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球最大的汽车集团大众,正在面临艰难的处境:受制于多个部门的业务发展不利,大众对其全年交付量和销售额预期进行下调。在集团内部,由于之前拟定的裁员和关厂计划遭到强烈抗议,工会可能会组织大规模罢工。
9月28日,大众集团宣布其将2024年全年的交付量预期下调至900万辆。2023年大众完成了924万辆的交付成绩,在此之前,公司的预期是今年再实现3%的增长。
与交付量预期同时下调的还有销售额。大众原本预计今年实现5%的销售额增长,如今则将这一预期增长调整为下降0.7%,调整后的销售额预期为3200亿欧元。
大众的利润率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之前大众预期的2024年全年利润率为 6.5%-7%,而经过下调后仅为5.6%。
到今年年末,大众汽车部门的净现金流预计仅为20亿欧元,大幅低于此前预计的 25 亿至45亿欧元。
谈及为何对全年交付量预期进行全方位的下调,大众将其归结为旗下大众乘用车、大众商用车以及“Tech”品牌的业务发展拖累了公司整体销量。
净利的损失则受宏观经济疲软的影响,导致大众难以维持以往的盈利能力。另外,大众在俄罗斯的金融子公司不再纳入集团财报,也直接导致了2亿欧元的损失。
据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大众集团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新车435万辆,几乎与去年同期持平。上半年在取得1588亿欧元营收的同时,净利润同比下降11.4%。长期以来作为大众最大单一市场的中国市场正在失守,上半年大众在华销量为134.5万辆,同比面临7.4%的下滑。
所谓船大难掉头,大众提出了明确的面向电动化转型的重组计划,但来自工会内部的反对声音或许将减缓这一进程。
截至9月25日的最新消息,大众集团与欧洲最大的行业工会——德国五金工会(IG Metall)进行了谈判。工会强烈反对大众关闭德国工厂的计划,并且呼吁保障员工的就业权益。
工会的诉求是加薪7%,如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工会可能会在12月开始组织大型的罢工,阻止大众在德国的裁员和关厂行动。
工会对大众取消德国工人享受的数十年就业保障十分不满,此前双方的协议是到2029年之前禁止裁员。
9月初,大众集团曾经透露,将考虑关闭两家德国本土工厂,并结束一项持续超过20年的就业保护协议,这将是大众集团自创立以来首次关闭本土工厂。
在一份声明中,大众集团董事会主席奥博穆指出,欧洲汽车工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新竞争者正在进入欧洲市场,而德国作为制造业基地的竞争力进一步下滑,因此,大众必须果断行动。
在获取工会最新的要求后,奥博穆认为这场风波将是一次艰巨的考验。
事实上,大众集团管理层和工会的对抗一直在持续。之前多位掌舵人的下台就与集团管理层和工会的冲突脱不开关系,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上届CEO赫伯特·迪斯。
然而不管反对声音如何,大众集团的降本计划势必要继续。今年5月,大众推出了最新的降本目标,未来三年将实现降本20%,包括固定成本和人员成本。
中国的员工也将受到降本措施的直接影响。最近有消息称,大众已经开始对中国团队动刀,裁员人数将达数百人。对此,大众中国回应媒体称:大众汽车集团去年在所有旗下品牌中启动绩效计划,根据设定的目标:至2026年将效率提升20%。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其他所有的部门一样,积极参与并支持全球的绩效计划。
下调全年预期的德国汽车巨头不止于大众,宝马和奔驰也不得不重新对业务进行评估。
同样在今年9月,宝马调整了2024年财务预期,对交付量、利润率、资本回报率等关键财务数据均进行了下调。
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宝马汽车业务营收为630.09亿欧元,几乎与去年持平,但利润仅为56.65亿欧元,同比下降高达14.6%。
奔驰方面则指出,由于中国业务的疲软,公司下调了财务预期。汽车业务的预期利润率将从原先的11%下降至7.5%-8.5%,奔驰S级和迈巴赫等高端车型在中国的需求正在下滑。
财报显示,奔驰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26.16亿欧元,同比下滑4%。净利润为60.87亿欧元,同比下滑20%;上半年息税前利润(EBIT)79亿欧元,同比下滑25%。
毋庸置疑,电动化转型给这些传统汽车巨头的冲击还在加剧,而在中国市场,以销售燃油车为主的合资品牌一方面面临市场需求的严重下滑,另一方面不得不加入价格战以维持市场份额,对利润率和品牌价值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独家】对话高层:赋能汽车行业注塑新趋势,ENGEL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售后三大动向:电动化、维修终端革新与可持续发展——2024年Automechanika Frankfurt有感
【足迹】Automechanika Shanghai 20周年看产业链技术创新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