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贴士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各种有害病菌繁殖加快,加上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较大,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为了确保幼儿健康成长,现将几种常见的传染病预防知识与各位家长一起分享,希望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做好预防措施,一起守护孩子健康。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
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水痘
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
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
传播途径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
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
常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手足口病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
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发病数85%~9 5%。
荨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3~5月是麻疹的季节性发病高峰。
麻疹是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之一,属于我国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
传播途径
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可经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在人员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学习及生活场所更容易实现传播。
主要症状
主要症状有发热、红色斑丘疹,并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咽痛、全身乏力等症状,个别病例还会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
易感人群
荨麻疹的易感人群主要是根据患者是否具有明显易发因素,比如遗传倾向、食品过敏、熬夜,或经常疲劳,儿童的免疫系统还不是太完善,所以也是荨麻疹的好发人群。
传染病的预防
预防接种
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如果家中有漏种的,要及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接种,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学会穿衣
遵循传统的“春捂秋冻”的规律,初春不要急着脱去冬装,尤其要注意脚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
开窗通风
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以减少患病的机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坚持锻炼
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还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平衡营养
偏食挑食的孩子最容易发生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鱼虾、豆制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保持睡眠
晚间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不使孩子过度疲劳,充足的睡眠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抗疾病。
饮食注意事项
保证钙质的充足供应
春天是孩子长个子的好季节。孩子长高主要是骨骼发育的结果,而骨的主要成分是钙。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肉类、虾皮、芝麻、海带等。不能让孩子多吃糖、巧克力、甜饮料,因为里面含有较多的磷酸盐,会阻碍钙在体内吸收代谢。
多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孩子的身体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尽量多吃些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青菜、大枣等。
多吃粗粮、杂粮
粗粮、杂粮能给人体补充微量元素、各种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多食用粗、杂粮,如玉米、小米、山芋、干豆等。
各位家长朋友,让我们家园携手,预防先行,用细心与耐心给孩子一个可以尽情玩耍的温暖春季。让幼儿健康、快乐、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