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初见这首词,我还是小学,身在北方,只觉得江南真是美,让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都魂牵梦萦。当我真正来到这烟雨世界中时才真正感受到这种属于江南的魅力。
如今已是我与江南相识的第四个年头,经历着春去冬又来,最大的感受便是江南的气候。人们常用“烟雨朦胧”来形容江南,因为江南的地理位置,常年湿润。按理来说,常常下雨,是令人烦躁的。但这雨却偏偏下在了江南,便只能是锦上添花,让人想烦都烦不起来。
江南的雨,有着它的独特之处。春季时,草长莺飞,微微春雨如散落的珠帘,洗去冬日的寒浊之气。万物在春雨的沐浴下复苏,花草又露出嫩芽,为春日江南增添了一份活力。而到了秋季,雨又变得凄凉起来。在瑟瑟秋风中,丝丝秋雨伴着落叶掉落,为江南蒙上了凄凉的色调。当你撑着伞走在路,便会不自觉的被这雨引起淡淡愁绪,至于愁些什么呢,也许是思乡,也许是思人,总旧是要想起什么不高兴的事,也许这就是诗人常在秋季江南获得灵感的原因吧。不过不必担心,这忧愁只仅仅一会,便会被雨季的美所吸引。
我曾有幸见过秋雨中的西湖,虽已过去许久,但记忆仍然清晰。我撑着伞站在湖边,西湖被丝雨轻轻拍打着,泛起点点波澜,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似被罩上一层纱,纱中笼罩着树、行人和西湖。这简直是一幅水墨画,让人忍不住陶醉在这微雨迷蒙的画中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形容得便是这番情景了。
烟雨江南,不仅有雨,还有烟。初到江南,我便对“烟雨”中的“烟”有了自己理解。那便是烟囱中冒出的烟,是独属于江南的烟火气。
儿时我曾在住在江南的舅舅家住过一段时间。那时住在古镇附近。家附近有一座桥,站在桥上,便可看到小镇的生活场景。早晨,天刚微微亮,小街上便有商贩在卖早点,大概七八点,人便多了起来,来来往往的行人,走在石板路上,周围是嘈杂的叫卖声,热闹极了。早饭过后,上班的,上学的,都走了不少,还留下的大都是妇女,忙着家务。记得那时,小河边总是拴着长长的绳子,上面晾晒着被子和衣服,那也是我对江南的印象之一。到了黄昏,平静了一天的小镇又恢复了生机,挨家挨户都升起了烟囱—一大家都忙着做饭呢!这时,你可千万别在别人家门前走过,要不肯定要被主人邀请共进晚饭,也许你会说“我不认识他呀!”没关系,吃个饭不就认识了,这便是江南人民的热情。
江南的烟火气,还体现在那独具特色的方言中。
人们常用“吴侬软语”形容江南方言,大概是说江南方言不生硬,很好听。事实也的确如此。穿梭在乡村,你便能感受到这语言的魅力,也许你根本听不懂,但却能感受到他们说话时的友好与热情。这又何尝不是江南的魅力所在呢?
曾处在这样的烟雨世界中,又怎能让人不忆江南呢?
(指导老师:王羲月)
朱 自 清 小 荷 文 学 奖
2018年,朱自清先生诞生地东海县人民政府联合《儿童文学》杂志社、《江苏教育报》编辑部等单位,发起成立朱自清小荷文学奖组委会,设立“朱自清小荷文学奖”。
朱自清小荷文学奖组委会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朱自清小荷文学奖评选活动,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万名小作者积极参与、踊跃投稿,评选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先后有数百位小作者荣膺红水晶奖、黄水晶奖、蓝水晶奖和白水晶奖。众多团体和老师分获优秀组织奖、优秀辅导奖。获奖作品体裁广泛、内容丰富,其中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童话等,充分展示了孩子们独特的视角、细腻的情感和一定的文学素养。朱自清小荷文学奖组委会结集出版了《朱自清小荷文学奖获奖作品选》暨《儿童文学》增刊,评选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朱自清小荷文学奖旨在引导国内外更多的青少年文学爱好者参与到朱自清小荷文学奖活动中来,崇敬朱自清风骨、传习朱自清作品,享受朱自清文化的熏陶与滋养,共同感受文化的魅力,努力实现文学梦想。
第四届朱自清小荷文学奖评选活动于2024年启动。衷心地期待涌现出更多精品佳作,彰显少年气质与时代印迹。
投稿信箱
xiaohewenxue@163.com
微信:jsdhjy QQ:84140808
版权所有
朱自清小荷文学奖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