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
上海黄浦区人
街景写生画家
街景写生艺术达人
从事美术设计工作30余年
微信:lu-19670911
公众号:街景写生画家陆军
-----------------------------------
钢笔水彩速写写生 2024年第八期
常熟路209弄。该建筑建于1928年,瑞华公寓,又称赛华公寓。法商营造公司设计,占地面积1047平方米,装饰艺术派风格,该公寓一建成,便成为当时上海最时髦的公寓之一。该建筑外墙为水泥平板拉毛饰面,在屋檐下部和建筑底层部分有丰富的具有装饰艺术派特征的几何图案装饰,内部装饰的铁栏杆花式图案也具有典型的装饰艺术派特征,从而使整幢建筑具有强烈的装饰艺术派风格。公寓最具特色的是其西立面和北立面。两个立面都临街,但十分简洁,外墙除钢窗外,浅灰色水泥拉毛、转角和辅楼梯处窗台墙稍作突出,使立面有所变化,尤其辅楼梯为敞开式,使立面更有层次感。立面最突出的是檐口和底层的白色装饰带,底层饰带是抽象的云水图案,檐口下饰带是抽象的朝阳和风图案,寓意吉祥,是装饰艺术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典型。白色装饰带和倒八字形封闭阳台是当时装饰艺术派突出表现。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此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三类保护)。
延庆路141号,曾经是我国著名画家程十发旧居。该建筑群建于1934年,由中国建业地产公司建造,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花园住宅。建筑群由6幢砖木结构三层花园住宅组成,平面接近正方形,主立面竖三段布置,中间凸出,底层为方形大门,左旁又有外置楼梯,通由四棵塔司干柱构成的连续券柱二层敞廊。3层有阳台。平缓四坡瓦顶,方形门窗,粘细卵石或水泥拉毛墙面。每幢前有花园。延庆路135号建筑三层,四坡顶,主体接近正方形,形体较简洁。沿街北面的室外楼梯直接进入二楼主人入口,建筑南面左右对称的室外楼梯也直上二楼,是该建筑的特色。137、149二楼有铁栏样的长方形小阳台。现为民居。1999年9月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此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三类保护)程十发(1921-2007祖籍上海金山枫泾,生于上海松江城外莫家弄。海派书画大家。194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50年,创作完成了第一本连环画《野猪林》。1952年进入华东美术出版社工作,主要从事连环画、年画创作和文学名著插图绘制。1956年参加上海中国画院筹建,并被聘为画院画师。1984年起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在山水、人物、花鸟方面独树一帜,独创了具有个人艺术风格的"程家样"。
延庆路98—106号三层砖混结构公寓式新里。南侧二、三楼设方形小阳台,外墙水泥拉毛工艺,阳台表面横线装饰处理,镶嵌清水砖。水泥窗框与外墙形成对比视觉效果。底层沿街为商铺,二、三层有北侧进入,分三个单元,每单元两户三层北侧亭子间上都各有6平米左右的露台。坡顶红瓦,女儿墙略出屋面。该公寓式新里为现代简约风格。建于1940年代。
延庆路98—106号三层砖混结构公寓式新里。南侧二、三楼设方形小阳台,外墙水泥拉毛工艺,阳台表面横线装饰处理,镶嵌清水砖。水泥窗框与外墙形成对比视觉效果。底层沿街为商铺,二、三层有北侧进入,分三个单元,每单元两户三层北侧亭子间上都各有6平米左右的露台。坡顶红瓦,女儿墙略出屋面。该公寓式新里为现代简约风格。建于1940年代。
延庆路74—80号,公寓式新里,三层砖木结构住宅。1920年代末建。
