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 立下报国志向”

文摘   2024-04-24 10:42   北京  

赓续红色血脉

立下报国志向





为深入理解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践行“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理念,进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校分别在2024年4月8日,组织中、高年级学生,2024年4月16日组织低年级学生走进红色砺志教育基地,开展了“赓续红色血脉 立下报国志向”为主题的外出社会实践活动。




1

天气晴朗,和煦暖阳,但比阳光更炙热的是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走进教育基地,模拟射击靶场映入眼帘。同学们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听教官讲解跪姿射击的要领时都格外专注。上膛动作、跪地姿势、三点一线,每个同学拿到枪后都十分专注,表情严肃,按照教官的动作要求一丝不苟的完成。“脱靶”“六环”“三环”“十环”随着枪内传出的一次次报靶声,同学们也是“几家欢喜,几家遗憾”。





走进大棚,同学们又开始了劳动体验。“同学们知道舂米是什么吗?”“是要找出大米。”“是要用木棒砸”“是把稻谷放在石碗里,不断用木棒砸!”……教官们不断发问,同学们积极回答。最好的教育就是身体力行。教官讲解完后,同学们快速分组,随后沉重、有力、节奏分明的舂米声在基地此起彼伏。木杵一次次起落,一粒粒大米也与米壳渐渐分离,还随之落下的是学生们的汗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幸苦”书本上的诗句,也悄无声息的走进了学生们的心里。最后把一桶桶舂好的米倒进风车手摇分离,收获了一粒粒洁白的大米。孩子们手捧着这宛如珍宝般的米粒,他们的心里也深刻感受到了农耕劳作的不易。

一根扁担两个筐,木质的两轮车。在这些同学们眼里已经有些陌生的东西背后,却隐藏着一位开国元帅的故事。他挑起的不只是扁担,也是红军革命时官兵平等和革命的榜样精神。当同学们挑起扁担,拉起车来奋力奔跑,就好像是当时的革命先辈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接力棒交接到了同学们的手上。


1



从瑞金出发,历尽艰难险阻,最终抵达延安。这是一场了历时两年,两万五千里的“奇迹”。同学们通过“长征”小游戏,了解了长征时的许多著名事件,感受长征路途的困苦和艰辛,更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巨大力量!








童心向党,同学们手工DIY具有历史意义的“小小红军包”和“红色小帽”。穿越时空,走进历史长河,了解长征之路的崎岖,感受“小红军”的坚强和勇敢!






     同学们走进“南泥湾”,弯下腰,体验插秧,换上雨鞋,走进泥塘捉泥鳅。“老师,我发现泥鳅可真难抓,特别滑。而且我的脚都陷到了泥土……”“是啊,以前的南泥湾在开垦的过程当中,还有很多我们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他们有放弃吗?”“没有!”“那我们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做呢?”同学们捧着满满一篓泥鳅:“想办法,解决困难!”



长征之路困难重重,面对突发情况,红军战士们不仅能冷静处理,同时也有着很多“保命”方法,在关键时刻成为彼此身边的“医生”。同学们在实践基地也进行了急救方法的学习。教官老师细心讲解了急救的相关知识,讲解既幽默风趣,又贴近实际,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急救方法。随后,教官组织同学们进行了实操演练,在操作过程中,对同学们的操作技术进行了现场指导。学生在“学”与“做”的过程中,提高了“生命安全意识”。




通过红色教育基地实践活动中一次次生动的体验,同学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劳动的不易,也体会了动手实践的乐趣,更对红色历史、红色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同学们们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好好锻炼,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这次活动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光荣,感悟长征之路的光辉岁月和伟大精神。同学们在多彩活动中增强了动手实践能力与协作探究能力,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并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恩革命先烈的付出,激励同学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昂扬的青春斗志,鼓励同学们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供稿:闾秋逸 苑铮

校对:肖滢轩

编辑:董梦璐

审核:李   彬

摄影:佟靖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