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接力,巴彦淖尔市医院助力小努尔扎提生命救援行动

健康   2025-01-26 17:53   内蒙古  
在广袤的内蒙古大地上,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爱心救援行动近日悄然展开。它如同一束温暖的光芒,穿透寒冷,为一名仅四个月大、身患重病的小生命带去希望和温暖。这场救援的主角,是一个名叫努尔扎提·尼亚孜的婴儿,他自出生起便与先天性心脏病抗争,重度法洛四联症、卵圆孔未闭、降主动脉内径偏窄、三尖瓣轻度反流……这些复杂的医学名词背后,是他幼小而脆弱的生命正承受着难以言喻的痛苦。


1月23日,正值春节前夕,当大多数家庭还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与期盼中时,小努尔扎提却不得不乘坐120救护车,从遥远的新疆库车市人民医院出发,踏上前往北京寻求进一步治疗的旅程。1月24日上午,当救护车行至半途,小努尔扎提的病情突然急剧恶化,情况危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救护车紧急改变行程,转诊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接到交警的紧急电话后,巴彦淖尔市医院迅速行动起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紧急会诊和抢救准备。急诊科金阳主任、儿科主治医师王培、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君梅以及心胸外科主治医师李鼎元等医护人员焦急地等在急诊门外。这一刻,时间就是生命。

12时58分,小努尔扎提乘坐的救护车抵达市医院急诊科。早已等候在此的医护团队迅速对患儿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当时,患儿口唇发紫,面色以及四肢末端均呈现出严重的紫绀状,有明显的心源性休克和心衰迹象。同时,他还伴随着高烧、呼吸急促等症状,心率接近200次/分,血氧饱和度严重偏低,仅在48%~50%之间徘徊。

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医护人员没有丝毫犹豫和懈怠。因患儿父母说的是维吾尔语,医护人员只能通过随车医师翻译,与患儿父母沟通。在取得患儿父母的同意后,医护人员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全力稳定患儿的生命体征。退烧、平喘、降低心率负荷、吸氧……经过20分钟的紧张救治,患儿的症状终于得到缓解。随着对症治疗的持续进行,小努尔扎提的血氧饱和度也逐渐提高到70%左右。

在此期间,市医院的领导也高度重视此次救援行动。副院长王金山、郭曙军以及医务科、护理部、应急办的主任纷纷赶到急诊科现场组织协调,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他们的到来,不仅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更为小努尔扎提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14点整,在带上补充的药品以及市医院办公室为患儿一家准备的饮用水和食品后,小努尔扎提再次乘上救护车,继续踏上前往北京治疗的征途。虽然前路未知,但有了巴彦淖尔市医院医护人员的紧急救助和关爱,小努尔扎提的未来似乎又多了几分希望。

这短短1个小时的抢救过程,不仅彰显了巴彦淖尔市医院急诊科过硬的应急能力和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更体现了市医院从院领导到各环节干部职工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对生命的尊重。

正如小努尔扎提的爸爸所说:“有国旗的地方,都是一家人。”此次跨越5省、行程3000多公里的爱心救援行动,不仅是一次生命的接力与传递,更是一次连接中华各民族情感的桥梁与纽带。愿小努尔扎提在北京的医院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早日恢复健康,重新绽放属于他的灿烂笑容!

据悉,小努尔扎提已于1月24日晚11点多顺利到达北京安贞医院,正在接收下一步治疗。



END


文字:胡   瑞
图片:曹亚宁
视频:王凯权
剪辑:刘培源
编辑:胡   瑞
校对:孟臻毓
审核:刘培源

巴彦淖尔市医院
巴彦淖尔市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100多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235人。本账号从专业的视角,普及医学常识,提供医疗资讯,导航就诊就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