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厅文苑】守望(文/韦方唯)

文摘   2024-10-14 11:24   云南  


守  望
          文/韦方唯  富宁县第一小学(富宁县新时代廉洁文化征文一等奖)
   

又一个夜晚悄然降临,远处的狗吠声交织成夜的序曲,它们在空旷中回响,逐渐被茂密的山林温柔地吞噬,最终融入无边的夜色之中。上林村的边缘,一座低矮的土坯房静默伫立,岁月在其泛黄的墙上刻下了斑驳的痕迹。它仿佛一位被时光遗忘的老者,与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脱节了,却能以自己清晰的记忆静静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这房屋,也曾经有它辉煌的时光。那时候,逢年过节,人来人往,宾朋满座,热热闹闹,没人嫌弃它灰头土脸不合时宜的外表,反而有人称赞它有着独特的精神内涵和个性,不媚俗。如今,这座房子,辉煌岁月已不再,就如它的主人一样,是村子里格格不入不受欢迎的代名词。因为在村口,经过的人都能看到它,让它成为过往行人注目的焦点,给整个村子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它的主人,黄香兰,年逾古稀,一生未踏入学堂,文字对她来说太遥远,更谈不上有文化。但她却以一双勤劳的手和一颗不屈的心,在生活的田野上耕耘不息。她的日子,简单而重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儿子吴有光,是她生命中最大的骄傲与希望,中专毕业后,一举成为公务员,成了村子里第一个吃公粮的人,在县城里扎下了根。每当吴有光归家,总能给这个简朴的家带来一丝城里的新奇与未来的光芒,他的朋友们也常随他而来,为这片土地带来外界的活力与好奇。每每这时,她的家,如一枚散落青山之中的磁石,悄悄聚集了同村人欣羡的目光。   

黄香兰的一生,就像村前那条清澈却曲折的小溪,虽然表面看似平淡无奇,却在不经意间,在某个命运的转角,遭遇了生活的激流与挑战,展现出她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她的人生,是无数那个时代农村女性坚韧与希望的缩影,即便时光流转,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依旧光彩夺目。   

如今,她的生活简单而重复,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亮这片贫瘠的土地时,她便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她就像村子里沉默的老狗,连喘气都小心翼翼,面对村民们从鄙夷到无视的目光,她坚韧如溪边被水流不断冲刷根部的野草,即使只有几缕深扎泥土中的根须,也要在流水中伸展自己的腰肢。  

她的儿子吴有光,在县里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领导,她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重要的领导,但是她可以感觉到,每年来到她家小屋的人越来越多,从中可以知晓儿子的“面子”越来越大。但她也不知道为什么,村子里的土坯房都被楼房代替时,儿子从来没有提过要把老屋推倒也盖一栋楼房。她想,也许儿子压力大,要养老婆孩子,还要给她生活费,儿子再也没钱在老家给她盖楼房了吧。不盖就不盖吧,我一个人住这土坯房终老也没什么丢人的。却不曾想,吴有光因受贿罪被判刑的消息,让黄香兰的世界瞬间就像雨后山顶的滑坡,让她曾经满目葱翠的心,变得支离破碎再无依靠。她不懂什么是受贿罪,也不明白为什么儿子会犯下这样的错误,但她知道,这一切都意味着,她的儿子将离开她,去往一个她无法触及的地方。他们的命运,也将被无情改写。       

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上林村虽小,但村民们的八卦之心也如大地方的人一样旺盛。他们聚在一起,或同情、或好奇、或幸灾乐祸地讨论着这件事。   

 “哎,真是没想到,吴有光那么有出息的孩子,怎么会走上这条路呢?

 “听说是因为收了别人的好处,在省城有好几处房产,竟不给老母亲修个好房子住,白眼狼,活该……”

 “谁叫他人心不足蛇吞象,心太大,想吞下整个世界,却被卡喉了……”

这些议论声,像针一样扎在黄香兰的心里。她听不懂所有的细节,但从村民的表情和语气中,她能感受到那份冷漠与疏离。她想要辩解,想要为儿子说点什么,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从那以后,黄香兰就如她的土坯房一样,仿佛一夜就迅速陷入衰老颓败。她的头发越来越白,脸色越来越暗,沟壑丛生,双眼深陷,本就瘦弱的身体更加弯曲。她不再有时间去理会村中的议论,也没有心情去沉浸在悲伤之中。她知道,自己必须坚强起来,为了儿子。    

她没有老伴,吴有光十三岁时老伴因意外撒手西去了。她一个人咬牙供完儿子的学业,儿子也争气成为了公务员,在村里自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她以为终于可以晚年享福了。可如今,她悔恨,恨自己没有文化,没有教育好孩子,让孩子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唤醒田野时,黄香兰便已经着锄头,踏上了去田间的路。她的背影在晨光中拉长,显得那么孤单。田地里,她挥汗如雨,一锄一锄地翻耕着土地,播种着希望。她的双手布满了厚厚的茧子,那是岁月和劳作留下的痕迹。虽然儿子在县城工作年,但她只是偶尔去看孙子几天就回家了,她吃不惯外地媳妇做的菜,不习惯很多人住一栋楼的喧闹。她习惯了闻泥土、树木和牲畜的味道,也习惯了田间的劳作。

