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观看,欢迎点赞、关注视频号“晴日精准心理“
以下为视频的文案:
孩子得抑郁、双相障碍后,为什么病情会越来越重?背后其实是父母们很容易忽视的“侥幸心理”。
1、庞氏骗局的背后
你可能听说过“庞氏骗局”,做局的人会虚构一种回报率超高的产品,比如45天可以赚50%的收益,但其实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拿后来投资者的钱分给前面的投资者。
一开始,大家只投一点钱试试水,没想到真的赚了。于是,更多人开始投入大量资金,但最终却落得血本无归。
最近广州芳村的金融茶“泛茶”事件,之前的北京“中植系”、深圳的“鼎益丰”等事件,虽然形式有所改变,但本质上都属于“庞氏骗局”。
而且,很多受骗者早就知道这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泡沫一定会破;但在巨大的诱惑面前,他们都认为自己不会是最后一棒。这就是典型的侥幸心理。
其实这种侥幸心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特别是有网络赌博成瘾的人,他们难道不知道会输得倾家荡产吗?他们都知道,但他们总觉得自己很聪明,肯定能东山再起,这种心态不仅仅是侥幸心理了,更是“三观”的问题。
2、侥幸心理与孩子的病情
你可能会疑惑,侥幸心理跟孩子的病有什么关系?其实,很多孩子之所以得病,病情还愈演愈烈,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父母存在侥幸心理。
比如,孩子刚开始情绪低落、不愿上学的时候,他们鼓起勇气向父母求助:“妈妈,我是不是得了抑郁症?能带我去看医生吗?” 这个时候,绝大多数父母心里都会一紧。但很快又会自我安慰:“我的孩子怎么会得抑郁症呢?”
一方面,他们是受到自身认知边界的局限,对抑郁症没有深入了解;另一方面,就是出于侥幸心理:
别人家的孩子都好好的,这种事一定也不会出现在我们家,孩子可能只是学习压力太大了。
他们三言两语把孩子打发了,又些父母甚至会认为孩子在偷懒,把孩子臭骂一顿,逼着他们继续学习。
有的孩子情绪明显波动、动不动就发脾气,其实这也是精神心理问题的征兆。但很多父母都觉得这应该是“青春期叛逆”,过段时间就好了。
其实,孩子很可能不是“青春期叛逆”那么简单,而是遭受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当心理创伤被激活时,他们会变得敏感、易怒,甚至会出现暴力倾向,这实际上是一种激越状态。
结果,因为父母的侥幸心理,孩子的心理创伤被忽视,病情逐渐恶化,最后被诊断为精神心理障碍。
3、父母不能忽视自己的侥幸心理
事实上,父母的侥幸心理不仅源于对疾病的无知,更有可能是出于一种“趋利避害”的心理。
对于孩子生病的事实,很多父母都不愿意接受,也不愿意承担孩子看病、选择医生的责任。他们总抱着一丝侥幸,觉得孩子能够自我调整过来,结果一拖再拖,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
其实,当孩子表现出厌学、恐惧上学,甚至主动提出找心理医生时,这是开展“二级预防”的最好时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这时候,孩子的精神心理问题较轻,积累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也不算太多。如果父母在这个时候高度重视,让孩子接受专业的心理干预,或者进行“自我家庭治疗”,问题会得到明显缓解,甚至是快速解决。
可如果这个时间点错过了,父母和孩子都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比如孩子被迫休学、复学失败,辗转求医,钱和时间都花了不少,但还是难以康复。
希望患者父母们要反思自己是否有这种侥幸心理,及时醒悟,不要日后追悔莫及!
好文推荐
本文版权为【晴日精准心理】 公众号所有,如需转载需在文章开头注明转自晴日精准心理公众号、作者何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