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
一个人如果在一段感情里认真了,那你就输了!
这话虽然有些偏颇,但若是遇到一个不珍惜你的人,它就是真理。
感情是两个人的事,如果失去平衡,那就会出现剃头担子一头热的情况。
热的那一方难免会出现卑微的行为举止,而这样的行为举止只是为了表达对另一方的爱。
为了深爱一个人,哪怕做出最卑微的事也愿意。
这种卑微可以理解为爱到了极致,但它既伟大又可怜。
因为你没有遇到一个真正爱你的人,如果是真正相爱,你们就是平等的。
如果从开始就不平等,那么这段感情注定走不了太远。
所以我们把感情里最卑微的6件事一一梳理出来:
让自己及早撤离,不再踩坑,不再错付感情,把这份深爱留给那个对的人。
不够自信,拼命讨好
《亲密关系管理:如何理性应对亲密关系中的冲突》一书中说:
好的亲密关系不是单方面拼命付出,另一方被动接受;
而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双方在互动过程中需要共同成长。
小灵来自一个单亲家庭。
小时候父母离异,母亲有时会抱怨被她拖累,不能奔向幸福。
所以她从小到大,都没有得到过父母亲无条件的爱与包容。
而她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带着一种深深的愧疚感长大。
她只能通过讨好的方式来赢得母亲的爱与认可。
她努力学习,拼命工作,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就这样,她遇到了她的另一半。
她在工作和学习上的努力、自信和勤奋吸引了他,两个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但在结婚以后,她又延续了自己讨好的模式。
只要老公有要求,她就拼命付出。
希望在对方心目中保持一个完美的形象。
但是这种讨好式的付出让她渐渐失去了自我。
自己在婚后不但没有得到滋养,反而有了枯萎的状态。
与之相伴而来的,是她失去了她对老公的吸引力。
老公觉得可以随便对待她,就不再重视她的感受,有时甚至会对她进行挑剔。
一个自我价值感过低的人是很难赢得对方真正的欣赏和尊重的。
这样的关系注定很难真正幸福。
放低底线,一再忍让
在一段感情里,因为深爱,一再让步,一再挑战自己的底线,希望最终能够真正感动对方。
这样的人和事并不少见。
但最终依然会落得个迷失自我、鸡飞蛋打的结局。
旷世才女张爱玲当年在给胡兰成的照片背面上写道: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她的这份放低,最后换来的还是胡兰成的移情别恋,而她最终远走异国他乡。
放低自己的底线,无论对方多么伤害自己,最后也能一边安慰着自己一边说原谅;
明知道对方还会再犯,也仍然还是选择原谅,哪怕自己的心在滴血也要一再忍让。
自己道德观念里的所有原则都成了摆设,对方只要想打破,就都能轻易地打破。
这样的感情,不要也罢。
人生是一场长跑。
我们是要一个能够陪自己搀扶走一生的人;
而不是一直伤害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的人。
患得患失,不思茶饭
影视剧中常有这样的桥段:
新婚不久的两个人,丈夫对妻子说了三个字“我养你”。
妻子倍觉感动,于是辞职在家做起了全职太太。
起初,两个人会有新鲜感,丈夫在外工作了一天,浑身疲惫地回到家。
妻子早已做好饭菜,摆好碗筷在等着丈夫归来。
两人有说有笑地吃完晚饭,一起收拾。
二人世界里充满了温馨和满满的幸福感。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丈夫因为生活的压力而不得不加倍努力地工作,加班和在外的应酬也逐渐增多。
夫妻间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
而妻子在家不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很难再体会到职场的艰辛和不易。
她与丈夫的共同语言也会越来越少。
这个阶段,妻子的反应难免就会产生一些胡思乱想。
她开始患得患失,甚至于茶饭不思。
她担心丈夫在外面有其他情况。
于是查岗的电话、微信一个接着一个,不分时间,不分场合。
殊不知,这样不仅不会让丈夫早点回家,反而会将他越推越远。
最终让婚姻走向破裂。
其实,在这样的亲密关系里,妻子的患得患失只是爱丈夫的一种表现,也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表现。
她害怕丈夫有一天会真的离开自己,才会出此下策。
而婚姻里,两个人都拥有独立的人格,才是亲密关系能够长久维持的一个根本所在。
过于在乎,不想放手
有的人,明明知道对方已经不爱了,即使对方已经选择了跟自己分手,但他还是不愿意面对现实,不愿意放手。
甚至于清楚对方在拿自己当备胎,也不能阻止自己继续爱对方。
无论对方提出多么过分的要求,自己也不会觉得过分。
同时的朋友小张,曾经有一个有“公主病”的前女友,希望男人永远宠着她、围着她转。
