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鸿彬|怎样实现思维训练的常态化

教育   2024-11-11 17:03   山西  

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对于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有着非凡的意义。而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周密性、创造性这些思维品质,绝非易事,需要长时间地、循序渐进地、有步骤地进行。所以,思维训练要实现常态化。

思维训练的常态化就是把思维训练转变成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不另搞一套,在日常的讲读教学中用适量、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去分析、研究、解读课文,这样,思维的过程也就是解读课文的过程,思维训练和解读课文就融为一体了。既如此,若长期坚持这样去做,那么实现思维训练的常态化,则指日可待。

怎样具体实现思维训练的常态化呢?


一、以思维训练为手段解读课文

以思维训练为手段解读课文,就是采用有一定深度和广度、思维含量丰富的教学措施,充分地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促使他们在解读课文时开动脑筋,打开思路,去思考,去琢磨,去研究课文并取得效果。

这样做,在思维活动的积极作用下,会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快捷,更趋全面,更为深刻。由此可见,以思维训练为手段解读课文时,思维的过程和解读课文的过程,二者合成一体且相互为用。分开来说是思维训练和解读课文是两件事,其实,解读课文是学生的学习任务,而思维训练是学生解读课文时采用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所做的就合成了一件事——一件用思维的方法去完成学习任务的事。

用思维训练的方式方法去解读课文,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教学效果。

其一,由于学生是在积极思维的状态下去研读课文,所以会获得对课文比较全面、比较深刻的理解。

其二,由于是针对所学的课文去思考问题,学生的专注度必然提高,他们会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思维手段去解决问题,这就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三,思维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而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则相对有限。当教师指导学生解读课文时,在教师告诉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可以采用多条思路,可以这样去想也可以那样去想的时候,学生会感到新奇、有趣,从而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

其四,解读课文的过程也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此二者是在同一时间内进行的。同一时间内完成两项教学任务,省时,省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以思维训练为手段解读课文,看来是行之有效的,而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下面介绍一个教学实例。

《统筹方法》是华罗庚先生以沏茶为例写的一篇科普文章。这篇课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对教师而言,则可能专注于统筹方法本身的讲读,而淡化了语文教学自身的任务。下面是教师以思维训练为手段解读《统筹方法》一文的教学纪实片断:

(生通读全文。)

师:大家再读读课文。请你们开动脑筋好好地想一想,给这篇课文更换一个例子。请大家注意,你们更换的例子要和课文中的例子所起到的作用完全相同。

(生读书,思考,发言。)

生:我给课文换的例子是蒸饭和炒菜。就是在这边先把饭蒸上,在蒸饭的这段时间,在那边炒菜。等这边的饭蒸熟了,那边的菜也炒完了。

生:我换的例子是抓中药和买药锅。先把药方交给药店,在药店一样一样抓药的时候去买药锅。过一会儿药锅买回来了,药也抓好了。

生:我换的例子是在候车室等车的时候打电话联系接人的朋友。这样车到站的时候,接人的朋友也到了。要是等到下车再联系,那就浪费时间了。

生:我举的例子是报名参加比赛,在等着叫号的时候,把需要的证件、证书、照片什么的全准备齐,这样被叫进去以后就省事了。

师:看得出来,大家都认真地读了课文,都深入地进行了思考,还都想好了代替课文的例子,表现很好!课文举的例子是沏茶,我请同学们更换和沏茶作用相同的例子,这几位同学便举出了做饭、抓药、等车、报名这几个例子。你们认为这几个例子怎么样?

生:我认为这几个例子和沏茶的例子一样,很通俗,很好懂。

生:我认为这几个例子和沏茶一样,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大家都熟悉。

生:我认为关键是这几个例子所起的作用和沏茶是一样的,都说明做事情不能随随便便去干,要事先想好了再干。

生:我也认为这几个例子和沏茶的作用是一样的。就是做事情要有计划,要合理安排。

生:我补充一句,有计划、合理安排,为的是节约时间。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我想知道通过给课文换例子,你们对这篇课文都读懂了什么?

生: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匆匆忙忙,要事先计划好,安排好。

生:这篇课文使我懂得了:为了不浪费时间,做事要合理安排。

生:我觉得我知道什么是统筹方法了。我认为统筹方法就是:把所有要做的事先放在一起统一地考虑一下,然后确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然后做出合理的安排。

师:说得太好了!统筹方法就是你说的这个意思。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八个字:全盘考虑,统一安排。这篇课文说明的是统筹方法。统筹方法是同学们很生疏的一个数学问题。为什么大家读读课文,思考思考,你们自己就明白了呢?什么原因?

