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孩子的《教练父母》
——父母类型与无效沟通模式
有一位女大学生来参加课程时分享:当母亲与她沟通时,她往往会采取的三种方式:一是不吭气,母亲的话从来都没有听进去过,充其量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当母亲情绪发泄完或者说完想说的话,她依然我行我素;第二种是听进去了母亲的话,就无比反抗,认为母亲说得不对,那完全是母亲自己的想法,于是与母亲展开激烈的争执,最后彼此都很受伤;最可怕的是第三种,有时听母亲对自己的指责和批判,会对自己或母亲说,这就是我,那又怎样?我就这样了,我也没办法。因为当这么去说时,往往自己就把自己放弃了。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三种交替进行,初中时第二种多些,到了高中,第一种和第三种越来越多,直到今天,她发现对自己有太多的负面认知,而这些负面认知深深困扰着自己。当时在场的很多成年人,听到她的故事,回顾自己,发现有着类似的经历。今天已为人父母,面对自己的孩子,却又在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很多成年人结婚生子,自然而然就成为了父母,却因为没有真正了解过自己,所以带着自己从小到大的深层课题又去面对自己的孩子。因此在日常沟通中,家长们常用的沟通方式,往往是带着自己的情绪,习性使然,殊不知,这些天天都在大量使用的沟通模式不仅不能达到父母预期的沟通效果,还会给孩子种入大量无效的信念,持续降低彼此的能量状态,对孩子产生一生的影响。根据父母自己的深层课题,将父母分为四类,每类父母又有他们惯用的沟通模式。
一、指责型父母
指责型父母往往从小生活在指责的环境中,当不断被指责时,这个孩子往往 会认同他人对他的指责,于是自我认同度降低,安全感下降,并学会了运用指责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是好的。因此,成人后当感觉不合自己的意,或者感觉不在自己的掌控范围时,就会运用指责的方式来对待他人,包括孩子。运用这种方式来表示“我是安全的 ”或者是“我是对的,我是好的。”指责型父母在生活中经常会运用命令、警告、批评、指责、侮辱、嘲讽这样的模式与孩子及他人沟通。
在生活中典型用语是:
你不能这样,你必须做或不做…… 如果你再这样,你就不要进这个家
你再这样下去,你看我如何收拾你 你就是在撒谎……
你就是不想写作业,不用找理由了 就这个成绩,你也好意思拿回来……
如果你再这样,我就不爱你了 如果你……你就永远不要再碰电脑了
你的想法太幼稚了…… 可能是你先打人的……
一定是你没做好,否则教师怎么不说别人 这就是你的本事,遇到点事就掉眼泪……
这类表达方式往往伴随着父母愤怒的情绪,如前所述,孩子首先接受到的是 父母的情绪,而不是爱。当孩子感受到愤怒的情绪时,他们也听不见父母所要表达的语言信息,所以常有孩子说:“我爹妈一生气就拿我出气”,孩子也就学会了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同时,与父母的关系日渐疏离。在信念层面,当父母喜欢命令警告时,传递给孩子的信念是“你不行,你是差劲的,你没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等等令孩子自我价值降低的信念。这类表达方式或许在一时满足了父母的要求,让孩子在那一刻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了,直到成人也是如此,一辈子被贴上不自信的标签;要么孩子因为长久的“被要求、被威胁”而奋起反抗,并因好奇心而去做父母不允许去做的事情,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于形成报复性行为。同时,这种不良沟通,孩子会不愿意把心理话与父母交流,慢慢亲子关系疏离。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可信度降低。当孩子感受到被侮辱、嘲讽时,往往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会感觉自己很差劲,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当感受到这一切时,或者会用不断获得外在认同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好,于是可能常会有口语上的反抗,让亲子关系恶化,并在成年后被物质所困;或者运用不表达、自我压抑、自我毁灭的方式来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状况,父母会发现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不会再对父母敞开心扉,吐露心声,而在成年后变得很敏感,不善交流。
二、刻板型父母
有很多父母发现自己很不能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当发现孩子的情绪比较低 落、伤心、难受等时,总会想立刻让孩子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甚至不允许孩子有这类情绪。如果深入来看,这些父母就会发现,他不仅不愿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也是不允许自己有这些情绪的,甚至很少去感觉自己的情绪。在他的生活中,大量充斥的事实、理论、依据、数据,却很少会谈到自己的感觉。因为这类父母在小的时候也生活在一个不被允许有情绪的家庭中。无论是所谓的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往往都是被禁止的。如:当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正在玩自己的生殖器时,会被父母告诫“不许动,这么不害羞”,或者当父母亲不开心时,这个孩子却表现得很开心,于是被父母呵斥“我这么难受,你还笑得出来!次数多了,这个孩子接受到的信息是“有好的感觉是不对的”;或者当孩子摔倒时,父母对孩子说“不哭,不哭,要勇敢”;当孩子不高兴时对孩子说“好孩子是不会不高兴的”这类语言多了,孩子接收到的就是“人是不能有情绪的,有情绪是不对的”想法。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就自然而然的不会再去感受自己的情绪,也当然不会接纳他人的情绪了。这类父母往往会用讲道理、调查分析、判断、给建议、提供解决方案等方式来沟通。因为这类父母往往看不见情绪,眼里只有事情,总渴望 用某种“道理”来快速解决事情,令孩子听从父母的想法,按父母的意见去做。结果却是欲速则不达。
其典型用语是:
我还不都是为你好,你现在不学,将来……
学钢琴就是要吃苦的,你看哪个成名的人不吃苦?
