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看似是个不大的官,可其中的难处,只有干过的人才知道。他们就像夹心饼干里的那层馅,被国家政策和村民需求挤在中间。
国家有各种政策要落实,这些政策都是为了村子长远发展、村民生活更好。像农村的环境整治政策,这是国家建设美丽乡村的大计。村干部得积极响应,可这事儿在村民这儿就有了麻烦。有的村民觉得垃圾放自家门口方便,不理解为啥要统一处理,还得花钱建垃圾站。村干部去劝说,常常被村民抱怨,觉得是在折腾。
还有扶贫政策,国家投入大量资源,村干部要精准识别贫困户,落实帮扶措施。但在执行中,有的村民觉得不公平,没评上的有意见,觉得村干部有偏有向;评上的有时也不满意,觉得帮扶力度不够。村干部夹在中间,两边都难解释。
在发展经济方面,国家鼓励农村产业转型。村干部想引进新的种植品种或者发展旅游,可村民们担心风险。种惯了老作物,不敢尝试新的,怕赔本;发展旅游涉及到土地使用、环境改造,村民又怕破坏了自己宁静的生活,也怕最后没游客赚不到钱。村干部得一家一家去做工作,磨破了嘴皮子,还可能不被理解。
同时,国家对村务管理、财务公开等都有严格要求。村干部得按规定办事,但村民有时候不了解这些规定,怀疑村干部从中捞好处。村干部想把村子建设好,对上要完成国家任务,对下要满足村民期望,这中间的平衡太难把握,真是难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