生:因为这篇课文是用大家非常熟悉的事情去解释大家不熟悉的事情,所以很好懂。

生:我认为关键是沏茶这个例子举得好。我们根本就没听说过什么统筹方法,可是一看到这个例子就明白了。这个例子通俗,好懂,在这篇课文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生:我也认为这个例子在课文中非常关键,最重要的是非常通俗。

师:你们说得都对,完全正确。这是一篇用举例子的方法写的说明文。那么,在写说明文的时候,怎样使用例子,你们明白了没有?

生:明白了。就是用大家熟悉的例子,去说明大家不熟悉的事情。

生:我觉得应该是用通俗的例子去说明不通俗的事情。

师:你们说得都不错。大家想过没有,通俗和不通俗是相对的。对于大学教授来说很通俗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就是不通俗的、陌生的。所以,请大家再仔细地想一想,说明文举例要通俗,怎么表达才准确呢?

生:就是用通俗的例子去说明比它不通俗的事情。

师: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这样说:要用比说明的对象通俗的事例去作说明。简单说就是四个字:以俗解难。

……

这个教学实例,其教学设计核心是安排学生给课文更换一个例子,这是用思维训练的方法去解读课文的充分体现,并且其思维的含量很高。

其一,要想给课文换个合适的例子,就要思考清楚这篇课文要说明什么和怎么说明的。

其二,要想给课文换个合适的例子,就要对课文中的例子作深入思考,想清楚它的具体情节、特点和在课文中起到的作用。

其三,要想给课文换个合适的例子,就要开动脑筋在自己经历过、听到过、看到过的事物中,筛选、辨别、比较、判断,最后选出一个合适的例子。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但是又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可见此项思维活动,又有广度,又有深度,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对于解读课文,都具有非凡的价值。

这个教学实例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它不是为了思维训练而搞思维训练,而是用思维训练的办法去解读课文。这样就把思维训练和解读课文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了。

这样的课堂教学,在同一时间内,既解决了课文,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事半而功倍。这正是以思维训练为手段解读课文的教学意图。


二、以语文课本为资源训练思维

开展思维训练一定要有所凭借,不能空想。因此,拥有丰富的思维资源,是开展思维训练必不可少的前提。理想的思维资源,其特点就是思维点众多,而且有深度,有广度,有疑点,有趣味。那么这样的思维资源到哪里寻找呢?其实无需寻找,我们的身边就有,那就是我们的语文课本。

语文课本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范本。入选语文课本的作品,都是编辑人员反复挑选、优中选优的文质兼美的篇章,课文中常常或明或暗存在着某些不去深入思考便难解其意的词句或情节。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不仅是学生理解文意的过程,同时也是一次颇有价值的思维过程。因此,善于抓住这些“思维点”做文章,正是以课文为资源训练学生思维的良好时机。

从下列几个方面着眼,就不难找到课文中有价值的思维点。

其一,反常。阅读课文时,如果留意,就会发现文中存在着某些反常现象。如该详写的略写,该略写的详写;该写出来的没有写,不该写的写出来了;该交代的不交代,不用交代的却交代出来了;该这样写的那样写,该那样写的却这样写;等等。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例如《荷花淀》开头的景物描写,没有写硝烟弥漫、战火纷飞,而写白洋淀美丽、富饶、恬静的水淀风光,似乎有悖课文的抗日主题。这样反常的景物描写,绝不是作者的疏忽大意,而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有意为之。所以此处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令人深思。

其二,矛盾。设置矛盾是文学作品的普遍现象,像正与邪、善与恶、贫与富、先进与落后、创新与保守、科学与迷信等等,在文学作品中都常有发生。矛盾的发展、暴发,都反映出作品的时代风貌,都有其揭示的思想意义。这些都需要读者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思考、去领会,从而理解作品的本意。

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两组矛盾,一组是金老父女和镇关西的矛盾,另一组是鲁提辖和镇关西的矛盾。这两组矛盾为什么会发生?这两组矛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这两组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说明了什么?这两组矛盾的社会背景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读者需要深入思考的。

其三,悬念。悬念都是作者有意安排的,为了引起读者对故事情节的关切,想知道其究竟。诸如这件事会怎样发展?会有怎样的结局?这个人后来会怎样去做?他最后的命运如何?等等,因此,悬念必然会引起读者的积极思考。课文中设置的悬念,给凭借课文开展思维训练提供了有益的平台。

例如《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标题就是个悬念。葫芦僧是谁?为什么叫葫芦僧?僧人怎么能够判案?他会怎么判案?葫芦案是什么案子?这个案子有什么玄机?一个标题就引出了这么多疑问,这是多么理想的训练思维的资源啊!

