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瘦子居酒屋第166篇原创文章
全文1500字,预计阅读4分钟
阅读口感:雪碧
很多人都知道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一个内圣外王的过程。
但是,
具体如何修身/
不清楚。
其实在《道德经》和《大学》中都写的很详细。
今天,
我就来拆解下《道德经》第44章的知止不殆和《大学》的致知。
之前有写过《道德经》的其他修身篇,可查看下面👇链接:
大白话拆解:道德经第四十四章知止不殆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原文: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
大白话解读:
名与身孰亲?
虚名在外和我们自身的身心健康相比,哪个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好处呢?
身与货孰多?。
身心健康和个人财富比起来,那个对我们更重要得多?
得与亡孰病?
成功和失败,哪个给我们的危害更大?
甚爱必大费,
特别喜欢什么东西或人,更容易迅速失去。和物极必反一个意思。
多藏必厚亡。
过多收藏什么,这个东西会给我们带来很惨痛的损失和灾害。
知足不辱
要知道自己现在的能力的极限在什么地方,不要去做超出自己能力极限的事情。
就好比,步子别迈太大,容易扯到淡。
知止不殆
做事情要有个度
可以长久。
这样才可以长时间越来越好。
跟《大学》的关联
格物:指探究事物的原理,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我看来,格物最重要的就是去欲望,降低欲望。
致知:通过学习、思考和实践,达到对事物深刻理解的境界。
在我看来,知通止,就是跟道德经说的知止不殆是一个到底。
上面2条,格物和致知变成一句话就是把欲望控制在自己适可而止的范围。
诚意:不自欺欺人,做到言行一致。就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
正心:保持心志端正,不受外界干扰,心无旁骛。其实做到了格物、致知、诚意也就做到了
其实在《钱氏家训》中,
整个结构就分为4部分:
1)个人篇:修身
2)家庭篇:齐家
3)国家篇:治国
4)社会篇:平天下
其中个人篇就是在讲如何修身。
所以,
无论是《大学》,
还是《钱氏家训》,
其实说的对自己的部分,
都是如何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