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美体   2024-11-25 20:00   山东  
五味子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其皮肉甘酸,核辛苦,全果都有咸味,五味皆有,故名五味子。其性温不燥,除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外,还有益气生精,宁心安神,滋肾养阴的功效。古人认为,五味子为五行之精,常服能返老还童,延年益寿。葛洪《抱朴子》中记载一位淮南公服用五味子十六年,其面色如同玉女,入水不粘,入火不灼,虽有夸大之嫌,但也说明民间认为本品有强壮、美容的作用。下面让小编带大家了解下中药材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吧
五味子别名 菋、荎蕏(《尔雄》),玄及(《吴普本草》),会及(《别录》),五梅子(《辽宁主要药材》)山花椒。药用部位为木兰种植物五味子的果实。霜降后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摘,拣去果枝及杂质,晒干;贮藏干燥通风处,防止霉烂、虫蛀。
植物形态五味子,又名:面藤、山花椒。落叶木质藤本,长达8米。茎皮灰褐色,皮孔明显,小枝褐色,稍具棱角。叶互生,柄细长;叶片薄而带膜质;卵形、阔倒卵形以至阔椭圆形,长5~11厘米,宽3~7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阔楔形至圆形,边缘有小齿牙,上面绿色,下面淡黄色,有芳香。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具长梗,花被6~9,椭圆形,雄蕊5,基部合生;雌花花被6~9,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在花托上,子房倒梨形,无花柱,受粉后花托逐渐延长成穗状。浆果球形,直径5~7毫米,成熟时呈深红色,内含种子1~2枚。花期5~7月。果期8~9月。

归经 肺;心;肾经

性味 味酸;性温

注意 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痧疹初发者忌服。

功能主治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主咳嗽虚喘;梦遗滑精;尿颇遗尿;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研末;每次1-3g;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煎水洗。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1、补肾强身抗衰老:五味子这种中药材能补肾益气,也能滋阴养肝,它能为人体补充大量的能量,也能提高人体各器官的工作能力,平时食用五味子可以补肾强身,也能延缓多种衰老症状的发生,而且坚持食用五味子还能起到延年益寿的重要作用。

2、涩精止泻:涩精止泻是五味子的重要作用之一,平时它能辅助男性高发遗精以及人类的常见腹泻,辅助遗精时可以把五味子与煅龙骨以及桑螵蛸等中药材一起搭配服用,辅助外泻时则需要把五味子与豆蔻还有芡实一起搭配服用。

3、敛肺止咳:五味子可以入肺经能敛肺止咏人,平时人们因肺肾两虚引起虚咳和气喘等症时可以直接用五味子进行辅助,另外五味子还能抗溃疡,平时人们把它泡水喝或者煮粥吃,保护胃肠黏膜减少胃溃疡的发生机率。

4、提升免疫力:五味子能促进肝糖原的合成,使糖代谢加强,又能增加肝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对淋巴细胞DNA合成有促进作用,使淋巴母细胞生成增多,并促进脾免疫功能,而五味子醇能增强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能对抗同种异体组织移植排斥反应。

5.健脾益气:五味子能够调和脾胃功能,促进食欲和消化,增加营养吸收。适用于脾虚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6.安神镇静:五味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舒缓紧张情绪,缓解焦虑和失眠。适用于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症状。

五味子的禁忌人群

1.孕妇禁用:

五味子具有一定的活血和收敛作用,孕妇禁止使用,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2.产后妇女忌用:

五味子具有活血作用,产后妇女容易大出血,不适合使用五味子。

3.脾胃虚寒者禁用:

五味子性味苦寒,容易伤害脾胃,脾胃虚寒者应慎重使用。

4.过敏体质者慎用:

五味子属于辛温的中药,过敏体质者可能对其产生过敏反应,需谨慎使用。

5. 风寒,咳嗽和痧疹初期患者人群不宜饮用;

验方精选
①治阳痿不起:五味子、菟丝子、蛇床子各等分。上三味末之,蜜丸如梧桐子。饮服三丸,日三。(《千金要方》)
②治滑泄:陈米、肉豆蔻(面裹煨)、五味子、赤石脂(研)各30克。上为末。每服6克,粟米汤饮调下,日进三服。(《世医得效方》豆蔻饮)
③治睡中盗汗:五味子30克,研末,以唾调作饼。敷脐上,以布扎定后睡,候天明取下,一二晚汗即上。(《医方一盘珠》)
④治肺经感寒,咳嗽不已:白茯苓120克,甘草90克,干姜90克,细辛90克,五味子75克。上为细末。每服6克,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以时。(《鸡峰普济方》五味细辛汤)
⑤治小儿暴嗽:五味子、桂(去粗皮)、干姜(炮)等分。上三味,粗捣筛。每服3克,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量大小加减温服。(《圣济总录》五味子汤)

注:本号意在传播中医文化,文中提到的中医药知识,仅供学习交流。

微信改版了!如果你既不星标我又没点赞或"在看"我的文章系统会默认你不需要了解中草药知识的相关资讯,最后就收不到我们的文章更新推送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果觉得好看,请在底部点个"赞"和"在看"吧~







中草药知识大全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转发,希望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的中草药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