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算肥胖?
从体重标准来看,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均值10%~19%为超重,超过20%可诊断为肥胖。
肥胖又可分为单纯性肥胖与病理性肥胖两类
儿童肥胖大多数是单纯性肥胖。通常与饮食摄入多、消耗少有关。
同济医院儿科医生周晓迅提醒,肥胖与多基因遗传相关,也就是说如果父母都胖,孩子肥胖的可能性会更高。另外,肥胖与饮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而病理性肥胖则与某些内分泌及遗传代谢性疾病有关。
儿童肥胖有哪些危害?
“小胖墩”背后的健康隐患不容忽视。
超重、肥胖危害到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对其心理、行为、认知和智力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儿童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同时,青少年超重、肥胖容易延续至成年期,将增加青少年成年后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家有“小胖墩”,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减重呢?
控制饮食
三餐应定时、定量,其中晚餐可少吃一些;远离甜饮料和零食;适量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品,如蔬菜、红薯等。
增强运动
肥胖的孩子,建议每天要进行有氧运动60~90分钟(游泳、跳绳、慢跑、骑车以及球类运动等),这个标准甚至比成人要更严格。
特别要注意孩子因为肥胖不愿意活动,又由于缺乏运动导致更加肥胖的恶性循环。所以家长要帮助、督促自己的孩子。
定期体检,必要时及时干预
建议肥胖儿童每年至少做2次体检,如果发现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要及时进行干预。与成人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后需要终身治疗有所不同,儿童患这类疾病多为非器质性病变,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大多是可逆的。
儿童的哪些不良习惯需要改正?
不吃早餐
不规律进食早餐,或早餐食物种类单一,会增加超重肥胖等相关慢性病的风险。
常吃快餐
我国儿童快餐食用率较高,尤其是西式快餐(披萨、汉堡、炸鸡、薯条等)。长期食用高盐、高糖和高脂肪快餐,是诱发超重、肥胖的因素之一,食用越频繁,肥胖率越高。
爱喝甜饮料
摄入含糖饮料(奶茶、汽水、果汁等)会增加孩子患上龋齿、肥胖的风险。
除了膳食因素,我国儿童普遍身体活动不足、睡眠不足,这也是重要的“肥胖因素”。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学龄前儿童每天要睡13个小时以上,小学生每天至少要睡10个小时。
因此,学校、家长和社区应该配合起来,积极帮助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