其四,未尽。课文中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形,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还没有交代完,就不再往下写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还没有述说完,就戛然而止了;一句话没有说完,就不再说了,等等。这样的未结束而结束,正是作者有意为之,为的是让读者自己去推测、去想象、去思考后续的情况。这不又是一种课文提供的思维之源吗?

例如《七根火柴》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奄奄一息的不知姓名的红军战士请卢进勇把火柴带给大部队时,“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在风雨连绵的日子里用生命(自己不生火烧水,取暖)保存下来的这七根干燥的火柴是多么珍贵!对于当时处境艰难的红军部队来说,这七根火柴极为难得,极其重要。从这位战士艰难而又极为认真的动作和话语中,可见此时此刻他有多少话要对卢进勇说啊!可是,此时他已经没有气力说出来了。因此,此处的省略号绝不仅仅是省略了“五、六、七”,那它省略的还有什么呢?这个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多么广阔、多么深邃的思维余地啊!

以上介绍了课文中引人深思的四种常见情况。由此可知,语文课本中有着开展思维训练的丰富资源。下面具体介绍两则以课文为资源进行思维训练的教学设计。

设计一:《我的叔叔于勒》

(生通读课文。)

师:标题是给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的内容拟出的简短的提示性的名称。提示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着手。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局等方面,正面、反面、侧面的角度,等等。所以,拟出的标题是各式各样的,没有唯一性。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读课文,要边读边思考,然后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给这篇课文重新拟一个标题。

由于这项教学措施新颖、独特,极易引起学生读书和思考的兴趣。要重新给课文拟标题,学生就要对课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人物行为举止的内心动机、思想本质作出思考、研究和判断,开动脑筋进行广泛、深入的反复斟酌思考。可见,这项教学活动的思维含量极大。学生拟出新标题并解释说明,一是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程度,以便下一步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措施;二是从多方面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一教学设计,教师所追求的就是解读课文和思维训练并举,就是要提高教学效率,以简驭繁。

设计二:《七根火柴》

(生通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课文,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送火柴的卢进勇,作者写出了他的姓名,而用生命保存火柴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作者却没有写出他的姓名?

这个教学设计从何而来呢?初读这篇课文时我曾忽略了两个地方,一是认为保存火柴的那位战士没有人知道他的姓名,二是把火柴夹在党证里只是为了突出火柴的珍贵和重要。后来有一次出席会议,无意间翻看了一下自己的政协委员证,当看到委员证上自己的姓名时,瞬间想到:原来课文中那位红军战士的党证上就有他的姓名啊!作者忽略了战士的姓名,一定是有意为之!

就这样,教学灵感悄然而至:探索作者的这个有意为之,解读出作者的深意。写出战士的姓名,歌颂的是一个人;有姓名而不写出,他就是所有留下姓名和没有留下姓名的红军烈士的化身;他就是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全体红军战士的化身;他更是心怀祖国、一心为民的无数革命先烈的代表。课文中那个很少出现、极易使人忽略的党证,正是揭示文本深刻思想意义的重要思维点。

这也是个提醒,就是解读文本不可忽视细节,一定要加强对细节的深入钻研和探索。

其实每篇课文都具有适合思维训练的丰富资源,就看教者能否慧眼识珠了。若想在课文中捕捉到既能发展学生的积极思维,又能同时解读课文的“思维点”,那么在研读课文时,头脑中就要有思维训练的强烈意识,并要带着以思维训练去解读课文的意图去审视课文。这样,或明或暗的思维点,就不难发现了。

再者,平日里要广泛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各种文化科学知识,并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活动,不断地武装自己,充实自己。这样,在面临某种需要的时候,就有可能获得“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灵感,从而做出巧妙的教学设计了。

思维训练的常态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需要进一步地去钻研、探索、创新、实践。


来 源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编 辑 | 张小三
校 对|智 齿
责 编|常 璐
副主编|温 鹃  常 璐
主 编|李爱东
终 审|邓   静

语文报社
《语文报》官方订阅号。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服务全国中小学师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