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学术推广要点解析与提示。
医代接待制、讲课费规定、回扣治理文件、防商业贿赂行政指引……当下,药企和医药人正确解读相关文件,及时调整推广策略,做好各项市场活动,对于学术推广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笔者对相关文件的理解,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帮助。
医药代表拜访行为规范要点
规范医药代表拜访行为,要求医药代表拜访征得医院同意,客观传递用药信息,收集、反馈药品不良反应。其中,真正的关键点在于:不得存在明里暗里的有形和无形的利益输送,不得有与经营利益相关的行为。
早在2020年9月30日,国家药监局就正式对外发布了《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办法(试行)》。药企的合规学术推广活动和医代的合规推广行为规范,都写在医药代表备案制中了,例如:代表5准7不得、MAH五不准、接待制(三定三有)、学术讲课费双6制度(6应当6严禁)。
我们需意识到,医改都在围绕药品、药价、支付做文章,那我们也应该顺势而为,也应围绕药品、药价、支付做相关的学术推广活动。比如,围绕国考指标提升辅导、医院高质量发展辅导、人文管理、科室运营、智慧医疗等开展讲座,牵线搭桥、组建平台等。
学会研究科室收入结构、DRGs/DIP中的CMI值、科室中高低倍率病种的开展情况、病人流情况、上下转诊情况、质控情况等。那么厂家应引导医生合理用药,配合医院的实施,让医院尽量挣使用VBP中选品种和DRG/DIP节省下的钱,挣阳光下的收入。然后,让医院、科室用这部分钱,按“两个允许”的精神去提升增加医生的收入。
“两个允许”是在《四部门关于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提出的:“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
医生只是药品处方和使用过程中的“中介”,药剂科是渠道,患者才是终端。把“药事”和“药师”作为抓手去推广,切入点是“药”,落地点是“医”。尤其应在医院国考指标的提升、优化和DRG/DIP相关的药物路径、药物经济学、合理用药管理指标上,做足相关的学术推广工作。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重点都在医生身上。
具体拜访推广行为方面,应以诊疗六步的“上三路”为主——就诊、诊断、治疗方案,筛选和找到对症的患者,甚至还应该关口前移,宣导和建立医院内部某种疾病的筛选、转诊流程,主动吸引和导流患者来相关专科就诊。
简而言之,以前靠讲产品优势+进行简单利益输送的推广模式现在已走不通了,应尽快补足相关功课,将真正的学术推广落地。
《关于医务人员学术讲课取酬的工作提示》要点
笔者将“双六规定”核心要素拆解为三点:第一,讲者主体是医务人员(医护药检技师/士),且目前在公立医疗机构工作;第二,是有偿讲座;第三,是和产品相关的学术讲座。
若不符合上述3条,那就可以不受其规定的限制。例如,不是公立医院在职的医务人员,或只是参会听课、不拿讲课费的医务人员,应该不受此规定限制。该提示通知对举办方和邀请方的资质进行了规定和限制,对听众没有规定。
该规定只是对医务人员的讲课费、外出参与讲课的交通食宿、接待进行了规定。交通食宿接待视同为公务员,收费标准需符合中央八项规定制度,即反“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针对广大党员而言的。反享乐主义和反奢靡之风中的内容主要是:一切衣食住行接送标准从俭从严。
因而,该制度核心关键点在于理清医务人员和费用。
为了确保信息传递的合规性,我们应转变一下思路,通过邀请医疗细分领域的专家,分享对医生来说有价值的内容。例如,请熟悉医疗领域的律师讲合规、医患纠纷防范与沟通、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理等;或邀请医学部、合规部、政府事务部、市场部、产品专员医院去做相关讲座,为医护赋能,帮其提升医护技能和理念。
药企合规管理要点
药企合规管理,不仅要有流程、有规章、有标准,还要确保施行过程中的合理、公开、透明。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合规组织管理架构、确立合规管理内容、建立和完善合规管理体系、树立和宣传合规文化、合规管理运营及保障机制。
具体落地执行过程中,要做到“货、票、款、合同、过程”五流合一,“业务、财务、商务、税务、法务”五务合规,从而将“纸面合规”落到“地面合规”。
最后,祝大家都能学习规则、熟知规则、遵守规则,应用规则,在规则内顺利开展学各种术推广工作。
思齐俱乐部是医药人学习分享社区,为医药个人学习赋能。作者观点和案例仅供学习方法使用,不代表商业公司真实情况。
本文版权归思齐俱乐部(member_siqi)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引用。
专栏作者/夏虫语冰
深耕处方药营销多年,曾在多家药企从事过学术推广、商务、市场、销售工作
来源:思齐俱乐部
作者:夏虫语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