延庆路82号。弄堂深处的老洋房。延庆路82号,建于1930年代,近代独立式花园住宅,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该建筑隐秘于延庆路82号内。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主立面对称,平面格局具有中式民居特征。外墙水刷现代风格。一、二层间腰线设有精致的水泥雕花线脚。水泥精塑的窗框作欧洲古典式样,窗裙板镶嵌巴洛克花纹浮雕。南立面直曲线顶山墙左右对称,巴洛克浮雕纹饰山花。中部设直线形阳台,底层主入口两侧一对细圆柱贯通两层,为变体的混合柱式,水刷石表面,底层左右分布有大八字凸窗,上部为八字形阳台,皆作实体围栏。建筑体量较大,北侧另附带二层附楼和汽车房,为水刷石外墙的现代风格。建筑内部略具中式传统民居格局,采用大量精美的马赛克铺地和石膏格子顶浮雕天花,用材和制作皆为上乘。整体上中西风格混搭,据说该楼原为扬州何园后代何世祯律师之住宅,后搬迁到高安路68号。解放后分配给市公安局所有。为近代上海本土民居建筑的代表形式之一。现为民居。
延庆路82号,建于1930年代,近代独立式花园住宅,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该建筑隐秘于延庆路82号内。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主立面对称,平面格局具有中式民居特征。外墙水刷现代风格。一、二层间腰线设有精致的水泥雕花线脚。水泥精塑的窗框作欧洲古典式样,窗裙板镶嵌巴洛克花纹浮雕。南立面直曲线顶山墙左右对称,巴洛克浮雕纹饰山花。中部设直线形阳台,底层主入口两侧一对细圆柱贯通两层,为变体的混合柱式,水刷石表面,底层左右分布有大八字凸窗,上部为八字形阳台,皆作实体围栏。建筑体量较大,北侧另附带二层附楼和汽车房,为水刷石外墙的现代风格。建筑内部略具中式传统民居格局,采用大量精美的马赛克铺地和石膏格子顶浮雕天花,用材和制作皆为上乘。整体上中西风格混搭,据说该楼原为一位律师之住宅。解放后分配给市公安局所有。为近代上海本土民居建筑的代表形式之一。现为民居。
延庆路121号院内。假三层砖混结构,欧陆式花园住宅,据说是原水泥厂的老板所建住宅,解放后离开大陆。南侧有两根塔斯杆柱从底层直至二楼顶部,墙面鹅软石装饰。院内花园有假山和水池。占地约600平米。建筑建于1924年。
徐汇区延庆路121号,建于1924年,安记工程公司设计,联排式花园里弄住宅。建筑为二层砖混结构。2015年8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延庆路121号,延大庆甜品店。该店是延庆路上的网红店,开业近8年,迎得了很多粉丝,门口的这只小黄狗狗就是店主7年前自己流浪到店门口,和店主赵姐从此结了缘,小狗的名字就叫延大庆。寓意它的到来不仅旺了这家店,还旺了整条街(延庆路)。在写生时有络绎不绝的路人除了品常该店的甜品,大部分都是冲着大庆而来的。
延庆路54—60号假四层公寓式新里砖混结构,坡顶红瓦,三层上开有“老虎”窗,建筑因地势而建,固所有阳台为内阳台,且成三角形状,外墙水泥拉毛装饰,从54号入弄内,54号立面阳台外形成弧线状,带装饰艺术风格。建筑整体带现代简约风格,54—60号为该楼沿街。建于1940年代。
延庆路51弄,建于1930年代,新式里弄住宅,西式风格。主弄、支弄有序布局,51弄为7幢行列式里弄住宅,假三层砖木结构,共26个居住单元。建筑单体为机平瓦双陡坡屋顶,有老虎窗,黄色水泥拉毛墙面。立面有拱形门洞,螺旋雕饰壁柱,梯形山墙。2015年8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延庆路40号,假四层独立式花园住宅,砖混结构。坡顶灰瓦,三层顶部有“老虎窗”。建筑立面中轴对称,墙面拉毛处理。建筑建于1930年代。
叶家花园位于政民路507号上海市肺科医院内。现在,它隐藏在医院深处,游人稀少,但在100年前,它曾是沪上著名的私家园林,也是一家为肺病患者带去希望的专门医院。叶家花园为著名的宁波富商叶澄衷的四子叶贻铨于1923 年所建,最初是供江湾跑马场的客人休憩的场所,设有弹子房、瑶宫、舞场、电影场、高尔夫球场等游乐场所,十分热闹,被称为"夜花园"。叶家花园的隔壁时为英商祥茂肥皂公司董事长白雷和的居所。白雷和向当局抗议叶家花园烦扰住宅安宁,市政当局迫于其威压,勒令"夜花园"停业。1933年,上海特别市政府在叶家花园设立市立俱乐部,叶家花园从私家花园变成上海市第一公园,定期对外开放,招待外宾。音乐家贺绿汀曾回忆,1934年他和聂耳在叶家花园见过面。20世纪30年代初游人在叶家花园荡舟之后,叶家花园成为澄衷医院,原本的房屋、高阁 车棚 马厩都被用作病室 并建造病房数幢,花园迎来了它的新时代。1936年,宋庆龄就曾设法请鲁迅到叶家花园养病。日军侵占上海期间,叶家花园被日军将领岗村宁次和土肥原占为寓所,后改名为"敷岛园",对外作为公园营业,但由于地处偏僻,营业不振,被迫关闭,变成了日本特务机关驻地。