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中那些不能忘记的细节

旅行   2024-08-13 09:28   江苏  

1937年8月13日

淞沪会战爆发

中日近百万军队血战淞沪

战至最艰难阶段

为掩护大部队撤离

中国军队第88师262旅524团

副团长谢晋元

率400余孤军

坚守四行仓库

以寡敌众

顽强抵抗四天四夜

与此同时

法国神父饶家驹

设立南市难民区

保护了大批中国难民

为后来南京安全区的设立

带来启发


1937年8月,一名摄影记者在当时的上海南站附近拍下的废墟中的婴儿


 01 
淞沪会战打响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淞沪会战爆发。15日,日本政府发表声明称:“为了惩罚中国军队之暴戾,促使南京政府觉醒,于今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日本内阁亦于17日决定:“放弃以前所采取的不扩大方针,筹划战时形势下所需要的各种对策。”日本组建以第3师团、第11师团为基干的上海派遣军,任命陆军大将松井石根为司令官,开赴上海作战。
8月23日凌晨,日军第3、11两师团,分别从吴淞、川沙强行登陆,使淞沪战场局势趋于严峻。中国方面增调陈诚第15集团军守备长江南岸。中日两军在宝山、月浦、罗店、浏河一线反复争夺、苦战。中国军队终因日军增援、炮火猛烈,于9月中旬退守上海北站、江湾、杨家宅、罗店西南至施相公庙一线。
自9月中旬起,日军陆续有第9、第13、第101师团及重藤支队等抵达淞沪战场,中国军队损失过大,被迫转入防御。

 02 
"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斗守战场。”87年前,这首悲壮雄浑的歌曲被无数中华儿女奔走传唱。

在淞沪会战的最艰难阶段,10月26日,日军攻占大场、庙行,企图合围中国守军。面对巨大伤亡,中国政府决定陆续撤退。第88师262旅524团副团长谢晋元受命率400余孤军驻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为了迷惑敌人,四行守军号称800人,史称“八百壮士”。

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誓死不退,坚持战斗四昼夜,击退了日军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谢晋元说:“只要还有一人活着,这个仓库就不能让敌人占领。这是我们最后的阵地,是我们的坟墓!”

与此同时,上海人民冒着生命危险,把慰问品、药品源源不断地送入四行仓库,支持壮士们抗击日军。战至30日,守军接到了撤退命令,“八百壮士”冲出重围,退入英租界。这次英勇作战,中国军队以寡敌众,共毙日军200余名,被国际社会誉为奇迹。

 

 03 
上海南市难民区的设立
为后来南京安全区设立带来启发

当中国军队从闸北撤退后,法国天主教神父饶家驹(Reverent Jacquinot,又译为雅坎诺)意识到上海难民问题将更趋严重,遂向时任上海市长俞鸿钧提出在南市设立难民区的设想。南市毗邻法租界,其间有铁栅门相隔。为了躲避战火,南市居民大多逃入租界,其空置房屋较多,是设立难民区的理想区域。
饶家驹是法国天主教神父、上海震旦大学教授、华洋义赈会会长、国际救济基金委员会委员、上海国际救济会救济组主任,并兼任上海国际红十字会难民委员会主席,一直致力于上海的慈善事业。

饶家驹


为了谋求中日交战双方承认南市难民区,饶家驹四处奔走。11月3日,上海市长俞鸿均就南市难民区问题发表声明称:“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国际委员会为安插本市战区难民事,曾由法教士饶神父向本人建议,指定城内某一小区为收容难民之处。此纯系友邦人士热心人道之举动,颇甚钦佩,故已予考虑。”同时,饶家驹还向日军当局提出建议,要求日军承认难民区并在此区域内勿施武力。11月4日,上海市政府批准设立南市难民区。
为了征得日方对难民区的认可,饶家驹向日本驻上海领事冈本季正通报了情况。冈本表示赞赏饶家驹的设想,因为这有助于防止中国军队进入南市难民区,并表示将通知日军当局。
11月5日,饶家驹得知中日双方已同意设立南市难民区后,即公开宣布了这一消息。11月8日,上海市政府发出布告称:“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国际委员会建议在本市沪南划出难民区,以为战区难民暂时寄托之所……本府以事关救济难民,为维护人道起见,业已呈奉中央核准照办在案。兹准于本月九日中午十二时起实行。”
11月8日,上海国际救济会在南市难民区四周各路口竖起有该会名称及“红十字”标志的旗帜作为界标。至此,南市难民区正式划定,其区域西至方浜路西端,东至小东门黄浦江边。翌日,上海国际救济会又在方浜路各路口设置路障。同时,中国方面向难民区派出200名警察,佩带警棍、手枪等,以维持秩序。至此,南市难民区正式开始收容难民。
上海南市难民区的设立给后来在南京外籍人士很大启发。11月17日前后,留在南京的外籍人士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仿效上海南市难民区的先例,在南京设立安全区的设想。

 04 
上海失陷
日军开始向南京进犯

从11月5日拂晓开始,日军第10军之第6、第18师团及国崎支队,于强大炮火的配合下,由杭州湾北岸之全公亭、金山卫、漕泾等处登陆,并分路直扑松江,致使淞沪守军腹背受敌。其后,日军第114师团又于11月9日开始从金山卫西面实施登陆,直扑嘉兴。11月8日,第三战区发布了转移命令,中央作战军开始向青浦、白鹤港之线转移,左右两翼向吴福线阵地转移,由左翼作战军先掩护右翼作战军撤退。11日晚,在南市及浦东担任掩护的守军最后撤离。12日,上海失陷。
上海的失陷,标志着淞沪会战的结束,又预示着日军大举西进,进犯当时中国首都南京的开始。



·编      辑:俞月花

·校      审:李   凌 赵伊汉

·本文参考文献:《南京大屠杀史》主编 张宪文 副主编 张连红 王卫星 《南京大屠杀国际安全区研究》 张连红 王卫星 刘燕军 杨夏鸣 著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关注公众号后可进行预约参观操作。 世界记忆,家国情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