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论坛:澳门回归25周年回顾与展望

政务   2024-11-06 17:25   中国香港  
以“澳门回归25周年: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思想者论坛在澳门举行(中评社 卢哲摄)

  以“澳门回归25周年: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思想者论坛10月22日在澳门举行。本次论坛由中评智库基金会、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主办,邀请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庞川,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长林广志,澳门学者同盟会长、前澳大法学院宪法与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骆伟建,澳门大学宪法与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蒋朝阳,澳门理工大学《世界博彩与旅游研究》主编、亚太博彩研究学会会长曾忠禄,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理事长李自松与会。论坛由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会长吴志良和中评智库基金会副执行长暨中国评论通讯社副社长王平主持,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围绕澳门回归25周年在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成就与未来展望等议题展开探讨。

  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庞川在发言中表示,自1999年回归祖国以来,澳门的高等教育领域展现出显着的增长与进步,这一发展成为了推动澳门社会与经济多元化的重要引擎。审视过去25年的发展历程,澳门的高等教育领域经历了从迅速扩张到逐步稳定,进而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成功构建了一套全面且成熟的高等教育体系。澳门高等教育的品质和规模显着提升,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庞川(中评社 卢哲摄)

  庞川表示,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是澳门教育发展的优势。回归以来,国家大力支持澳门高等院校的科研事业,通过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科研合作平台的方式推动澳门高校科研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关键的高层次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实施平台,同时也是杰出科技人才汇集及培育的核心基地。凭藉尖端的科研设施与高水准的学界互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了驱动科技革新的强力引擎。

  庞川表示,澳门在历史上就是中西文化荟萃、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地方,未来如何把澳门的高等教育进一步国际化,如何比内地的高校在国际化这方面走得更前面,做得更好,是值得关注的。庞川认为,在这个过程当,澳门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其中最大困难一是人才,二是资源。澳门应该思考如何在与香港的竞争中吸引更多的人才、在教育投入方面提升更大的空间。相信特区政府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会有力地推动高校的科研和人才方面的发展,对此非常期待。

  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长林广志在发言中表示,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一国两制”是行得通的,也是可以持续发展的。林广志表示,从“一国两制”的经验这个角度来说,回归25年,澳门实践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一国两制”是一个不断实践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一国两制”及澳门香港的治理的问题,要从国家治理的层面去思考。

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长林广志(中评社 卢哲摄)

  林广志认为,澳门方面自觉地参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除了国家对澳门作为一个地方进行治理之外,澳门的相关机构、相关部门也主动适应国家治理,创造出一种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国家治理的一个新的模式。这个模式对于推动国家的治理模式的现代化,是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的。林广志认为,学术界对于“一国两制”框架下国家治理模式的现代化或国家治理模式的进步和发展研究还是不够的,接下来,对于国家治理的这种模式还要进一步研究。

论坛以“澳门回归25周年:回顾与展望”为主题(中评社 卢哲摄)

  澳门学者同盟会长、前澳大法学院宪法与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骆伟建表示,回顾“一国两制”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践,可以从历史的纵向角度做一个评估。从邓小平在1982年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之后,澳门实际上大概经历了三个“一国两制”的实践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中心任务,这些中心任务经过实践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澳门学者同盟会长、前澳大法学院宪法与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骆伟建(中评社 卢哲摄)

  骆伟建表示,澳门未来的“一国两制”实践的展望应该从三个方面坚持、创新,才能够推动“一国两制”的发展。第一,澳门25年来之所以“一国两制”取得成功的实践,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特区政府始终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施政的第一要务。那么未来澳门经济如何持续发展是需要思考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澳门要集中力量,做好经济适度多元的工作。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很可能是其中的重点。如何能够把横琴的深度合作区搞好,是澳门将面临的一个非常重大的挑战。其中包括如何做好制度对接、规则衔接的工作。第二,是要提升政府的管治效能。要发挥好行政主导作用,一定要进行改革,否则会拖慢澳门的发展。骆伟建认为,首要的是应该从观念的改革开始,要解放思想,要有改革的精神。第三,是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里,这对保证“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非常重要;但爱国者不能仅仅停留在过去的水平,未来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爱国者的治理能力。

  骆伟建说,未来澳门如果在这三个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从制度机制上形成一些规定,相信澳门可能将来发展的更好。

  澳门大学宪法与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蒋朝阳表示,澳门回归25年来,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截止2024年10月,澳门特区立法会通过了大约403部法律,行政长官制定了大约867部行政法规。回顾以来,澳门维护宪法和基本法共同构成的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基础,不断推进与基本法实施的配套法律机制。根据基本法的规定,落实行政主导原则,通过制定澳门特区的“立法法”,保障行政长官制定行政法规的职权,完善行政主导体制,发挥行政主导作用。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立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积极推动政策创新、规则衔接、立法工作、法治建设。推动民生福利立法。

澳门大学宪法与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蒋朝阳(中评社 卢哲摄)

  蒋朝阳提出,未来澳门要加快法律现代化进程,包括加快“五大法典”系统修订;在加强社会民生保障、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参与建设大湾区和横琴深合区等方面,还需要制定或修改完善多部法律;要提升行政效率,系统修订不合时宜的法律;要提升司法效率,适时修订相关诉讼法,例如增加“审限”的规定,加快“积案”的处理进度;要完善法学教育体系,构建澳门特色的法学理论体系,构建澳门特别行政区自主法学知识体系。

