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姓氏大家族 2024年12月12日
在中国,姓氏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标志,其分布与人口增长紧密相关。综合各方因素,最快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人口将跌破14亿大关。
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人口数据: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2022年末(141175万人)减少208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比上年减少54万人;死亡人口1110万人,比上年增加69万人。中国大陆人口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且减量扩大。
近五年中国人口数据对比如下:
2019年,中国大陆总人口140005万人,净增467万。
2020年,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41178万人、净增204万。
2021年,中国大陆总人口141260万人、净增48万,但13个省份常住人口较2020年出现负增长。
2022年,中国大陆总人口141175万人、同比减少85万人,人口总量开始回落。
2023年,中国大陆总人口140967万人,同比减少208万人,连续两年负增长且减量扩大。
或许可以判定,我国人口体量已经发生逆转,趋势一旦形成,短时间内很难扭转,人口红利也将在无声无息中褪去。
我国人口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少子化、老龄化、不婚化三大趋势的加速到来。
中国人口变化历史回顾:
如上图所示,中国人口从6亿(1953年)到8亿(1968年),花了12年;
中国人口从8亿到10亿(1981年),花了12年;
从10亿到12亿(1994年),花了14年;
从12亿到14亿(2019年),花了24年。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1971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每年新生儿人口总数如下:
1972年:2550万
1973年:2447万
1974年:2226万
1975年:2102万
1976年:1849万
1977年:1783万
1978年:1733万
1979年:1715万
1980年:1776万
效果确实很明显。但总人口数还是很大,人口还在不断增长。于是,1980年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
但现实依旧是阻挡不了人口红利的到来。于是,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全面二孩政策”。
原计划会有第四波婴儿潮,到了2016年底,当年确实比2015年新增了131万新生儿,但并没有达到专家对二胎放开后会有4995万新生儿的预测。
1、少子化加剧,出生人口连续七年下降
近8年新生儿出生总量的数据如下,确实很打脸!
2015年:1655万
2016年:1786万
2017年:1723万
2018年:1523万
2019年:1465万
2020年:1202万
2021年:1062万
2022年:956万
2023年:902万
由此可见,近8年,我国新生儿总量平均每年比上一年少生100万,出生人口连续七年下降。
20224年,是中国人喜爱的龙年,但从结婚登记等数据来看,依然不乐观,看来龙年对生育率的提高也不好。
2、老龄化加剧,正从人口红利期转入人口负担期,银发经济迎来大发展
由于人口基数大,中国老年人口规模也是前所未有。
2023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规模2.2亿,约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6.8%,大致每4个老年人口中就有1个是中国人。
从老龄化速度看,日本从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用了24年、德国用了40年、法国用了126年,中国只用了21年。
3、生育率全球倒数第二,“不想生、不敢生、不能生”问题突出
中国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代之前的6左右,降至1990年的2左右,再降至2010年后的1.5左右,2023年仅1.0左右(详见下图)。
从国际比较看,2022年法国、美国、巴西、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8、1.7、1.6、1.6、1.5、1.3、0.7。
中国总和生育率全球倒数第二(仅比韩国略高)。
年轻人不婚不育观念日趋普遍,不仅不生了、连婚都不想结了。
60年代是传统的一代,70、80年代是转型的一代,90、00后不向往结婚生育,向往独立、自由、享受,抵制“996”,发达国家也走过类似的道路。
年轻人对组建家庭、养儿育女的意愿逐渐下降,对婚姻的依赖不如以往强烈,单身经济盛行。
此外,高彩礼、高房价等传统婚姻成本较高也会抑制部分年轻人结婚意愿。
因为育儿成本 和生活压力的日渐攀升,一大批年轻人不敢生,确切来说不敢多生。
2013年开始,我国结婚率已连续9年下降,离婚率逐渐达峰并趋于平稳。2013-2022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从1347万对的历史高点持续下滑至683万对。
不婚导致大量单身人口的出现,单身自然没法生,也就是不能生。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不孕不育也日渐普遍。
根据《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2023》,2022年我国20岁及以上单身人口约1.5亿。
如果处于离婚状态的人也算作单身,这个数据会更多,其中男女比例63:37。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