因为小张心里一直有一个“迎娶公主”的情结,所以对这位前女友可谓是百般呵护,百依百顺,感觉爱极了对方。
但他的前女友并未如他所愿地嫁给他;
而是一边享受着他的呵护,一边劈腿了其他人。
小张知道后,一度非常痛苦。
朋友们都在劝他及早收手,脱离苦海。
但他却仍是十分不舍,也许他是为了留住对方而放弃了自己仅剩下的最后一丝尊严。
他觉得,只要守着对方的人,只要还能听见对方的声音,内心都是一种满足。
哪怕只是默默地陪在对方的身边也好。
这些都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
最终在前女友的坚持下,两个人还是分手了。
要知道,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你也永远留不住一个想走的人。
即使最后留住了对方的人,也留不住对方的心。
不爱了就是不爱了。
卑微挽留,只会让对方看不起,也给了对方再次伤害你的机会。
控制依赖,缺乏边界
在婚姻中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心理学上称为“受害者监牢”:
夫妻双方看一旦有一方喜欢控制对方,希望对方完全依赖和顺从自己,亲密关系就会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晓雨的老公能力很强,喜欢操心,也比较追求完美。
他对晓雨的穿着打扮、生活习惯和职业规划等等事无巨细几件,全部都要管。
起初晓雨觉得老公这样是因为关心她。
但慢慢地,她有了越来越强的窒息感。
因为一旦不按照老公的建议来,他就会不依不饶。
甚至会采取指责、冷战、谩骂等各种方式逼她就范。
她觉得心越来越累,很想逃离。
但是又觉得老公还是很在乎她的,而且他们还有一个两岁的孩子。
想来想去还是舍不得。
在这样一段关系中,男方最开始以“拯救者”的姿态出现;
对女方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女方一开始很享受这种状态,也慢慢习惯了对男友的依赖。
但随着控制与依赖关系的进一步加深,男方开始表现出“迫害者”特质;
内心里“我行,你不行”的逻辑贯穿在两个人相处过程中的方方面面。
这个时候女方因为受不了而开始出现反抗。
但男方并不会收敛反而会控制得更厉害。
女方会慢慢感觉自己成了“受害者”。
但骨子里面其实已经缺乏自信,也习惯了依赖,加上反抗往往引来更强烈的控制。
所以渐渐地,她感觉反抗是没有用的。
于是便形成了心理学上“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存在着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这种关系往往来自于他们的原生家庭。
父母如果缺乏“边界意识”,就不会给孩子独立自主和确立自己“清晰边界”的机会。
我们要认识到“控制—依赖型”关系的本质,明确自己的心理边界。
只要坚持一段时间,一定会对尊重边界有一个新的概念。
不懂拒绝,照单全收
感情中如果不懂得适当地拒绝,对另一半的要求照单全收。
那么这个人在婚姻里会既痛苦又卑微。
不懂拒绝其实是一种老好人心态。
无论是在亲密关系中,还是在职场环境中,都不值得效仿。
电视剧《三十而已》中的顾佳为了成全丈夫许幻山,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他们的小家倾心付出。
许幻山本质上是个浪漫主义情怀的人,对公司运营和客户沟通方面能力并不强。
所以,无论是家里,还是他们自己的公司,只要丈夫需要,顾佳就像一个救火队员一般地冲到指定位置,直到把火浇灭。
但是,也正是因为顾佳的不懂拒绝和照单全收,她的能干与强势让她的丈夫许幻山在感激之余反生出了压力和抵触。
于是当林有有出现时,许幻山就顺理成章地出轨了。
虽然他貌似有挣扎有愧疚。
但事实上,顾佳自己以为的完美付出被无情地击碎,证明了照单全收的不懂拒绝结果并不会有多美好。
故事的最后,两个人的婚姻还是宣告了结束。
当我们面对接踵而来的要求时,先衡量一下自己的作息时间、精力能力。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有选择地去做。
但如果没有时间或其他条件,我们就要果断地去拒绝,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有效地缓释。
▼
这6种感情中的卑微心态,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经历过;
虽然有的情况并不严重,但我们一定要有这个意识,去改变卑微的心态,从而在亲密关系中获得更多的价值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变呢?
一是自我优势的感知训练;
二是确定自己在关系中的价值;
三是完成对自卑的超越。
在生活中过得更加通透,情绪更加平和,让亲密关系更加亲密,成为懂爱会爱被爱的人。
文末点个在看,鼓励下紫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