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能对自己的事情做主,做起事来才会更加主动自觉。当家长的热情,超过孩子自己的热情时,就很容易破坏孩子做事的动力。
老话讲:“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为人父母,为孩子操心好像总也停不下来。
恨不得掌握孩子的一举一动,好及时给他提供帮助;
舍不得孩子吃苦受委屈,想把最好的都给他;
对孩子寄予厚望,希望把他培养成优秀的人······
关心孩子,自然是好的,但如果家长“用力过猛”,过度关心,反而会引发更多问题。
生活中,家长的过度关心尤其表现在学习上,比孩子自己还要急迫。
比如:经常问孩子“有哪些作业?”“作业写完了吗?”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孩子买试卷、辅导资料,安排各种额外的学习任务。
而这种过度关心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孩子的学习动力越来越不足,磨蹭、拖延现象越来越严重。
这是因为,过度关心、关注,会给孩子很大的压力。
“有人一直在盯着我、催着我往前走”,这种感觉其实很不好受——孩子感到自己的行为受限制,没有自己做主、做安排的自由。
在这样的状态下,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就会被削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打折扣。
不光是学习,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兴趣爱好上也是如此,当家长的热情,超过孩子自己的热情时,就很容易破坏孩子做事的动力。
拿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来说,不少家长都会犯这个错:要求孩子每看完一本书后,说说这本书讲了什么,有什么收获,甚至写一篇读后感出来。
这种做法,让阅读变成了一项任务,会导致孩子的阅读兴趣大大降低,到最后放弃阅读。
每个人都希望能对自己的事情做主,做起事来才会更加主动自觉。
从孩子成长发展的角度来说,孩子才是自己成长道路上的第一责任人。
因此,家长应该把主导权教给孩子自己,给他留出自由的成长空间,让他可以自己决定一些事情,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孩子学会自我负责、自我管理。
节目《少年说》中,一个叫罗俊杰的男孩,站在天台上向楼下的母亲大声喊道:
孩子的注意力差,是我们老生常谈的话题。表现为上课跑神、开小差,不能集中精力听讲;写作业不专心,小动作多,磨蹭······
事实上,孩子的注意力会随着年龄不断发展,正常情况下,孩子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注意力会不断提高。
因此,相比于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更关键的是从小保护孩子的注意力不被破坏。
生活中,家长许多过度关心孩子的行为,就会对孩子的注意力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比如: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动不动就去嘘寒问暖,给孩子送水果、倒水;
孩子堆积木、画画、玩沙子的时候,在一旁指手画脚,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甚至直接动手帮孩子做······
当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时,家长的突然打断、干扰,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破坏了孩子专注做事的体验,久而久之,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越来越差。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心理与脑科学专家Chen Yu曾做过一个实验,目的是探究家长与一岁左右孩子的互动模式对孩子专注力的影响。
实验一共邀请了40组一岁左右的孩子与父母,运用眼动追踪技术,通过孩子和父母的眼球运动来分析专注力。
每个孩子手中都有一个玩具,父母按平时的习惯与孩子互动。
实验发现,那些“努力过头”的父母,比如帮孩子拿着玩具,告诉孩子玩具的名字,孩子的眼睛已经徘徊在天花板上或者父母的肩膀上——孩子根本没有专注在玩具中。
反之,那些表现“不主动”的父母,等待孩子自己对玩具产生兴趣,让孩子主导,孩子却能保持很高的专注力。
教育家蒙特梭利有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
家长的关心要适度,尤其是在孩子专注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要随便去打断、指导孩子,给他一个安静、不受打扰的环境,才能帮助孩子顺利地发展注意力。
陪伴孩子时,家长可以在一旁静静观察,或是专注地做自己的事情,等孩子主动和你互动时,再参与其中。
总而言之,教育的智慧,离不开适度这个原则。家长再爱孩子,关心也要适度,给自己和孩子之间留出一个恰到好处的空间,孩子会发展得更好,家长教育起来也更加轻松。
文末点亮“在看”,希望我们都能给予孩子最健康的爱。
来 源|钱志亮工作室
编 辑|智 齿
校 对|小 香
责 编|古 月
副主编|温 鹃 常 璐
主 编|李爱东
终 审|邓 静
/ YU WEN BAO SHE /
语文报社
官方旗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