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代言人》
爱乡游,看《乡村代言人》;住民宿,来《乡吧乐》;找策划(党政工作创新策划/营销策划/各类活动策划),拨13566890088。
昨天去大寺基途经一个村
号称台州西部第一村
村名也很特别,叫决要村
几年前我和网红农民俞玉林路过此地
他向我介绍过决要村的来历
觉得很有意思
昨天再次途经此地
发现在村口多了一面文化墙
彩石砌成,翠竹为屏
令我对决要村多了些许兴趣
今天上网作了一些功课
台州晚报曾有一篇文章
对决要村的来历作了详细记述
结合网络和民间多个版本的记载和传说
觉得决要村的来历十分曲折
各个版本的传说颇具传奇色彩
决定整理后分享出来
决要村位于黄岩的最西边,毗邻永嘉
在当地,“决要”发音同“决好”
《台州晚报》文章的解释是
“决要”意为决心要这个地方
“决好”意为两地决心要和好
这也成为黄岩永嘉两地争地纠纷化解的见证
这个解释算不算权威暂且不论
决要村群山环抱
犹如万顷浪峰簇拥一颗明珠
站在高处俯瞰全村
梯田环绕,屋宇层叠,如诗如画
村口立有一块刻有村名的巨石
两支小溪顺着山势蜿蜒而下,穿村而过
第一次听到“决要”这个村名时
我觉得有些怪怪的
令我更加不可思议的是
当地“决要”的发音居然发成“决好”
这是有意为之,还是一种天意?
也许是与决要村的由来有关
关于由来,有多个民间传说
但都是围绕黄岩永嘉两地
争取决要村归属这一事实
“决要”,顾名思义是决心要
而关于这个村名的由来
《台州晚报》的文章说
最初的文字记载是在《决要陈氏宗谱》
据《决要陈氏宗谱》记载
北宋时期,决要陈氏始祖
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到此
后来因故迁至仙居
至元朝,八世祖陈月楼举家迁回此地
陈家才逐渐繁盛起来
明清之际,陈氏人丁逐渐兴旺
乾隆年间始成村落
现在村里有三百多户人家
其中两百多户姓陈
在民国29年谱序中记载
“决要为吾黄边区地
永嘉黄岩分界时
彼此均以为划作化外区,搁时之久
黄岩转念而要,故以决要名其地。”
如果按照所在地的山脉、溪流走向划分
决要村应属永嘉地
至今在马鞍山岭头永灵庙内
还有一只香炉
上面铸有“永嘉五十都”字样
证明马鞍山以前是永嘉的属地
当地民间有一说法
永嘉县因地处偏僻,要把它“决”出去
黄岩一定要,故称决要
我的兄弟老俞也是这样介绍的
另有一种说法是
黄岩、永嘉两地经过调解
为补偿永嘉损失
特将当地一块山赔给永嘉,又称赔山
从此,黄岩永嘉两地决心和好
村里还有一个说法
早年,黄岩各地乡镇都设立集市贸易
然而,永嘉各地都没有集市
给山区群众的生活经济带来很多不便
因此,马鞍山以西的十二三个村庄的百姓
强烈要求把本村划到黄岩县
这事惊动了省里
派大员专门来解决问题
大员召集黄岩,永嘉两个县官商议
黄岩知县说
“根据百姓的要求,民心所向
这些村庄应划归黄岩管辖
”永嘉的知县说
“自古按水的流向划界
这些村庄本来就是永嘉地界。”
两个知县争得面红耳赤
依然争论不下
这时,省里的大员随手拿起一只橘子
掰成两半,放在手掌上
一语双关地问永嘉知县:“你要不要?”
永嘉知县误认为请他吃橘子
客气地说:“不要,不要。”
黄岩知县却心领神会
连忙说道:“要!要!都要!”
就这样,马鞍山以西的十二三个村庄
水虽然向永嘉流
地却划归黄岩管
当时两个县官商议归属的小村庄
以后就叫“决要”
起这个名是因为黄岩决心要这个村庄
上面这几个决要村的村名传说
代代口口相传
蕴含着村民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既饱含村民的情感
又反映了他们
对地方历史文化的集体记忆
在决要村的下游
黄岩永嘉分界桥——黄永桥
在幽深的沟壑间跨溪横渡
桥下不远处有山石垒就的沿岩路廊
那也是黄岩境内黄永古驿官道的终点
分界碑就在路廊的边上
穿过决要村的两支溪流
便是永嘉楠溪江的源头
黄永桥连接的长决线
如今车水马龙,热闹繁忙
而曾经黄岩通往永嘉的交通枢纽
黄永古道一片静寂
历史潮流滚滚向前
曾经的纷争早已烟消云散
从传说到现实,从过去到现在
决要村用村名为载体
承载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
同时,也给予我们一个有益的昭示
冲突与纠纷是短暂的
和平共处才是人们向往的永恒主题
2024年8月11日晚于椒江
您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呦~
大寺基的高凉美,引无数驴友来枕山
高温与溪水才称得上良配
西坑,流淌在穿岩的“千年之恋”
约你,周日去淡竹玩水 | 吃玩、接送、浪漫生活真人表演全免费(限额50名)
临海仙人桥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
远光灯已成“马路黑鬼”,台州何时“打黑”?!
这种红得发紫的桃,能吃吗?
大量农村平整出来的土地到底能种什么???
大片葵花在合旗村惊艳绽放
投资20亿的“熊出没”为何没有人出没
天台两个一打成名的村,如今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