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而它的美多半是来源于它的精准。法语里有许多独特的词,翻译成其他语言无法准确的表达其原意。比如flâner这个词,无论英文中文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比较接近的意思是漫步、闲逛。雨果曾说:errer est humain, flâner est parisien,意思是会游荡的是普通人,会flâner的才是巴黎人。只有懂得flâner,才懂得巴黎生活的精髓。
ins@world_walkerz
的确,巴黎是一座适合毫无目的悠闲漫步的城市,融合了内敛与华丽的建筑、数不清的博物馆与文艺展览、漂亮的店铺、优雅的公园……整座城市蕴藏着无穷尽的宝藏。而无论怎样随意的flâner,总能遇见蜿蜒而过的塞纳河,那闪闪发亮流水上一座座风格各异的桥梁,串起左岸的古典浪漫和右岸繁华热闹。![]()
ins@decocamera
你知道巴黎的塞纳河上一共有多少座桥吗?据统计一共是37座桥,除去2座铁路专用桥,剩余的35座都可供行人漫步,它们每一座都带着不同的细节和故事,用各自的方式呈现着巴黎的美丽景色和人文气息。
ins@nathalie_wanders
巴黎最古老的桥,叫新桥Pont Neuf。1578 年,国王亨利三世亲自为这座桥奠基。从1607年开始,这条优美的拱桥就一直将西岱岛与塞纳河的两岸紧紧联系在一起。新桥是巴黎的第一座石桥,也是第一个没有房屋阻挡的桥,它让人们能以开阔的视野欣赏塞纳河上的风光,也逐渐成为娱乐和商业活动的中心。如今这里依然是巴黎著名的河边旧书市的核心地带。法语将“经久耐用”的东西比作“Pont Neuf”,即所谓“历久弥新”。
©Luciano Mortula/Shutterstock
![]()
ins@voyageduntocard
新桥西面是艺术桥Pont des Arts。在优美的西岱岛和埃菲尔铁塔炫丽灯光的定格下,艺术桥成为观看日出的绝佳地点。这座桥于1804年完工,其创新的设计源自于拿破仑的想法。他希望建设一座跨越塞纳河的金属桥,将法兰西学会和艺术宫(即今天的卢浮宫)连接起来,这也是此桥名字的由来。
ins@lucie.auguste
桥上设有长凳,还曾种植着许多灌木,被当地人称作巴黎的“空中花园”。艺术桥也被称作情人桥,传说情侣如果在这里接吻就永远不会分开,情人们在桥上挂满了情人锁,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直到前几年桥梁不堪重负而被遗憾的清除。
ins@travel__quotes__home
在很多人眼中,亚历山大三世桥Pont Alexandre Ⅲ是巴黎最华丽的桥梁。这座桥是为1900年的世界博览会而兴建开放。大桥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名字命名,是法俄两国间友谊的象征。全长107米的大桥只有一个桥拱,为了不影响香榭丽舍大道和荣军院的视野而将桥身造得特别低矮。桥上所有的装饰雕塑几乎都有讲究。
Tumblr@Emily
桥身的一面塑有俄国圣彼得堡的城徽以及象征涅瓦河睡神的雕塑,另一面则是象征巴黎与塞纳河成长历史的两个侏儒;桥的两端还各有两根象征科学与文艺的立柱以及象征工业与商业的两匹奔腾的骏马。桥的每一个入口都耸立着高高的角柱,柱上是镀铜骑士群雕像;桥的两侧还装饰有水生动植物与花环图案。即便是在阳光忽隐忽现的巴黎,这座精心装饰过的大桥也是终日金光闪闪。
ins@bonjourph0t0
比尔阿克姆桥Pont de Bir-Hakeim位于埃菲尔铁塔西侧,一共两层,上层是地铁6号线,下层供行人和车辆通行。不管是乘地铁还是步行,这座桥都是远眺铁塔的绝佳观赏地。沿着人行道在河的中央处伸出了一个平台,上面是一尊青铜像,策马奔驰、手执长予,前进的方向正是埃菲尔铁塔的方向。也许比阿盖姆桥不是塞纳河上最美丽的桥,但是却能在这里看到巴黎最美的风景。电影《盗梦空间》的主人公创造梦中建筑的那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brunetteatsunset.com
![]()
ins@vicci1995official
米拉波桥Pont Mirabeau桥身用青色的钢铁铸成,满是19世纪旧工业时代特有的罗纹、铆钉,增添了许多沧桑的味道,两边的桥墩各有青铜雕刻的海之女神像。米拉波桥附近的河岸最宁静,没有喧嚣的市井声音,就像那首依然刻在桥侧的短诗《米拉波桥》一样。这首阿玻利奈尔感叹时光流逝,被载入世界文学的史册的诗这样写道:米拉波桥下,塞纳河水在流淌,我们的恋情随波荡漾……岁月滚滚,爱情已休,恰似这塞纳河水一去不回头……
![]()
©Les Trucs de Myrtille
![]()
ins@angelinemrcdt
双倍桥Pont au Double有非常特别的深红色,在永远灰色或者青铜色的塞纳河桥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它17世纪建成的时候专门供当时在旁边的教会医院里的修女使用。因为照料病人的修女们必须在河边清洗医院里的衣物,需要方便地往来于两岸同时又不能妨碍行人,于是政府规定桥宽的1/3供行人行走。由于禁行的桥宽恰恰是步行道的两倍,桥名便由此而来。如今桥中央宽阔的“双倍”空间,成了玩滑板车的少年和手鼓艺术家们的天地。
©decaseconds.com
![]()
ins@rawcnx
协和桥Pont de la Concorde由工程师贝豪奈设计,建于1791年,一部分筑桥石料来自被拆毁的巴士底狱,目的是使“人民可以继续藐视旧城堡”。桥上最初装饰有拿破仑时期的将军和君主复辟时期文武官员的雕像,后来因为有人担心桥身会不堪重负而塌陷,这些雕像被搬到了凡尔赛宫。
Source: unjourdeplusaparis.com
![]()
ins@julien_brigitte
西蒙·波伏娃行人桥Passerelle Simone-de-Beauvoir是巴黎塞纳河上的最新的桥梁,开通于2006年,专供行人和自行车使用。桥的主体结构为钢架,桥面为木条铺就。桥呈弧形,但并非一跨过河,而是由高低两条钢架,分别连接塞纳河两侧各高低两处堤岸。“立交式”的桥面在视觉上带来错落感,更为闲来信步提供了路径上的新鲜感。桥的名称是为了纪念著名的女性主义作家西蒙·波伏娃。
©FEICHTINGER ARCHITECTES/David B
ins@qq.com_stf_g
桥带我们抵达彼岸,也让我们走过一段看似很短、却充满历史感的旅程。走过塞纳河上的一座座桥梁,能更真切的触碰到巴黎的过去,体会这座光之城的风雅和浪漫。巴黎这么多身姿婀娜的桥,哪一座最令你心动呢?
ins@world.on.my.own_
推荐了很多次依旧要再推荐的书。作者在浓厚的法国历史文化氛围中,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场景,丰富了对艺术、文化,对历史、社会的理解。
![]()
近 / 期 / 热 / 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