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10岁男孩被牛角戳破肚子,危在旦夕,全村只有一个男医生,男孩母亲:死也不找他!

文摘   历史   2024-12-16 18:18   广东  

FOCUS ON ME
 点击蓝字↑ 关注更多文史故事 


1984年,甘肃10岁男孩被牛角戳破肚子,肠子外露。
整个县城只有王万青1个医生,而大医院相隔千里,男孩送过去可能死在半路。
有亲友劝道:找王医生吧。
不料,男孩母亲态度坚定:“不行,交给他更糟!”
围观群众中也有不少牧民附和道:“为了孩子好,千万不能找王医生。”
 
眼看着男孩的脸孔,因剧痛而扭成一团,呼吸也越来越虚弱,亲友再次劝道:“就算是赌一把,也好过眼睁睁看孩子死去。”
 
在这紧急关头,男孩母亲眼里溢出泪水,陷入两难……
 
这个真实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地点是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一个叫玛曲的小县城。
 
牧民口中的王万青医生,曾就读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主动到玛曲这个偏远落后、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行医。
 
现在的人或许很难理解,一个大城市的24岁青年,为何要如此自讨苦吃?
 
可这就是那个年代,一个年轻人的光荣使命感。
 
只不过,王万青的行医之路,比预想中要困难得多。
 
首先,这里的医疗器械少得可怜,王万青只能拿到一个听诊器和一个血压计,卫生院是一间简陋的土胚房;
 
其次,整个县城只有王万青一个医生,他得什么病都会看。偏偏医学院培养出来的都是专科医生。
 
这种情况下,王万青只有2种选择:要么离开,回到大城市去;要么自学,成为一个全科医生。
 
强烈的青年使命感,让王万青选择了后者。
 
然而,在他废寝忘食学习、好不容易成为一名全科医生时,却没有一个牧民愿意找他看病。

原因是,大家都不相信他。

这里的牧民,宁愿跋涉千里,去找隔壁县城的赤脚大夫看病,也不相信这个上海来的戴眼镜的年轻小伙会看病。

直到出现开头那一幕,一个10岁男孩被牛角戳破独自,肠子外露,需要马上治疗,否则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男孩伤口太大,赤脚大夫也无能为力,城里的大医院又离得很远,而且必须翻过一座大山,恐怕男孩还没到那就已经丧命。
 
唯一的希望,在王万青身上。
 
就在男孩即将陷入昏迷时,他的母亲终于松口,答应把孩子送到王万青那里试一试。
 
这下轮到王万青为难了。
 
他从没做过这么大的手术,加上医疗器械短缺,单凭他一双手,想救回男孩实在太难。
 
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王万青决定放手一搏。
 
手术台是由2张简陋的办工桌拼成的,没有无影灯就用手电筒照射。手术还没开始,王万青的额头就渗出了豆大的汗珠。
 
所幸,经过2个多小时的抢救,男孩活下来了,后来慢慢恢复了健康。
 
经过这件事,王万青成功赢得藏民们的认可,从此来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屋子外的电线杆上总是拴满了马匹。
 
有时遇到行动不便的病人,无论多远,王万青都会赶去救。
 
产妇倒在牛粪堆上大出血,王万青就地为她实施胎盘剥离术;
在牧民的帐篷里挽救心衰的新生儿,回程遇到暴雪被困半个月;
他一个人骑马给当地的牧民孩子逐一实施计划免疫……
 
行医的过程充满艰辛,但王万青很享受这种被需要的快乐,眼底始终闪烁着热情和干劲。
 
曾有人问他,打算在玛曲待多久?
 
他说:“只要这里还有一个病人需要我,我就会继续留下。”
 
就这样,王万青在玛曲待了一年又一年,后来娶了个藏族女子,再也没有离开过,在简陋的土胚房中累计接诊超过7万人,在外救助的病人更是不计其数。
 
值得一提的是,王万青曾经的同学们,大多留在上海或北京工作,成了大医院待遇优厚的主任医师,还有很多出国留学后不再回来。
 
同样的起点,不同选择,将决定不同的人生际遇。
 
王万青不曾后悔自己的选择,他说:“城市的生活物质享受的确很丰富,但草原给了我人生的意义。”
 
救死扶伤,需要与被需要,这便是王万青最大的人生意义。
晚年的王万青,经常想起当初毕业填写分配志愿时,自己所写下的: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他做到了,用一辈子的时间,成为牧民健康的“守护神”。
 
后来,王万青的故事感动中国,再后来被搬上大荧幕,叫名字叫《甘南情歌》
End


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点【赞】+【在看】,小小点赞永远是我持续分享的动力,谢谢你

📝更多故事:
《白鹿原》中,小翠洞房之夜见红,却被新郎羞辱:你身子不清白!
逼疯林徽因,摔死亲儿子,林徽因母亲活到90岁,为她送终者令人意外
徐志摩葬礼上,陆小曼要求给他换西装,前妻张幼仪:我说不换!

👧作者简介:
我是木尧,一名野生文史爱好者。浩瀚乾坤,流浪的心情,有太多故事想讲给你听。
喜欢就关注我吧,来听更多精彩的文史故事。

ST的流浪心情
浩瀚乾坤,流浪的心情,有太多故事想讲给你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