中午时分,烈日当空,黄香兰便坐在田埂上,拿出煮熟的红薯,就着清水简单地吃几口干巴的红薯难以下咽,常常让她呛出了眼泪,喝过水后,她又开始一口一口地嚼着掺了清水的红薯使劲吞咽。她的脸上没有表情,只有那双日渐浑浊的眼睛,偶尔会闪过一丝忧虑和思念。她想着儿子在监狱里的生活,不知道他是否吃得饱、穿得暖,是否也在思念着这个家。她没有倾诉对象,也不知道问谁,他的儿子还有多久能够回家,只好把一个年老体衰的母亲的不安和思念,栽种到土地上。她相信,大地那么厚重,什么都能承载。

傍晚时分,当夕阳将天边染成一片金黄时,黄香兰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她来不及休息,又开始忙着准备晚饭和猪食。她的生活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每一天都过得匆忙。夜深人静时,是黄香兰内心最为挣扎的时刻。她总是坐在厨房里那盏被烟熏黄的日灯光下,凝视着儿子立在乌黑碗柜上的照片,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不懂法律,也不明白为什么儿子会犯下这样的错误,但她知道,无论儿子做错了什么,他都是自己的孩子,永远不能放弃他,如今,儿子只有她了。儿子的媳妇,在儿子判刑的第二年,已经起诉离婚了,她的孙子,已经好久好久不来看她了。

 “儿啊,你怎么这么糊涂啊!”她低声喃喃着,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但随即,她又擦干眼泪,告诉自己不能倒下。她知道,自己还有责任要承担,还有这个家要支撑。儿子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只有她这个老母亲了,如果自己不挺住,儿子的精神就垮了。无论怎样,都要等儿子回来。

在无数个夜晚的挣扎与反思中,黄香兰逐渐找到了内心的力量。她开始更加努力地劳作,用汗水浇灌着这片土地,也浇灌着自己心中的希望。她相信,只要自己不放弃,总有能够等到儿子回来的那一天。   

虽然黄香兰不识字,但儿子来信的内容她都知晓。邻居家上中学的孩子成了她接触最多的人。只有儿子来信的日子,她才会走进邻居家。当邻居家的孩子一字一句地读着信中的内容,她的脸上略过不易觉察的温暖的光,仿佛儿子的气息和温度连接着那些文字,与她的心完成了一次爱的碰撞。信中,儿子表达了自己的悔恨与自责,也讲述了自己在狱中的生活与改变。他告诉她,自己正在努力学习法律知识,积极参加改造活动,重新做人,争取早日重获自由,回来给她养老送终。以前的他,不知道做个清正廉洁为民做事的官,以后,他将改过自新,重新做人。他还说,自己非常想念母亲和家乡的一切,希望母亲能够保重身体,等他回来。每当听到这些话时,黄香兰都会忍不住泪流满面。她知道,儿子正在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也在努力寻找着回头的路。她的儿子,在遥远的不可知的地方进行反省了;她的儿子,在字里行间越来越清醒了;她的儿子,越来越走近她了!有时候收到信后,邻居家上中学的孩子没有放假回家,她就一遍一遍地拿出儿子的信来看,似乎要把每个字都塞进她的心里,这样她才不至于因为思念儿子而心间空荡。   

门前的小溪由丰盈到干涸,又由干涸到丰盈,田野的衣服黄了又绿,绿了又黄,日子在大自然的变换间来来往往。转眼间,吴有光入狱已数年。这几年里,上林村发生了不少变化,但黄香兰的生活节奏却几乎没有变过。她依旧每天起早贪黑地劳作,用汗水滋养着土地,也滋养着自己内心的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闻变成了旧闻,天天嚼着,山珍海味也无趣,所以村里人议论吴有光的声音渐渐少了。他们开始被黄香兰的坚韧和勤劳所打动,不再只是用有色眼镜看待她。有些人甚至会主动来帮她干些农活,或者送些自家种的蔬菜给她。这些细微的关怀,如同春日里的细雨,悄悄地滋润着黄香兰的心田她能从村民们的眼神和语气中,感受到他们的善意和关心。黄香兰也开始尝试着与村民们交流她学会了用微笑和勤劳来回应这一切,渐渐地,她在村里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黄香兰始终坚信,终有一天,儿子会再次来到她身边,她每天带着这份坚持入睡。在宁静的夜幕下,她的梦带着她去与儿子重逢:上林村的田野上,她愉快地走在前面,儿子扛着两把锄头跟在她身后,沿着小溪去往自家的田地,早晨金色的阳光把他们变成了绿色田野上的两个金人。

富宁八角飘香
富宁县文学艺术资讯、作品展示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