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生于河南开封,籍贯浙江湖州,九三学社社员,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空间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毕生从事现代气象学、海浪和台风中心预报、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赵九章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留校任物理系助教;1935年—1938年在德国柏林大学学习,毕业获博士学位;1944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代所长;1947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1966年任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研究院院长;1999年9月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
科 研 成 就
赵九章从事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数学物理化和新技术化的研究。在气团分析、信风带热力学、大气长波斜压不稳定、大气准定常活动中心、有关带电粒子和外层空间磁场的物理机制等方面也做了研究。先后创立了地球科学研究机构,开辟了气球探空、臭氧观测、海浪观测、云雾物理观测、探空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等新研究领域 。
1938年,赵九章把数学和物理引入气象学,研究信风带主流间的热力学;建国初期,赵九章组建联合天气预报中心和联合资料中心,发展了新中国气象事业中两个基本的分支天气分析预报和气象资料;20世纪50年代初期,赵九章在广东等地以种植防风林带方式改变局部小气候。通过研究,他提出气象学要数理化、工程化和新技术化。同时把新遥测和遥感技术应用到大气科学中。指导开展中国海区海浪及波谱的研究,研制出观测设备和一整套观测分析仪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开始人工降水的研究,使中国的云雾物理研究开展起来,取得了暖云降水理论和积云动力学等研究成果。赵九章应用空气动力学的风洞和先进的测试仪器研究大气湍流,在他的推动下,中国仅有的两个臭氧观测台建立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他开始中国空间事业的创建工作;20世纪60年代,他开始气象火箭的研究,开展其他高空物理探测和探索卫星的发展方向。气象火箭的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使用的多普勒测速定位系统和信标机,箭头仪器舱内的各种仪器及无线电遥测系统、电源及雷达跟踪定位系统等,都是在赵九章的领导下研制的。
赵九章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空间环境实验室。
2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赵九章出身中医世家,父亲一生行医,家庭清贫。赵九章幼年就读于私塾,预备从事文学。在五四运动影响下,改学自然科学,立志科学救国。
婚姻家庭
赵九章的妻子吴岫霞出身富俗的乡绅家庭,开明善良 。两人育有两个女儿,赵燕曾 、赵理曾 。
3
人物评价
“中国现代气象学、空间科学的开创者和人造卫星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倡导和开拓中国地球科学数学物理化和新技术化的先驱。”(中国新闻网评)
“他(赵九章)的一生是为中国气象学和地球物理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生,为中国天气预报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对中国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空间科学和航天技术方面的贡献也是突出的,是中国空间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气象学家叶笃正院士评)
“赵九章为中国科教事业发展建立了卓越历史功勋,他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为中国国防科技和人造卫星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评)
“赵九章为中国气象教育事业、地球物理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我们树立了重才善教、致力创新的光辉典范,我们要学习他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大师风范;学习他求新求实、教研结合的治学方法;学习他慧眼识才、关心后辈的优秀品质;学习他忠诚国家、奉献民族的高贵情操。”(时任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评)
“赵九章是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现代地球物理科学的开拓者。”(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评)
“赵九章是中国现代气象学和人造卫星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为中国气象教育事业、为地球物理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清华大学校友总会评)
“赵九章是中国现代气象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对中国现代气象事业发展和推动贡献巨大。”(大气物理学家周秀骥院士评)
“赵先生(赵九章)是当代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的科学人才,他的贡献是巨大的。”(空间物理学家王水院士评)
沙市实验中学科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