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将好友当“提款机”——文昌法院审结一宗“同窗闺蜜”诈骗案

民生   2024-11-19 19:08   海南  


每一次欺骗朋友,都是给友情大厦拆一块砖。友情大厦的建立,靠的是无数信任之砖的堆砌。一块一块地拆除,大厦的根基就会动摇,墙体就会出现裂缝。长此以往,曾经坚固无比的大厦终会在欺骗的侵蚀下分崩离析、彻底崩塌。

——“麦文”致读者

俗话说“知足常乐”,可是在这个欲望膨胀的“快消时代”,我们的钱包却越来越“不知足”,当囊中羞涩和消费欲望产生激烈碰击时,如何让不富裕的我们撑起处处“败家”的行为?近日,文昌市人民法院审结一宗诈骗罪的主角以“蜂窝煤”般的八百个心眼子“剑走偏锋”,在偶然的机会下,做到了“财富第一剑,先斩身边人”,上演了一出“多年好友,拔刀取财”的年度奇剧。

“骗精”上身,步步为营


繁华都市的一隅,作为同班好友的小花(化名)和小锋(化名)在穿上新发的实习制服的那一天,小锋为两人拍了个美美的工作视频。该视频被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转发到了快手账号,成功引动了数万流量和一定的关注。小花(化名)灵机一动,突发奇想,开始自导自演。小花先是假模假样的欺骗小锋已经将此事报警,并以小锋“侵犯其肖像权”为由要求其赔偿4500元。小锋赶忙道歉,并“赔偿”了小花2500元。小花并没有止步于此,过了一个月,小花又谎称:“已经起诉到法院,要撤案需要支付7500元给法院。”小锋觉得小花简直无理取闹,可又不敢怠慢,毕竟“官司”缠身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小锋又分两次向小花转了5000元。没过几天,小花使用其丈夫电话并冒充其丈夫发短信给小锋,称“打点撤案”请客送礼花费了30000元,要求小锋平摊。小锋信以为真,又向小花转账了8000元。

冒充法官,“骗码”升级


随着小花利用小锋的“天真的信任”,在诈骗的路上越玩越大,演技越来越精湛,很快又将“戏码”升级。她居然冒充起了法院工作人员,谎称“打点撤销案件”时,请律师花费了80000 元,要求小锋承担18000元。小锋心里苦,可是又不敢不从,便又向小花转账18000元。

然而,小花还嫌不够刺激,冒充法院工作人员,谎称小锋转发的视频内包含了部队特供酒,部队要起诉小锋,律师费和开庭费共计90000元,要求小锋承担30000元。小锋这回是真蒙了,并未支付该笔费用。小花急了,赶紧在微信朋友圈散布谣言,谎称因小锋未能及时支付30000元,其一个朋友患有呼吸道感染的孩子,未能及时支付诊费造成死亡,逼迫小锋转账。小锋终于意识到被骗了,愤怒和失望交织在他的心头,他选择了报警,希望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常言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都是剧中人”,小锋面对好友精湛的演技,一次又一次摔倒,且越摔越重,越摔越痛,最后幡然醒悟,已是百转千回。

惨淡落幕,“骗”终人散


2023年底,小花主动前往公安投案自首,并一次性赔偿42000元给小锋。小锋也出具了谅解书表示谅解。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小花诈骗罪名成立,结合小花系自首、犯罪未遂、自愿认罪认罚、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此前无犯罪记录等法定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多次诈骗等法定从重情节,判处小花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5000元。

这次诈骗事件,不仅让小锋损失了金钱,更让他对“友情”产生了怀疑。而小花,也因自己的贪婪和错误选择,面临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

谨慎交友,学法守法


奢靡和虚荣不是生活的必须品,却往往是罪恶的催化剂。对朋友以诚相交,对工作脚踏实地,对金钱取之有道,才是人间真实。从朋友身上非法谋利,这种行径如同用一块块不道德的砖石精心砌成一座自囚的牢笼,又似以违法的锁链紧紧束缚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珍贵的友情沦为可悲的牺牲品,而自己也在利益的迷障中失去自由与尊严。

法官提醒,谨慎交友,勿交损友。在交往过程中,涉及财物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提高法律意识,切不可被“盲目相信”迷住双眼,失去判断,最后镜花水月、竹篮打水一场空。



撰稿:何映霓

责任编辑:郑丰铭

审稿:何启程 黄丽洁


注:本图文由文昌法院编辑发布,转载须注明出处。



文昌法院
快速了解法律资讯、便捷获取司法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