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小卡片关注
买了2月14号回深圳的机票。
上一次回国也是回的深圳,10月中旬,组织了我们合拍内部的一个出海沙龙,规模是60人,这一次要做规模更大,不仅是我们合拍内部的朋友,还会有一些外部的对出海马来西亚关注的创业者,中小企业主。
为什么还是选深圳呢?
10月份组织的那次活动,有的朋友都四面八方过来,厦门、山东、杭州、还有从国外飞回来的,都聚在深圳了,这地方是大家公认的,信息最流通的城市,也是最热衷于商业的城市,也是最朴实接地气的城市,大家行动力都很强。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商业机会。
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机会就是一切,能够承载最大商业机会的地方,就是我们应该去的地方。
我在深圳待了9年,最初也是从合肥跨出来,觉得深圳发展机会更好,现在又出海到了东南亚,到了马来西亚。
思索了几天,还是选择在深圳去做这场出海马来西亚的大会。
这次我也会联合一些马来西亚本土的公司,和一些深圳的品牌、公司双向奔赴。
帮大家做好服务,做好桥梁,做好落地。
2.20号。200人规模。
主题是:出海马来西亚(深圳专场)
把我脚步丈量10个月,心目中最适合中小企业出海的首选国家马来西亚,更全面更细致最新的一手市场资讯和机遇,带回国内。
我可能会组织一批马来西亚本土的各相关领域的专家、企业家、用大家最关心的视角和需求来切入,直击痛点,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单单就一场活动就结束了。
我可能还会邀请一些成功的出海案例公司代表,比如海底捞、吴孃孃骨汤米粉、名创优品等等。说说他们的苦与乐,痛苦与喜悦,从0到1的经验,哪些可以模仿,哪些可以抄袭,哪些可以复制。
如果可以,我也可能会直接邀请到马来西亚的官员来介绍马来西亚的情况。
能不能沿着这些有经验的前辈踩过的脚印,试着去走一走,尽量不走弯路,尽量少走弯路,尽量最大可能的降低风险。
我知道有很多中小企业主一直在关注马来西亚这个市场,也一直在关注出海,尤其是大湾区的朋友居多。
我也知道我的关注者里面,有相当大一部分群体就是这类朋友,他们藏在我的微信好友列表里,一直在观望,迟迟没有下定决心,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和时机。
经验是,时机一定不是等来的,而是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
过去这段时间,我陆陆续续接待了非常多要出海的中小企业主,要来马来西亚落地的客户朋友们。
通过多方面的交流、沟通,熟悉他们,了解他们,知道他们的需求和痛点,也知道怎样的一个出海路径能够在不同的阶段,去解决大家的问题。
我琢磨了很久,出海这个事吧,虽然很多人叫嚷着,喊着口号,但真的做事的少,我自己做了很多事情后,出海社群、出海考察团、出海共享办公室,出海全案落地,出海的小圈子,搞了一圈也没找到太多的对标对象。
出海马来西亚这个事吧,需要有一个交流的地方,也需要有一个愿意主动走出去,再跨进来的先驱者,看了一圈也没人来搞,那我就来搞。
我是农村出来的。如果用我的个人经历来比喻出海。我的理解是,出海是一片巨大的麦田,有的田待丰收,有的田正在播种,有的田刚长出了麦苗,还有的田是荒地。
而我们是一群出海捡麦穗的人。马来西亚是离我们最近的那块麦地。
欢迎大家加我的微信,具体的报名方式和明细我这几天会发在朋友圈。
备注出海马来西亚,通过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