台

阳江日报利用新媒体

开设“吾乡吾土”栏目

旨在挖掘、宣传、推介阳江乡土文化

为阳江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正值中秋佳节

让我们跟随作者

去细品阳江特色糖鸡的甜蜜


阳江糖鸡


文/图 陈云娟



据《中国民俗通志》中记载:“广东阳江城中有小贩沿街叫卖糖鸡,即一种作成鸡形的糖,儿童争相购买玩耍。林葆茔有《竹枝词》道:‘芋魁柚子贱如泥,争赏中秋月下携,十万人家三五夜,有儿童处有糖鸡。’”读着这段文字,我想起了我与阳江糖鸡的故事。



初次接触糖鸡,是我刚来阳江念书时的中秋节前。有一天,我的一位本地同学说要带我到龙津路买糖鸡,我听了感到疑惑,难道用糖煮鸡?


我们来到龙津路,这里人声鼎沸,路上有孩童手里拿着颜色不一的公鸡模型,非常的漂亮。我问同学,难道这就是“糖鸡”?同学答道是。不一会儿,我们走进了一间糖鸡店铺,只见桌面上摆放了许多大小不一,各色不同的公鸡模型,栩栩如生。我马上拿起一只红色的糖鸡,左瞧右瞧,醒目的鸡头,像孔雀开屏般的尾巴,极美!仿佛一只精神抖擞的活鸡展现于我的眼前,我不禁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同学和我说:“阳江糖鸡起源于清朝,它因造型独特,很受大家的喜欢,是阳江人中秋节必用来赏月的,既喜庆又吉祥。”原来,阳江糖鸡的历史如此悠久。



往后的每年中秋节,我都会到龙津路买糖鸡,感受阳江糖鸡带给我的快乐。

去年,我又去龙津路买糖鸡。穿过马路,人声喧嚷,远远一看,糖鸡店铺旁边的空地上摆满了簸箕,上面摆放着五颜六色的糖鸡,糖鸡沐浴在阳光之下,格外美丽迷人。


我走近糖鸡店铺,见有工人们正在制作糖鸡,我便往里走。放眼望去,里面有很多张桌子,每张桌面都摆放着许多厚重的木制糖鸡模具和其他用品。有两位阿伯把白糖和水倒入铁锅,大火烧煮开,糖水逐渐起泡,拿起刷子反复点清水,去除浮在表面上的杂质,时刻关注火候,许久,糖水逐渐形成糖胶,清香的白糖味扑鼻而来。关火,拿起刮刀和桌面的凉开水,一边倒入凉开水,一边迅速翻拌,然后加入色素,再开小火搅拌,关火,倒入模具中等待成型。



我见另一边桌的两位伯公在把糖鸡脱模,便走过去瞧瞧。伯公把套在模具上粗实的竹篾取出来,模具一分为二,红色糖鸡呈现眼前。伯公小心翼翼地把糖鸡从模具中取出来,放到簸箕上面,然后拿到太阳底下晒干。


观看完糖鸡的制作,我挤进档口买糖鸡。看到小孩子们在兴高采烈地挑选糖鸡,有些小孩子拿着心爱的糖鸡,一路上活蹦乱跳。有几个亭亭玉立的女孩子,提着糖鸡在拍照。人群里还有外地口音的男女和小孩在买糖鸡,我听见一位中年男子和老板对话,得知他们是来自江门和中山的。如今,阳江糖鸡已远近闻名,其制作技艺也被列入非遗项目。



我的同事和我说过,她还是小孩子时,阳江只有红色的糖鸡,可是现在不但多了大肚佛、糖鲤鱼和糖猪仔等,而且还都是五颜六色的,非常漂亮。


“十月糖鸡甜到尾”。阳江糖鸡能从清朝流传至今,离不开一代代糖鸡制作人的传承。它给千家万户增添了喜庆,也是老一辈人抹不掉的童年记忆。


“吾乡吾土”专栏征稿启事


本报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吾乡吾土”专栏,挖掘宣传推介阳江乡土文化,搭建一个阳江乡土文化作品展示和交流的公众平台。现诚邀社会各界乡土文化专家、学者和网络作者赐稿。
       稿件要立足阳江乡土文化,内容可涵盖自然地理、风土人情、衣食住行、诗词楹联、历史文化、名人掌故等方面,以散文、随笔为主,一般不超过1200字,并适当配以图片、短视频。
       稿件内容要求原创,主题健康,积极向上,不得抄袭、套改,谢绝一稿多投。来稿请以电子版本形式发送至邮箱yjrbwxwt@126.com,并注明“吾乡吾土稿件”。稿件一经采用,稿酬从优,请作者在文末附上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开户银行支行名称及账号等信息。




文审 | 董洪国

编辑 | 周雅
校对|孙星准
审核 | 李宗君
终审 | 黄   庆

日报精选 

阳西电厂将成为全球最大燃煤火力发电厂

栏目推荐 






阳江日报
阳江大小城事,每天为您呈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