人要诚实,撒谎是坏习惯,这么小就撒谎,长大了怎么办
老师还不都是为你好;你不用管同学怎么样,你把你自己做好就行了;这就 是你为什么会犯错的原因……事实上,你就是……是的,但是……我知道,你是 累了,但……真正的原因是你根本就不努力,不用找借口……为什么回来晚了、为什么不想学习……
我在讲课时,常开玩笑说此类话都是正确的废话。为什么呢?这些道理放之 四海而皆准,可是如果内心不接受,说再多也无用。更何况,当父母这么说时,内心往往对孩子是不满的,是有焦虑和担心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因自身的情绪未释放,同时又能感受到父母的不满情绪而产生对抗心里,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会不断反抗。我知道可我做不到:说起来很容易,你做来看看;凭什么我要相信你所说的;名人说得都是对得吗?那你呢?你做到了吗?你什么都懂,和你所说的不一样,我不是那样子;你根本就不理解我……。当孩子的内心声音是这些时,父母所讲的道理,自以为是的判断、建议根本就没有进入到孩子的心里,甚至孩子连听都没听到,讲这些道理又有何用?并且很容易令孩子产生过重的负担和罪恶感,要么认为自己不够好,不自信,担心自己的缺点、不足被公开,产生不被理解的感觉,从而不愿意与父母深入沟通;要么担心自己被框住,或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产生“ 自我防卫 ”的态度,导致孩子退缩、疏远或反抗,用消 极抵触的方式来面对父母。
我经常说,在沟通中,尤其是当父母面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时,把“为什么 ” 这三个字去掉。原因在于:一、当父母不断去问为什么时,有时孩子自己说不清为什么,从而产生更大的恐惧与自我贬低。我曾在一所住宿制学校工作,我看到一位老师在质问一个一年级的小男孩:“说,你为什么尿裤子,你为什么不举手?!”试想,你是那位小男孩,你知道原因吗?你不知道。当尿裤子了,本身就会难堪,会不认同自己,这时得不到一份理解,而是质问,可以想象这个小男孩当时是怎样的恐惧与难堪。如果多几次,对这个男孩就会产生一生的影响。二、往往父母在问“为什么 ”时,带着质问、指责、不满,孩子首先接收到的是情绪,而不是父母的语言。当孩子做错了事时,或者做了自己也不知道不该做的事时,本身会有愧疚感,这时如果得到的是爱与信任,他就会产生健康的惭愧心,从而自动纠正,提升自信心。而如果得到的是质问、指责,甚至感受到的是厌恶,孩子就会更加的自责、内疚,甚至自暴自弃。三、当父母在问为什么时,注意力放在了过去。成人都有类似的经验,当你在工作中做了一件事,结果或过程不够好时,如果有人,尤其是领导来问你为什么时,你会自然的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为自己做成这样找到合理的理由。而如果你的领导不问你为什么,而是直接说出想要的结果,并与你来探讨更多的可能性时,你感受到的是被尊重、被信任,而且关注点是放在目标上,往往你会有更好的状态,并产生更多的创造来解决这项工作。孩子也是这样。所以,面对孩子回来晚了,你与其问:“为什么? ”不如,直接对孩子说:“你回来晚了,我相信你一定有你的原因,我的期望是晚上8点前到家,我们来商量如何达成。 ”
当父母急于给孩子建议,提供解决方法时,一般背后的模式是父母不相信孩子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认为自己什么都清楚明白或者急于想让孩子从不良状态中走出来。有些父母不理解,问:“难道不能给孩子建议吗?就是因为孩子不懂,所以我们才会给方法的呀。”这类沟通模式传递给孩子的信念是:你不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你不行;你还差得太远;你太笨,连这种事情都不会解决……当孩子接收到语言背后的这些信念时,就阻碍了孩子自己去面对问题,想出解决方法,并且采取实际的行动;从而使孩子独立去解决生活学习中产生的各种课题,一方面却又不断代替孩子去生活学习,并会抱怨孩子没有责任感,独立性不强。而孩子永远无法真正独立、自信。当父母给的建议或方法有效时,孩子会认为那是父母的智慧,认为自己不行,当父母给的建议或方法无效时,孩子会认为那是父母的错,与自己无关,或者认为连父母都不行,自己更没用。