叶家花园的名气也渐渐沉寂下去。"八·一三"淞沪战役中,张治中将军曾在叶家花园的卧龙岗上指挥战斗。20世纪30年代,结核病在中国还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瘤疾,上海也缺少一所专治结核病的医院。时任上海医学院院长的颜福庆为此四处奔走,筹措资金。他的弟子之一叶贻铨正是叶家花园的主人,热衷于教育与公益事业,于是将叶家花园捐赠出来,作为上海医学院的第二教学医院,专门收治肺科患者。叶怡铨为了纪念其父叶澄衷,把医院命名为"澄衷医院",又称为"澄衷医院国立上海医学院肺病疗养院"。对沪上慈善事业捐助颇多的犹太富商艾里.嘉道理提供了建造医院的大部分资金。1933年,医院正式开始收治病人,首任院长为钱慕韩。1935年,中国第一家为儿童设立的肺病疗养机构"慈幼痨病疗养院"在澄衷医院成立。抗战期间,医院遭到轰炸,设施损毁,又被日军占领,停办九年。1947年,上海市防痨联合委员会成立,积极筹备恢复肺病疗养院,国立上海医学院任命吴绍青为院长。6月,由上海市防痨联合委员会联合基督教青年会所属学生救济会,发起"防痨章"义务助学活动,筹款的一半用于扩充七十张床位,另外四分之一用于免费收治病人。1949年7月9日,该院与上海医学院同时为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1950年,澄衷医院改名为"上海市澄衷肺结核病防治医院"。建国初期,卫生局拨款对叶家花园进行环境整治,以配合住院患者疗养的需要。80年代,还引进名贵树木花卉、建立苗圃基地,利用池塘放养鱼苗。1984年,改名"上海市结核病防治中心第一防治院"。现在,这里已经从早期功能单一的结核病防治院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甲医院﹣﹣上海肺科医院。叶家花园内原本的延爽馆改建为院史馆,琉璃阁改作茶亭会议室,动物实验室和"嘉道理"楼也都原址保留。
叶家花园位于政民路507号上海市肺科医院内。现在,它隐藏在医院深处,游人稀少,但在100年前,它曾是沪上著名的私家园林,也是一家为肺病患者带去希望的专门医院。叶家花园为著名的宁波富商叶澄衷的四子叶贻铨于1923 年所建,最初是供江湾跑马场的客人休憩的场所,设有弹子房、瑶宫、舞场、电影场、高尔夫球场等游乐场所,十分热闹,被称为"夜花园"。叶家花园的隔壁时为英商祥茂肥皂公司董事长白雷和的居所。白雷和向当局抗议叶家花园烦扰住宅安宁,市政当局迫于其威压,勒令"夜花园"停业。
延庆路29弄,大福里。建于1926年,新式里弄住宅,占地面积2493平方米,建筑面积4210平方米。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共21幢楼房,其中两间半3幢,一间半9幢,单开间9幢。红色清水砖外墙,局部巴洛克风格装饰,墙体转角设隅石;入口处设有拱形门窗,圆弧形阳台,铁艺栏杆,且每幢房屋均有小型绿化庭院。该地原名狄家浜,1926年填浜建屋。1930年8月,邓演达在这里成立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并任中央总干事。他在大福里生活了一年多,直至1931年被国民党逮捕,后被秘密杀害。2015年8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这是在大福里主弄堂南望。
延庆路29弄,大福里。建于1926年,新式里弄住宅,占地面积2493平方米,建筑面积4210平方米。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共21幢楼房,其中两间半3幢,一间半9幢,单开间9幢。红色清水砖外墙,局部巴洛克风格装饰,墙体转角设隅石;入口处设有拱形门窗,圆弧形阳台,铁艺栏杆,且每幢房屋均有小型绿化庭院。该地原名狄家浜,1926年填浜建屋。1930年8月,邓演达在这里成立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并任中央总干事。他在大福里生活了一年多,直至1931年被国民党逮捕,后被秘密杀害。2015年8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这是在大福里主弄堂南望。
