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牟洪营||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

文摘   2024-12-04 22:15   山东  

【作家风采】

      牟洪营,男,民族:汉,1967年9月9日出生。笔名毋治、晓睦、不挡,微信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系看阴阳宅(道教)风水先生,相面,算卦,起名,结婚看日子,批八字,根治邪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协会会员,德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作家协会会员。自1999年起,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报刊发表新闻、散文、诗歌等作品90多万篇作品。2005年在《现代交通报》上“我与交通同行征文大赛中荣获优秀(金奖)。

佳作欣赏

  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

文/牟洪营

      中華民國十年六月十五日,蒋介石于溪口写下《哭母文》,全文如下:

      悲莫悲於死別,痛莫痛於家難,哀莫哀於親喪,苦莫苦於孤子。嗚呼!天胡不弔,奪我賢慈,竟使兒輩悲痛哀苦,至於此極哉!

      回溯吾母來歸,已三十有六載,當吾父健在之十年間,家中鞠育之苦,嫁娶之勞,飭家接物,皆吾母一人之內助,其苦心孤詣,已可感於無窮者矣。洎乎先考中殂,家難頻作,於此二十六寒暑間,內弭鬩牆之禍,外禦橫逆之侮,愛護弱子,督責不肖,維持祖業,丕振家聲,何莫非吾母誠摯精神,及無量苦心,有以致然也。

      嗚呼!吾母艱苦卓絕之志,既如此其甚,而不孝冥頑不靈,則又如彼。回憶當時憂危之情,愧惶幾若無地。痛念至此,百身莫贖。人子若斯,尚有何顏立於天地之間乎!嗚呼!自今以往,外應族人,內主家庭,安能得吾母復生,再為我獨承勞怨也。且復誰能容我狂愚,恕我暴戾,撫慰我激憤,曲諒我苦衷,為我代苦代憂,至死不怨,如吾母者乎?

      嗚呼!凡昔之足以裨益於兒,不惜茹苦飲痛,自甘枉曲,明祝默禱,籲求安全,如吾母之慈者,今竟欲一再見其聲音笑貌,而不可復得矣。嗚呼!吾母一生,為鄉里服勞,為國家酬德,嘉言懿行,至多極美,吾不能於傷悲之際,畢憶無遺。吾不惟痛吾母以愛護兒輩而凋瘵,以教養兒輩而病困,而又獨為不肖一人以犧牲其身。雖上升兜率,無所遺恨;惟生者之罪惡之苦痛,自此益難為懷矣。吾更痛心於指胸難過之語,吾尤痛於易簀之頃,強為藥好酒好以慰兒之言。自此兒雖連聲直呼,不復更聞吾母之咳唾。猶憶當時吾母呼吸迫促,兒乃趨撫母背,以冀挽危亡於頃刻,然竟因是不獲睹最後慈容之悲戚!

      嗚呼恫矣!從此抱恨終身,不知生存於人世,復更有何意趣耶?其惟勉圖報親,藉慰地下之靈,末減兒輩罪孽於萬一,以聊舒終天之痛恨乎。嗚呼!其可得耶!其不可得耶!母而有靈,鑒斯哀忱。

      蒋介石对母亲感情深挚,极为孝顺。而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也是对蒋介石影响最大的人之一。

      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是浙江溪口镇葛竹村人,她生于清同治三年(1864)农历十一月初九,幼年的她家境殷实,是村里有头有脸的家族。殁于民国十年(1921)农历六月十四日,溪口葛竹人。是蒋介石父亲蒋肇聪的第三房妻子。王采玉青年时命运坎坷,中年时两次守寡,含辛茹苦,其自强不息、望子成龙给蒋介石以很大的影响。由于蒋介石自幼丧父,母子相依为命,所以对母亲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

      小时候,父亲对女儿的教育也是遵循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原则,只教她女红,而不让她读书。纵使聪明伶俐,却无法同侠女“秋瑾”一般纵横江湖。十几岁时,王采玉出落得如同夏日雨后的荷花,娇艳欲滴。然而家里的光景儿却一天不如一天,富不过三代这句诅咒在她家应验,父亲王有则鼠目寸光,不事生产,王采玉只得以做针线活来贴补家里的开销。

      1881年,王采玉17岁,到了出嫁的年纪,经媒人的说和,嫁到了跸驻乡曹田家的竺某。竺某父母早逝,在葛竹做长工,生性朴实,手脚利索,颇得东家赏识。他的东家是王有则的本家,也正是由于这层关系,王采玉和竺某彼此早已相识,一来二去,两人就过书下聘。从葛竹到曹家田,不过20里路,定亲的次年,两人就正式成为夫妻。结婚之后,初始自是甜蜜无比。然生活难免磕磕碰碰,由于王采玉是落寞的凤凰,从小就娇生惯养,不免有些娇气。而竺某只是一个“打工人”,为了一点小事,就发起脾气,甚至动起手来。王采玉就时常回到娘家哭诉。

