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文艺复兴至19世纪,欧洲绘画始终沿着再现真实的道路不断前行。精准的造型、生动的色彩、变幻的光影逐渐统摄于线性透视法所建构起的绘画空间,以再现视觉和心灵所感知的真实世界。在绘画观念、技法和流派演变的数百年间,美术学院的建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继16世纪下半叶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和罗马的圣路加学院之后,1648年,法国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成立。在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得到了长足发展。1663年,学院设立“罗马大奖”,1666年,在罗马建立法国学院罗马分院,这一系列举措旨在为法国艺术家提供深造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意大利学习和研究文艺复兴艺术。与此同时,学院采用古典主义教学体系,通过系统化的学术课程,教授绘画、雕塑、透视学、解剖学及艺术理论等内容;此外,学院还建立了“沙龙”展览制度,为画家展示才华、寻求赞助提供了重要平台。
法国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完善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引来欧洲各国纷纷效仿,其后百余年间,美术学院如雨后春笋般遍及欧洲大陆。正是在学院的训练与实践中,米开朗基罗、拉斐尔、鲁本斯等巨匠的经典得以传承,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等全新的艺术风格与流派应运而生,而19世纪风起云涌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派,亦是在与学院的互动与反拨中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近日,由湖南美术馆特别推出的“在时间里流淌——百年欧洲绘画的多重实践”中法建交60周年特展,展出了来自法国方济各会博物馆的38名西方艺术家的88件作品,他们多获益于美术学院的训练,其作品既涵盖了肖像、风俗、风景等多个题材,亦有为创作大型宗教和历史画所准备的素描、水彩等手稿习作。这些作品使观众得以从细微之处着眼,透过观察画家们的笔迹,感知他们在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全部技艺与巧思,与此同时,亦可从中窥见时代风潮在其作品里留下的深刻印记。
展厅中,不乏大师们的经典之作。如“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桑齐奥及其门徒波利多罗·达·卡拉瓦乔创作的《维纳斯与丘比特》,是用红色粉笔绘于纹理纸上,画面中的人物以和谐、优美的线条勾勒而出,拉斐尔的人物绘画不仅在形式上追求完美的比例与姿态,而且赋予了深厚的人文主义内涵,使得整个作品自成一体、富有情感。
彼得·保罗·鲁本斯的《丘比特》在展览中也颇受瞩目。作为巴洛克画派的代表,鲁本斯以其热情似火的画风令人过目难忘,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壮烈的战争场面,还深刻描绘了爱与美的主题。《丘比特》展现出一种动态的张力,在人物面部表情的细腻刻画中,观众能够感受到浓烈的情感波动。
约瑟夫·玛洛德·威廉·特纳是19世纪上半叶英国学院派画家,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风景画作品,善于描绘光与空气的微妙关系。透过他的风景,可以看到一个既温柔又狂暴,既美好又可怕的自然,一个经过了想象和夸张的透纳式的自然。本次展出的海景作品《载有曼比救援装备的救生艇驶向发出蓝色求救信号的搁浅船只》,不仅展示了他对景象的敏锐洞察力,还引领观众摸索出另一种审视自然的可能性。通过变幻的光影,人们不禁思考人类与自然、艺术与生活的深刻联系。
载有曼比救援装备的救生艇驶向发出蓝色求救信号的搁浅船只(水彩、水粉) 约1831年 约瑟夫·玛洛德·威廉·特纳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是巴比松画派的代表画家,他对光和空气的描绘,常常被认为是印象主义画家的先驱者。这一点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其对于阳光明亮度的把控,他一反过去画家把暗部画得很暗的做法,而是努力将暗部画得透明、鲜艳,从而使整个画面的亮度大大提高。展览展出的《戴珍珠头饰的女郎》便将这一创作手法体现得淋漓尽致。
让·弗朗索瓦·米勒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深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他所描绘的劳动场景让人倍感亲切和真实,具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米勒以炽热的情感描绘出大地与生命之间的美丽连接,让人感受到劳动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与自然对话的纽带。展览展出的《缝纫的妇女与她熟睡的孩子》不仅展示了柔和的家庭氛围,还通过生动的细节反映出普通人生活中的温暖瞬间。这种对平凡生活美的颂扬,实际上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的“自然的呼唤”章节通过展示柯罗和米勒的作品,让观众欣赏画家眼中的自然风光与动人的日常生活。这一时期的画家回应了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变革,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土地和劳动的深厚情感。
“画室‘内’与‘外’”章节,讲述了传统学院派绘画与印象派之间的分歧:展览中学院派画家如德拉罗什、布格罗等大师的作品延续了古典主义的严谨技法与规范化的创作方式,而印象派画家如德加、雷诺阿等,则通过对光影、色彩和形体的敏锐捕捉,挑战了传统的绘画规则,专注于瞬间印象与日常生活的自然呈现。正是从印象派开始,西方艺术创作从理性与规范向个性化和现代性转变。
“欧亚之间”章节则引入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风景与人物绘画,这一独特视角为观者提供了关于欧洲绘画多样性与包容性的全新理解。其中巡回画派画家们的作品,以独特的民族视角与深沉的人文关怀,赋予了欧洲绘画更为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漫步展厅,色彩浓郁的展陈设计与一幅幅精美的名家画作相得益彰,观众穿梭其间,细细品味,艺术史不仅是名家名作的历史,在时间中流淌的绘画创作的全部过程与实践,亦令人沉醉与动容。
缝纫的妇女与她熟睡的孩子(炭笔画) 约1843年 让·弗朗索瓦·米勒
订阅报纸点这里
↓ ↓ ↓ ↓ ↓ ↓ ↓ ↓ ↓
↓ 点击公众号关注“中国文化报”,共享文旅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