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医院的急诊科犹如一个紧张忙碌的“战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比肩接踵,流感、肺炎让很多人都会出现痰多咳嗽、咳得晚上睡不着的症状,在服用药物、或者输液的同时,医生还会叮嘱做雾化吸入。那么什么是雾化吸入呢?你真的了解雾化并会正确做雾化吗?
雾化吸入是指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悬浮于气体中的细小雾滴或微粒以气雾状喷出,经鼻或口吸入呼吸道和(肺)以达到治疗效果的给药方法。雾化不仅能帮助患者消炎、镇咳、化痰,也能帮助患者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还能预防、治疗患者呼吸道感染。因其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少、安全性高且操作方便的优势,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气道阻塞性疾病、肺部感染、支气管麻醉等疾病的治疗。
包括布地奈德、氟替卡松、倍氯米松等,具有抗过敏、消炎作用,改善支气管哮喘情况。
分短效ß2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短效M胆碱受体拮抗剂(异丙托溴铵及其复方制剂),具有扩张支气管,改善支气管痉挛,缓解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急性发作。
乙酰半胱氨酸稀释痰液,改善患者咳痰现象。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好。但由于给药方式特殊性吸入后沉积在口咽部、喉部可造成局部不良反应,常见有口咽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咽喉炎(咽喉痛)等。
常见有头痛、头晕、震颤、心律失常、咳嗽、口干呕吐、吸入相关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
(1)短效ß2受体激动剂:过量或不恰当使用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常见有头痛、震颤、心律失常、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
(2)短效M胆碱受体拮抗剂:对有合并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可能会加重原疾病的病情。
由于其特殊气味对鼻咽和胃肠道有刺激性,可出现流鼻涕、口腔炎、恶心、呕吐等情况。
对胃溃疡或有胃溃疡病史的患者,尤其与其他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合用时宜谨慎使用。支气管哮喘患者在使用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出现支气管痉挛立即停止使用。
雾化前的半小时尽量不要进食任何东西,这是为了避免雾化吸入过程中产生的气雾刺激患者,引起患者呕吐。
雾化吸入时最好选择坐位或半卧位,有利于吸入药物沉积到终末支气管及肺泡,以便于药物吸入到远端气道。
在雾化罐中遵医嘱加入正确的药物,手握雾化器时应使雾化罐尽量垂直,哪怕有轻微的倾斜,倾斜的角度也不要超过45°,否则可能导致药液流入口中或无法有效地喷雾。
将面罩正确的扣在口鼻处,选择合适的氧流量至6-8L/分,使药液形成气溶胶的液体或固体微粒,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雾气。
在雾化前需告知患者呼吸的方法,吸入时可由嘴深吸气,使气雾充分到达支气管和肺内后再经鼻呼出,重复以上操作直至药液耗尽,雾气消失。另外雾化治疗时间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不超过20分钟,避免吸入时间过长,气道内水分含量过高,将影响纤毛的廓清作用。
应及时拍背,协助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漱口,尤其在使用吸入性激素类药物,这是为了防止口腔黏膜的二重感染;为减少药粒沉积于患者面部,雾化结束后应嘱咐患者及时清洗面部。
雾化吸入装置使用后,面罩或咬嘴内壁可附着细菌。为避免交叉感染,应做到专人专用。每次使用后对一次性雾化面罩彻底清洗消毒,晾干后封闭存放,避免雾化吸入装置成为新的感染源。
监 制:易伟国、曹继华
主 编:程 磊
责任编辑:董海亮
值班编辑:郭 静
来 源:急诊医学科
供 稿:李佳玲
投稿邮箱:8675668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