      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曹家田就发生了霍乱,一连猝死不少人,也包括王采玉的丈夫。王采玉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邻居也讥讽说她“面有克夫克子之相”,精神上受到了打击,萌发了遁入空门的念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一年王采玉的父亲也病故了,万念俱灰的王采玉在娘家待了一段时间。附近金竹庵的老尼也病死了,信佛的母亲带着王采玉去料理丧葬事宜。遇到这个机会,王采玉执意到金竹庵修行,母亲劝阻不了,只允许女儿戴发修行。

      时间是最好的愈合药,一天,王采玉在庵中遇见一个看相人,称赞王采玉有福相,可得贵子,并劝她早点再嫁。彼时的王采玉青春年少,寂静的心躁动了起来。1886年7月,23岁的王采玉由其堂兄王贤东牵线搭桥,还俗再嫁,作了45岁的溪口玉泰盐铺老板蒋肇聪的继室。王采玉为人温和朴实,是个合格的贤内助,对公公十分孝敬,对继子蒋瑞春和蒋锡侯也视如己出,和店里工人伙计相处得也十分融洽。到了第二年秋天,王采玉已有身孕。

      1887年10月31日,王采玉在玉泰盐铺的后屋楼上分娩,生下了“混世魔王”,也就是后来无人不知的蒋介石。王采玉一生坎坷,为了抚育儿子成器,费尽心血,积劳成疾。在蒋母病重期间,蒋介石适因处境不如意,在家养晦,母亲病卧五旬,朝夕亲侍汤药。起初,蒋介石并不叫蒋介石,而是名为“蒋瑞元”,是爷爷蒋玉表所起,希望从这个孩子开始,能为家族带来祥瑞幸福。王采玉和公公都是虔诚的信佛者,也都迷信算命看相,对“必出贵子”的预言深信不疑。出于这个原因,对蒋介石是疼爱有加,对其不良习惯也放任自流,以致养成了顽皮倔强的性格,弄得家里鸡犬不宁。后来,还在溪口街得了一个外号——“溪口无赖”。

      可好景不长,七八年之后,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染疾去世。

      他的父亲,蒋肇聪,是一位智慧超群的人,他擅长管理家族的祖业。而他的母亲,王采玉,是蒋肇聪的第三位妻子。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曾先后与徐氏、孙氏、王采玉结婚,共有四子四女。徐氏和蒋肇聪育有一对子女蒋瑞春和蒋介卿;孙氏与蒋肇聪并未生育;王采玉和蒋肇聪育有蒋介石等四个子女。

      蒋肇聪因病去世时,蒋介石年仅八岁。然而,家产的管理和维护并未交给身为长子的蒋介石,而是由蒋肇聪的另一个儿子蒋介卿负责。蒋介卿却是个十足的败家子,他沉溺于享乐,挥霍无度,很快就把家族产业消耗殆尽。蒋介卿对父亲蒋肇聪的离世,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为他选择一处体面的墓地。这对蒋介石和母亲王采玉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蒋介石同父异母的哥哥蒋锡侯(也叫蒋介卿)闹起了分家,独得了玉泰盐铺的全部资产房屋和田间地产。王采玉和蒋介石只得到了三间祖屋和30亩耕田。为了养育顽劣的蒋介石,王采玉可谓是费尽苦心,省吃俭用供他读书,还资助蒋介石前往日本留学。回国后,蒋介石就跟随孙中山先生,参加了革命。这之后,蒋介石常年奔波在外,和母亲见面的机会也就屈指可数。不过和母亲相依为命的岁月,的确让蒋介石改变了心性,变得不再忤逆母亲,成长为一个大孝子。

      1921年5月24日晚,蒋介石梦惊雪满山原,一白无际。醒后,身犹寒战,默念此必母凶兆,又恰逢在政治上不得意,遂返回老家溪口,在家养晦。果不其然,在6月14日上午7时,王采玉卒于旧居,享年仅58岁。母亲卧病在床期间,蒋介石亲侍汤药,哀恸之后的蒋介石撰写了一篇《哭母文》文中又提到了母亲的不容易,说母亲“嫁娶之劳,饬家接物,皆吾母一人之内助”。《苦母文》一连用了十几个“呜呼”,通篇凄凄惨惨,对其母亲的拳拳情意和失去母亲的悲痛之情跃然纸上。由此看来,蒋介石这个孝子,并非徒有虚名。

      王采玉坎坷的遭遇、刚强的个性、望子成龙的教诲都对蒋介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蒋介石一生中一再颂扬他的母亲,表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景仰和怀念。在蒋母逝世后,蒋介石誓言“以后无论新历旧历,凡为母亲忌辰,不动气、不御色、不食荤,终身以之,籍儆不孝之罪于万一”,以示对母亲的纪念。


声明图片和视频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

投稿须知

1.作者来稿须为原创首发,严禁抄袭、搬文,著作权归其本人,文责自负。如已在其他平台发布,请提前予以告知。

2.无论赞赏多少,赞赏的70%返还作者和诵读者(作者40%,诵读者30%。如有多位作者,赞赏均分);30%用于平台的维护。作品发布20天后予以结算。

3.文字/音频/视频投稿:

邮箱:565957279@qq.com.

微信:HYHNHX521

谢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琴韵笙箫
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