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d Biology 前沿 | 水稻胚乳持久和阶段特异性印迹基因的多层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文摘   2024-08-23 10:30   江苏  
在哺乳动物与被子植物中,基因组印记导致遗传等位基因非均等表达,并且在被子植物中只在胚乳中存在。被子植物的胚乳由雌雄细胞融合成,经分化成终末组织。细胞化在胚乳的发育过程的发生时间在间倍性或种间性杂交中发生了改变,影响胚乳发育从而致种子不能存活,而印迹基因在维持杂交障碍中起到了作用。

基因组印迹涉及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全基因组表观遗传重塑在数百个位点上建立了印记,并可能通过印记基因在母代抑制和父代促进胚乳发育中发挥作用。全基因组印迹基因表达已在多种植物物种中被发现,包括水稻。然而目前对表观遗传控制和基因表达的时间模式的了解仅限于表征良好的印迹基因。


2024年7月,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PLANTS发表了一篇题为“Multilayered epigenetic control of persistent and stage-specific imprinted genes in rice endosperm”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根据水稻胚乳的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组分析对“持久性”和“阶段特异性”印迹基因进行了分类,总体趋势表明,母系表达的印迹基因的母系等位基因被DNA去甲基化激活,而父系表达的基因体甲基化(gbM)的印迹基因的母系等位基因被DNA去甲基化和H3K27me3沉积沉默,这些区域与Tc/ Mar - Stowaway相关的一个富集基序相关。该发现为基因组印迹的稳定性以及与胚乳发育、不同细胞类型和亲本基因型相关的潜在变异提供了见解。


图1


该研究在胚乳发育的不同阶段进行了RNA-seq分析,以授粉后7天的胚乳做对照,并且使用两个反向杂交组合的胚乳进行两个重复,结果表明印迹基因在测试的遗传组合中不均等表达的趋势是保守的,但在两个杂交中没有重叠,即除了胚胎发育早期表达的基因外,印迹基因很少(图1)


图2


该研究确定了100多个阶段特异性印迹基因和许多以前未被表征的基因,这些基因在水稻胚乳发育过程中被印迹(图2)。并且为了了解与特定生物功能相关的不同类别的印迹基因,进行了基因本体(GO)分析。其中一些基因对胚乳发育至关重要,但以前没有被确定为印迹基因。尽管许多新发现的持久性和阶段特异性印迹基因的作用尚未得到评估,但这些基因可能调节胚乳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图3)


图3


为了探究表观遗传状态对持久性和阶段特异性MEGs和PEGs的控制,对F1胚胎和胚乳进行了等位基因特异性全基因组亚硫酸盐测序。发现母系和父系遗传等位基因的CG甲基化存在差异,且持久性MEGs的父系遗传等位基因甲基化水平较高。然而,MEGs并非绝对印迹基因类别,其表达与父本DNA甲基化水平相关。CG和CHG DNA甲基化差异与PEG父本偏置无关,提示其他表观遗传机制可能影响PEG印记(图3,4)


图4


该研究进一步分析差异甲基化区域(DMRs),并聚焦于H3K27me3标记,发现其与父系偏向性表达相关。持久性和阶段特异性印迹基因在H3K27me3等位基因积累上存在差异,需进一步评估。通过snRNA-seq研究印迹基因的细胞特异性表达模式,发现持续和阶段特异性MEGs和PEGs的细胞类型特异性和亲代不均等表达(图4)


该研究使用MEME程序寻找与DNA去甲基化或H3K27me3富集相关的顺式调控基序,发现与h3k27me3富集区域相关的特定基序。该基序在Tc/Mariner-Stowaway微型反向重复序列中显著富集,表明PRC2靶向去甲基化DNA区域。H3K27me3在peg和其他基因间存在差异,但去甲基化的Stowaway基序并非唯一相关顺式基序。通过研究印迹基因与表观遗传标记和偷渡者基序的关系,表明DNA去甲基化和H3K27me3沉积可能通过抑制母体等位基因表达来建立PEG(图5)


图5

该研究对水稻等位基因表达的全基因组时程分析发现两类印记基因-持久性和阶段特异性-及胚乳基因组印记的多层表观遗传控制。MEGs表现为CG/CHG序列去甲基化,导致胚乳特异性表达。相比之下,PEG常显示gbM,并在多种组织中表达。大多数gbM PEG经历母系等位基因特异性去甲基化。DNA去甲基化可能是建立PEG基因组印记的先决条件,随后可能发生H3K27me3沉积。沉默的持久性印记基因在MEGs和PEGs上均有DNA甲基化和H3K27me3标记,而阶段特异性印记基因则表现出更丰富的修饰,且表达在胚乳发育中变化。这些基因的表观遗传状态虽非不连续,但其存在提出胚乳发育和进化中的作用问题,进一步鉴定可能为水稻胚乳发育的进化和调控提供新思路。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4-01754-4


相关推荐:

Seed Biology | 福建农林大学秦源教授团队马鞍藤基因组解析工作揭示了其耐盐机理及进化机制


Seed Biology | 南京农业大学张红生教授团队初步鉴定水稻种子后熟中生理特性与差异转录本


Seed Biology 综述 | 扬州大学陶俊教授团队在木本油料作物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进展





About Seed Biology



《种子生物学》(Seed Biology是一本开放获取的英文学术期刊,致力于传播种子生物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专注于发表本领域原创研究论文、综述、展望和观点。刊载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采用组学、遗传学、生物技术和基因组编辑、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生理学和环境生物学等前沿技术和方法,对种子进化、种子形成过程,如孢子发生和配子发生、授粉和受精、无融合生殖和人工种子、种子产量调控、胚乳和子叶及种皮中营养和健康相关的品质、种子休眠和萌发、种子与环境和其它微生物相互作用、种子在果实发育中的作用等进行的研究。本刊由崖州湾种子实验室Maximum Academic Press出版,期刊主编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杨维才研究员担任。2022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目前期刊已被Scopus、CABI等数据库收录。

期刊官网:
www.maxapress.com/seedbio
投稿链接:
mc03.manuscriptcentral.com/seedbio






关注植物科学研究


植物科学研究公众号专注于发布植物领域(重点为种子生物学、热带植物等)的最新研究进展,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植物科学研究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章原文

植物科学研究
植物科学研究公众号专注于发布植物领域(重点为种子生物学、热带植物等)的最新研究进展。由Maximum Academic Press运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