三、讨好型父母
当一个孩子从小不断被要求“乖、听话 ”,同时这个孩子也确实如他(她)的父母所期望的一样乖、听话;或者这个孩子从小就不断被告知,你做到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如你不哭了就给你糖吃。当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会成为讨好型父母。这类父母从小的经历让他在内心深处坚信:我是不安全的,我是不好的,我是不值得的,所以,我要获得安全,我要让别人证明我好,我要让别人对我好,就不可以有矛盾,不可以有冲突,而不产生矛盾、不产生冲突的方式就是不断满足对方的需要,这样我就安全了,这样我就是好的。可遗憾的是,因为所有表象上的付出都是为了得到,为了证明自己是安全的、好的,可自己内心深处又根深蒂固的认为自己不好,不安全,所以这类父母往往付出越多,内在越委屈,积压到一定程度,就转变成指责型父母,会用指责型父母的沟通模式来沟通,然后自责、内疚,再转为讨好型。不断轮回。这类父母在生活中喜欢使用交换、赞美、赞同、同情等方式进行沟通。
其典型语言表现是:
嗯,我认为你做得很好! 你太棒了!
是的,王老师的声音真得很难听。 你不要担心......
你会感到好过一点…… 你考到100分,我就给你……
不哭了,我给你买…… 你不用害怕……
看到这些语言模式,很多父母可能会大吃一惊,难道表扬孩子也不对吗?难道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不好吗?当然不是表扬孩子不对,而是很多父母的赞美不是真正的赞美,而是一种讨好,是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而进行的一种讨好模式而已。而交换和同情背后,都是对孩子情绪的一种否定,希望快快结束,并进而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同时,当父母不断用交换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时,孩子会误以为“我的幸福快乐来自于外在,而不是内在 ”,因此加强了孩子的匮乏感,对外在无比依赖,却忘掉自己内在的强大、幸福和快乐。以至成为大人时也是同样,认为只有外在的好才能让自己好,完全把自己生命的权利与责任交给了他人。
父母们在赞美孩子时,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心口不一,嘴巴上说得是赞美孩子的话,实际是是把赞美当做一种手段,心里却在想“我都表扬你了,你怎么还不改呀 ”,这不是真正的赞美,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孩子会认为你很虚伪,甚至对你说“不要太假了,你想让我干什么? ”或者如很多父母所说,不表扬还好,一表扬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第二种是父母赞美孩子时,喜欢用空泛的语言来表示。如“你真棒!你真优秀 ”这类语言。这种空泛的表扬在孩子还比较小时,如七岁前较有用,孩子能感受到你的赞美,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有时候这类虚泛的表扬会令孩子认为你是在敷衍他,尤其是当孩子的自我认知与父母的称赞不相符合时,孩子会感到焦虑,甚至会否认父母的表扬;第三种是父母明明不认同孩子的某些观点、行为,却假装认同,孩子非常清楚的知道你是不真诚的,时间久了,孩子也学会了非真诚的表达,不敢说出自己真心的想法。因此,表扬孩子时,最好能说出孩子的具体行为,然后说出你真实的感觉,即使你不认同孩子的某些想法、行为,也可以直接真诚地表达。如当5岁的女儿给你看她画的作品时,如果你能回馈她“我看到你画的这个人的眼睛非常漂亮,很有神,我很喜欢 ”就比你简单的说“真漂亮 ”,女儿更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与欣赏。当16岁的猴子向你抱怨老师不好时,如果你并不这么认为,于其虚假的说“老师不好 ”不如真诚的告诉猴子“我听到你说你们教师不好。”这时孩子往往能感受一份尊重与信任。
