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从减油开始

健康   2023-09-13 10:43   广东  
食用油是厨房的必备品,无论是做菜的口味以及对人体营养的供给,油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食用油的摄入并非越多越好,摄入过多可能引起肥胖、“三高”(即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增加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怎么预防呢?减少用油、科学用油是关键。

 


食用油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ɑ-亚麻酸的主要来源。同时,食用油能提高人的食欲,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约90%的食用油由脂肪酸组成,其中包括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人体不能自己合成膳食营养中的脂肪酸,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所以很大一部分需要从食用油中摄取。不吃油就等于掐断了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有损健康;但如果摄入过量,又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


有人认为,少吃动物性脂肪,加大橄榄油、茶油等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油的使用就是健康,这是认识误区。控油,首先要控制的是油的摄入总量,其次才是考虑油的结构和品种。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议的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用油的量为25~30g,大约23瓷勺的量。用油的时候可以先用勺子量量,也可以选择有刻度的控油壶,严把控用油。另外,多采用蒸、煮、炖、焖、水滑、熘、拌等烹调方式,少吃煎炸食品,限制加工零食和油炸香脆食品的摄入。


不同食用油的脂肪酸组成差异很大。家里采购食用油时注意常换品种。市面上常见的油有植物性的花生油、大豆油、亚麻籽油、橄榄油,还有动物性的猪油、牛油、鱼油等。植物油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易被人体吸收;动物油含有多种脂肪酸,同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也较多,动脉硬化、高血压人群应少吃。

 


有些人认为,炒菜只有多放油,菜肴才香、好吃。其实在日常烹调食物时使用一些技巧,也可以在保留美味的前提下,有效降低食用油摄入量。


1、利用不粘锅煎煮炒。可用不粘锅煎、煮、炒部分食材,也可用烤箱、焖烧锅、电锅等工具。


2、合理搭配。少油并不是减少某一个菜的用油量,而是注意整桌菜肴的用油搭配。如将鱼、肉类与素菜搭配;红烧煎炸等油多的菜肴与蒸煮等油少的菜肴搭配。


3利用高汤煎煮。以高汤和食材一同翻炒或煮,也能减少用油。


4吸油菜先蒸或干炒。有些蔬菜在烹饪时会吸收大量的油,比如茄子。针对这类吸油菜,可以先将其蒸一下,或者先用小火干炒,等菜中水分被炒掉后,再倒油烹调。


5用焯水代替过油。肉类本身富含脂肪,只要加热迅速,就能形成很好的口感。因此,可以用焯水代替过油,溶去部分脂肪,减少油脂。将肉在沸水中快速烫熟,然后加入素菜混炒即可。


6五花肉先煸炒。五花肉、肥牛等油脂较多的肉类,可以先将肉在锅中煸炒两三分钟,使肉中的油脂充分析出,然后再加入其他食材一起翻炒。这种做法不仅省油,而且不腻。


7装盘前先去油。菜炒好后,先将炒锅斜放两三分钟,等多余的油从菜中流出来再盛菜装盘。对于吸油较少的蔬菜(如青椒、荸荠、莴笋、豆角等)而言,这样做能有效减少油脂的摄入。

 


1、食用油要在保质期内使用完。桶装食用植物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8个月,小包装玻璃瓶橄榄油的保质期一般为24个月,开封后最好在4个月内用完。


2、变换油的种类。健康的吃油方法,是定期换油吃,保证不同种类脂肪酸的摄入。


3、不要反复用油。煎炸过的油不免带有焦黄的食物残渣,反复使用容易产生丙烯酰胺这种致癌物,不利于健康。


来源:广东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阳江疾控
向公众发布健康知识,增强健康理念,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