  澳门理工大学《世界博彩与旅游研究》主编、亚太博彩研究学会会长曾忠禄表示,澳门博彩业的发展在过去25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当然是一国两制。他列举,1999年,澳门回归的当年,澳门博彩收入仅仅是130亿澳门元,到2023年澳门博彩收入已达1830亿,是2019年的14倍。博彩企业的投资增加了澳门对游客的吸引力。1999年,澳门的游客总数仅744万,到2023年游客总数已达2821万,是1999年的3.8倍。博彩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澳门居民的收入水平。2002年澳门人均月工资中位数是4672澳门元,而到2023年,该数字上升到17500 澳门元。是2002年3.6倍。

  曾忠禄认为,澳门的博彩业目前以及未来几年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是相对拉斯维加斯和周边竞争的国家,澳门博彩业的竞争力正在下降。另一方面是更多的周边国家开放博彩业,对澳门形成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澳门的可持续发展,在博彩业方面需要同时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进一步完善负责任博彩,另一方面是进一步提升博彩业的国际竞争力。曾忠禄还提出,澳门要解决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导致游客呈老化趋势的问题。

澳门理工大学《世界博彩与旅游研究》主编、亚太博彩研究学会会长曾忠禄(中评社 卢哲摄)

  曾忠禄表示,改善澳门多元化现状的一个方法是实施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有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指引;另一方面有自主驱动的,自下而上的创业创新。

  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理事长李自松表示,澳门特区成立25年来,中央政府致力于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以及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服务平台。“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是对澳门发展的重大部署和战略定位。李自松认为,三大战略的部署和实施,虽然“一基地”提出的最晚,但“一基地”的建设要下大力气优先推进,为“一中心、一平台”赋能。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不可能持续;商贸合作与服务的开拓交流,深度开展,其实都需要文化的先行,需要人文精神的滋润和推动。“一基地”定位既肯定了澳门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更赋予了澳门新的时代使命。“基地”不仅寓意着让澳门再次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基地”同时还肩负着在澳门设计和挖掘更多的促进中西文化汇聚、交流的平台与资源;建设和开发有利于吸引国内外文化艺术领军人物和机构来澳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创新和突破,让澳门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的文创研发、设计和交易基地的历史的责任与使命。

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理事长李自松(中评社 卢哲摄)

  李自松表示,一基地建设需要内容,需要IP落户。中西文化交汇也正是澳门最大的特色。因此,城市文化IP的打造,应该是发挥这个优势,在中华文化的主流上做“加法”,增加更多的多元文化 “支流”,让多元文化更加丰富、更加活跃,从而让中华文化在与多元文化的融汇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会长吴志良表示,“一国两制”经过25年的实践,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澳门的潜在的价值和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还有很多潜力要去挖掘。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到要完善港澳在发挥对外开放作用的机制,就是说港澳在助力国家改革开放方面很可能还有更大的作用。因此澳门一方面要关注内生的发展,第二方面要思考怎么来为国家作出贡献。

  吴志良认为,为国家作出贡献方面,一是在利用澳门的特殊地位和政策优势,进一步做好促进两岸关系的工作,进一步做好和葡语国家及东南亚华侨的民心相通的工作,尤其是文化方面的工作,这是澳门可以做的。另一个是对中国的国际传播方面,特别在目前小院高墙的大的环境之下,怎么协助国家在传播我们的文化、价值、理念方面有所突破,澳门也可以做出很多工作。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会长吴志良(中评社 卢哲摄)

  吴志良表示,澳门传统上就是一个中西交往的桥梁,中外大家在这里交流思想切磋技艺共同创作,共同展演,就能充分发挥这个舞台的作用,真是做到“小桌子可唱大戏”。吴志良说,澳门地方很小,但在国家的发展战略中要找到一个适当的位置,不难。要发挥作用也是不难的。“澳门所长国家所需”,澳门最长的是什么?国家需要的是什么?这之间怎么来对接,这方面要做的文章还很多,要找到对接的项目也不难,现在关键的是不能再停留在形式上、在口号上,要采取具体的行动。

中评智库基金会副执行长暨中国评论通讯社副社长王平(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智库基金会副秘书长暨中国评论通讯社副社长王平表示,中国评论长期关注澳门,他本人就亲身参加过1999年的澳门回归大典和回归20周年庆典。刚刚专家学者提到澳门治安、适度多元、澳门航空,回归之初他就专访了将澳门迅速由一个比较混乱的地方转变为非常安全的城市的功臣、时任澳门司法警察局局长(现任保安司司长)黄少泽,还有二十年前就强调适度多元的时任澳门中华总商会理事长许世元、澳门航空总经理张红鹰。他表示非常感谢从中国评论月刊开办之初就大力支持的吴志良主席,组织并主持此次思想者论坛。他感谢各位与会的专家学者以各自的专业背景,周密论证与深度分析了澳门回归25周年的经验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希望未来继续得到诸位专家学者的支持。

  论坛整理稿全文将在中国评论月刊和中国评论新闻网刊发。




记者:卢哲(澳门)
责编:若若
来源:中评网


中评社
中国评论通讯社(简称为中评社)是2005年5月在香港注册成立的数字化网络通讯社,目前已在香港、台湾、北京、广州等地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新闻采编网络。中评社是两岸关系新闻中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全社编辑、记者及兼职评论人员共有70多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