同情与同理是不一样的,同情的背后往往是你高我低的心智模式,会令孩子觉得自己不被了解,甚至有可能会激起强烈的敌对意识,如“你说得简单,你来做做看 ”,也有可能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认为父母的意思是感到伤心是不对持,有情绪是不对的,慢慢孩子就会压抑隐藏自己的情绪。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影响。而同理心是“我和你在一起,完全能感受到你的感觉,我理解你,我愿意陪伴你 ”。当孩子在你面前显示出无助、伤心、委屈等情绪时,不用去否认他的情绪,而是静静地陪着他,或者对他说“我看到了你的无助、伤心、委屈 ”,孩子会有很深的被理解、被支持的感觉,对父母的信任度也会增强。
四、逃避型父母
有对父母来找我,拿着孩子离家出走前留给他们的信,信的大概内容是“我知道我很差,我走了,不给你们添麻烦了,我的事谁也帮不了我,你们不用来找我,我不想再这样活着。”详细了解,方知女孩子上初一了,是在一所完校上学,即有小学、初中、高中的学校。家里经济条件很好,给的零花钱比较多,女孩平时又比较张扬,因此很快被高年级的一些品行不端的孩子盯上了。每天放学都要拦着她,让她给钱。女孩很愤怒,就到老师那里诉说,老师告诉她:“你平时如果不乱花钱,他们怎么会注意到你,还不是你自己? ”女孩听完更加愤怒,回来给母亲说,母亲的第一反应就是:“你告诉老师呀!”(刻板型父母的典型表现——给解决方案),女孩说了她与老师沟通的结果,母亲又说“那就每天给他们十快钱好了。”女儿非常愤怒:“凭什么我要给他们钱? ”母亲说:“行了!不就十快钱嘛!写作业去吧! ”女儿没再吭气,母亲以为女儿接受了自己的意见,一周后,女儿离家出走了。
这是逃避型父母的典型表现。当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父母很刻板的家庭中,由于从小自己的情绪不被接纳,慢慢这个孩子就会用不去感觉生活的方式来面对生活,即不感觉自己的情绪变化,也很难看到他人的情绪。在他们的头脑中,总是非常理性,认为事情去解决掉就行了,而解决的方式就是通过讲道理、直接解决事情的方式来面对生活中的课题。当这个孩子长大了,做了父母,他也会这样来面对他的孩子。所以当孩子有情绪时,父母是看不到情绪的,甚至当孩子的情绪比较强烈、而父母给到的解决方案又无效时,父母就往往会用逃避的方式来面对,这时,就会从刻板型转变为逃避型。逃避型的父母内在会感觉非常无力,内心深处的信念是“与其去解决这个事情,不如换个事情来做。”孩子在与父母的互动中,也学会了这点,不愿面对挑战,遇事就会给自己找到合理的理由,正如有很多家长在分享,说自己的孩子做什么事都只是三分钟热度,碰到点困难就不做了。而这类家长反回来看自己,也一定如此。
其典型语言表现是:
好啦,好啦,让我们谈点高兴的事吧…… 不用管过去了,现在打起精神来……
你就按他的说法去做就好了…… 不如你去做其他的事好了……
没什么可哭的,你看看今天的天气很好……别想了,我带你去吃好吃的……
看到这里,很多父母会想,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话呀,如果不说这些,那我们如何沟通?这是在《教练父母》课堂中,很多父母会有的疑问。恰恰是因为我们说得很自然,所以当孩子出现各种课题时,父母很难回过头来反思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之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会如此习惯的讲这些话,因为我们从小也是在这样的沟通过程中长大的。所以我们要反思自己,通过孩子这面镜子,让自己真正长大。
内容源自:沙市未成年人0初心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