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国人对酒桌文化格外看重,在觥筹交错的饭局上,人际往来更加热络,惹得国际友人也羡慕不已。
特别是春节时,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摆宴请客,更为节日平添不少色彩或乐趣。
正如《汉书》所言:“民以食为天。”
良好的餐桌文化,让人心旷神怡,无论星转斗移多少年,都有一份美好镌刻地心中。
然而,并非所有聚会都是美好的,也有一些酒桌文化让人不忍直视。
一个女人,酒桌上遇到这三种人,要毫不犹豫转身离开。
酒后失态的人
去年在一次酒宴上,聊起了喝酒的话题,一个朋友说起了酒风问题,劝大家千万别酒后失态。
接着,就讲述了过年遇到的一件事。
孟先生,喜欢喝酒,而且有个特点,酒后失控。
如果不喝酒,看上去斯斯文文,彬彬有礼,但一到酒场,就窘态百出。
他总是寻找各种话题与人碰杯,喝着喝着就来劲了,说话也多了,前言不搭后语,东拉西扯,甚至说出不应说的话。
他旁边座着一个女同学,硬要与其干杯。
出于礼貌,女同学开始还是给了他面子,喝了几杯,但看着他越来越不着调,就婉拒了。
他拽住女同学的胳膊,逼其碰杯。
女同学大声喝道:“请把你的手放开。”
只见他嘴里开始不干不净埋汰女同学。
一位男士看不下去了,就主动与女同学换了座位,这下他更急了。
偏巧正好服务员端菜上桌,他吼叫道:“谁让你上菜了,给我撤回去。”
服务员突然听到一声断喝,站在原地愣住了。
其他人赶忙打圆场:“没事,上吧,上吧。”
也许是觉得没了面子,他拿来酒瓶倒入一个大杯里,一饮而尽。
没过多大会,就瘫倒在了旁边的沙发上,吐得满地都是,嘴里还在喃喃自语。
酒局很快便草草收场,本是春节聚会高兴的事,却弄得不欢而散。
后来,那位女同学就再也不参加孟先生的酒局了。
春节酒宴,基调应是欢快愉悦的,但一旦遇到酒后失态的人,氛围就变得有点尴尬了。
酒后失态有多种方式,有闹事的,有口无遮拦的,有不回家的,有想回家却找不到家门的。
遇到这种一喝酒就醉醺醺失态的人,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警惕。
为了护自己周全,最好不要与爱耍酒疯的人同桌吃饭。
俗话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女人一定要远离伶仃大醉的人,别让自己陷入危险境地之中。
满口脏话的人
春节的饭局,本应是温暖的、祥和的,可你发现没有,偏偏有人把美好的饭局变成了让人倒胃口的场所。
在饭局上,脏话连篇,粗鲁无礼,污言秽语,把饭局搅得乌烟瘴气。
不仅暴露了自己缺乏教养,更重要的是,会给同桌的人带来非常不愉快的体验。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一位女士在某饭局上,手拿香烟,大爆粗口。
言语尺度很大,相当难听,而且还配合着肢体动作,看了真让人作呕。
有网友指出,满口脏话的女人,正是某艺术家。
随着网络发酵,女艺术家人设崩塌,名声扫地。
在评论区,赵女士分享了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
有一年过年时,闺蜜拉着她参加了一场酒席。
同桌有个男士,吃饭时大声喧哗,不顾他人感受,满嘴抱怨,一会说菜淡了,一会说菜难吃。
还对服务员大呼小叫,颐指气使,质问请的厨师是什么无能厨师,还不如自己哩。
紧接着,又旁若无人地各种抨击,责备领导,埋汰同事,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把饭局当成了自己的发泄场。
同桌人的鄙视,他视而不见,好似在说单口相声一样,自顾自地表演着粗俗的把戏。
最让女士们难以接受的是,说话带把,每一句话不带着脏字不出口。
赵女士说,那次过年吃饭,就像吃了一只苍蝇似的,如果不是闺蜜一起,她早就抽身离开了。
有人说:“一个人有没有修养,看看他在餐桌上的表现就知道了。”
是啊,在餐桌上,美味佳肴都堵不住他们的脏口,还有什么教养可言。
和没有修养的人在一起吃饭,纵使山珍海味也索然无味。
与他们在一起,待在一起时间越长,被污染的时间就越长,心里也就越煎熬。
若遇到满嘴脏话的人,千万别纳入到朋友的范围,一定要避而远之。
劝酒成瘾的人
听过一句话:“比酗酒更伤人的,是那些拼命劝酒的人。”
想想,确实有道理,酗酒的人伤害的是自己,而劝酒的人伤害的则是别人。
女人在过年酒桌上遇到劝酒的人,一定要躲得远远的。
网友李女士过年时参加过一次亲友饭局,满是苦涩的回忆。
她的姨夫嗜酒如命,亲友人人皆知。
人员到齐后,她父亲作为主持者,提前就宣布了酒席规矩,一年了大家聚在一起,吃一顿饭聊聊天,酒要喝好,不要喝倒。
姨夫也心知肚明,大家对自己不放心,于是拍着胸脯说:“遵命,遵命,今天不会喝多,各位放心。”
起初,还规规矩矩,相安无事,可时间不长就管不住自己了,说要给大家敬酒。
李女士父亲急忙阻拦,今天就不要相互劝酒了,各人根据自己的酒量自行把握。
姨夫抢过话头,过年的不敬杯酒,有什么意义?边说边站起来敬酒。
也不管别人酒量,统一要求每人三杯。
李女士平时滴酒不沾,但还是硬着头皮喝了一杯。
但姨夫却不依不饶,说不喝就是看不起姨夫。
她很无奈地又喝了两杯,只觉得头重脚轻,迷迷糊糊的,后来大家都谈论了些什么,她一点也没有印象了。
后来,过年参加宴席,只要听说有姨夫,她说婉拒了。
在有些人眼里,宴席不喝酒,不劝酒,就显得冷冷清清,没有欢快的氛围。
于是逢宴必酒,逢席必劝。喝得人仰马翻才算过瘾,喝得天昏地暗才算交情。
殊不知,每个人身体条件都不一样,酒量不一样,对酒精的接受程度不一样,有人海量千杯不倒,有人则酒精过敏沾酒就醉。
酒,对你来说可能是蜜糖,但对别人却是毒药。
劝酒,既破坏了自己的形象,也是对别人的不尊敬,而且还扰乱了饭局的和谐。
聪明的女人,掌控不了劝酒的人,但可以掌控自己的行为,远离就对了。
▼
酒桌就是一个小社会,总能遇见形形色色的人。
餐桌就像一面镜子,能映照出人间百态,人性的复杂。
有些人,低俗的表演让你食欲全无,甚至身心受到伤害。
一个女人,在酒桌上遇到酒后失态的人、满口脏话的人、劝酒成瘾的人,一定要立马放下筷子走人。
毕竟,远离错的场所,才能靠近对的磁场。
文末点个在看,鼓励下紫翘君!
作者 | 紫翘·黄河清,公众号“黄河清的生活观”,化文为灯,陪你前行。
图片 | 公众号·公共图片库
主编 | 诗雨
编辑 | 李江澜 林滔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