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世界知识 关注并星标
每天与你一起
戚凯(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教授):
2024年,全球高科技发展呈现“人工智能继续领跑、多个领域加速突破”的鲜明特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未来全球科技竞争将更加激烈,风险与挑战不断。鉴于此,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进一步提升中国科技的竞争力。
人工智能驱动多领域加速发展
生成式人工智能依然是全球高科技行业的“宠儿”。美国四大数字巨头(元公司、谷歌、微软、亚马逊)继续看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潜力,在该领域追加巨额投资。从2024年初至9月,全球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风险投资达到了641亿美元,占全球风险投资总额的近1/3。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带动下,半导体技术创新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算力要求巨大,由此刺激了以英伟达为代表的高端图形处理半导体(GPU)公司持续发力创新,这些公司在GPU成品、成套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解决方案、超级计算平台等方面均实现重大突破。各国加速新建或改造全新的计算中心,以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产业的算力使用需求。
人工智能与绿色可持续发展共同驱动能源科技加速发展。由于人工智能行业对电力需求巨大,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技术受到更大支持。与传统的大型核电站相比,SMR具有“设计简化、本质安全、建造速度快、部署地点灵活”等优点。另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快,绿色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压力持续增大,诱使世界各国加快新能源的科技研发与商用落地。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包括陶氏、通用电气、三菱重工、西门子等在内的跨国重工巨头展示了一批与氢能、碳捕集、储能等相关的技术方案。更值得关注的是,科学家正在全力攻克小型核聚变技术。2024年6月,中国一家受到多个跨国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宣布,其首个高温超导托卡马克(一种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环形容器)装置已经投入运行,并成功实现等离子放电。国际原子能机构披露,全球目前有70余个核聚变实验装置正在运行中。
量子科技进入新的政策加持与研究突破阶段。近年来,量子科技成为全球主要大国高度关注的前沿科技领域。在该领域,英国、法国、美国、中国、日本等处于较为领先的位置,于2024年出台了若干具有较重要意义的政策或实现技术突破。1月,一家具有英国牛津大学背景的科技初创企业将其开发的量子计算机(代号Toshiko)部署到东京某商业数据中心,开始提供量子计算云端服务。3月,法国启动“比邻星计划”,正式开发通用量子计算机原型机。美国国会在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中,要求国防部新建一个试点项目,力争在两年乃至更短时间内部署量子计算能力。5~11月,中国的潘建伟、郭光灿、薛其坤院士团队宣布在量子网络、量子材料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在2024年国际密码学会议上发表报告,认为量子科技的迅速进步对基于传统计算机的加码方法构成了巨大挑战。
生命科学持续获得进展,并通过加速借力人工智能技术取得更大突破。2024年春夏之交,权威科技传媒《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将两项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列入2024年度“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即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激动剂类减肥疗法诞生和全球首款基于CRISPR技术的基因编辑疗法获批上市。一些事实表明,生命科学研究与人工智能结合的趋势愈发明显。10月,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维克多·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昆,因其发现微小核糖核酸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而微小核糖核酸的研究需要庞大的计算能力与数据作为支撑。无独有偶,获得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科学家,也是因其将计算工具或人工智能模型引入蛋白质结构研究,大大提高了人类对蛋白质的认识能力。这标志着科学界已经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推动化学、医学等基础科学跨越式发展的全新利器。
进一步提升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战略地位和影响力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科技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虽是科技大国,但非科技强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不容低估。首先,在全球数字鸿沟、技术鸿沟持续扩大的历史大背景下,科技实力对于国家间竞争的意义进一步上升,科技“卡脖子”会对国家整体实力与经济平稳运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其次,在地缘政治强势回归的情况下,美西方在半导体、大数据、量子科技、核能、航天航空、生命科学等尖端科技领域,将继续对华施行打压遏制,并呈现步步升级的态势。再者,以生成式人工智能风险为典型代表,科技发展背后的伦理、治理问题愈发严重,但相应的国际社会协调治理能力却在继续退化。
基于不断增大的风险和挑战,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既要对基础性学科予以持续性的投入,久久为功,力争在未来实现厚积薄发;也要在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领域加强攻关,争取尽早实现突破,在全球科技竞争中争夺更大的话语权。对于美西方国家以地缘政治、意识形态为借口,在科学研究领域划界筑墙的逆动潮流,要态度鲜明地加以反对。坚持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态度聚集全球优质人才与研究资源,打造高水平的全球科技合作创新枢纽,提升中国在全球科技网络中的战略地位与影响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