延庆路18弄1号。建于1910年,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花园住宅,占地面积580平方米。建筑为假三层砖混结构。南侧原有十分开阔的大花园,现已分隔另建为徐汇区老年大学。建筑为青灰色平瓦坡顶,檐口周圈设置雕饰精美、排布考究的女儿墙,檐口和檐下皆采用丰富的线脚装饰,屋顶一对主烟囱的纹饰雕花皆保存较好。建筑为水刷石外墙,墙面作分缝处理,外墙角加厚并横向开槽做成仿石砌块,北侧部分原始窗存有彩绘玻璃。住宅南向五开间,立面对称,两端底层前出构筑阳光前厅廊,中部为联立的六扇长门,门前为宽阔的水磨石大平台,并与厅廊侧门连通。楼内过道皆采用精美的马赛克拼花,楼梯厅设有大壁炉,主楼梯及栏杆全部采用大理石铺装。主体建筑带有三座附楼,室内通道连接其中两座,并围合为北部小天井。东侧另设一排附楼,东楼顶层设有木结构的中式佛堂,檐下采用斗拱装饰。原为英侨私宅,后租与丁惠康开设"格罗疗养院",后更名剑桥医院。建国后改为华东保健医院,后作为医生住房。现为民居。2015年8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延庆路11—19号。原壁炉饭店(旅社)4层钢混结构,建于1930年代初,为当时英国投资商人为百乐门舞厅开业后作服务配套而建,离百乐门舞厅不过1.5公里。据说壁炉饭店的避炉鸡是饭店的招牌菜。饭店开业后也确实为百乐门的新舞搭子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饭店底层是为客人提供停放车辆的汽车间。
东湖路70号,东湖宾馆(杜公馆),建于1934年,占地面积1080平方米,由建安测绘行设计,新明记营造厂施工建造,独立式花园住宅。该建筑中部主楼南立面左右对称,系古典构图。共五开间,中间三开间有凹阳台,两边呈六边形突出,简洁的方窗下有几何装饰图案。屋顶有挑出檐口,下有梁托支承。两边配楼同层窗间墙为淡咖啡色泰山面砖贴面,上下层窗带之间墙面为水刷石饰面。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楼进行改建和装修,底层伸出门廊,主楼加建两层。当年杜月笙利用宋子文透露的消息,帮助亲家金廷苏包销航空券发了横财。金廷苏"知恩图报",耗费三十余万美元建造了这幢花园豪宅,送给杜月笙。可惜,当杜月笙准备搬入新公馆时,恰逢八.一三事件爆发,于是"杜公馆"主人杜月笙一天也没有在此住过。抗战胜利后,一度被国民党军统占用。也曾为中法银行、交通银行及美国总领事馆使用。现为东湖宾馆。2005年10月3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此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三类保护)。2008年12月,徐汇区人民政府公布此处为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东湖宾馆一号楼的西北侧。
东湖路70号,东湖宾馆(杜公馆),建于1934年,占地面积1080平方米,由建安测绘行设计,新明记营造厂施工建造,独立式花园住宅。该建筑中部主楼南立面左右对称,系古典构图。共五开间,中间三开间有凹阳台,两边呈六边形突出,简洁的方窗下有几何装饰图案。屋顶有挑出檐口,下有梁托支承。两边配楼同层窗间墙为淡咖啡色泰山面砖贴面,上下层窗带之间墙面为水刷石饰面。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楼进行改建和装修,底层伸出门廊,主楼加建两层。当年杜月笙利用宋子文透露的消息,帮助亲家金廷苏包销航空券发了横财。金廷苏"知恩图报",耗费三十余万美元建造了这幢花园豪宅,送给杜月笙。可惜,当杜月笙准备搬入新公馆时,恰逢八.一三事件爆发,于是"杜公馆"主人杜月笙一天也没有在此住过。抗战胜利后,一度被国民党军统占用。也曾为中法银行、交通银行及美国总领事馆使用。现为东湖宾馆。2005年10月3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此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三类保护)。2008年12月,徐汇区人民政府公布此处为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
东湖路17号,建于1920年,占地面积25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折衷主义风格花园住宅。西式三层联立式花园住宅。建筑的整体完全对称,面向花园的南立面自然是主立面,有明显的上下、左右三段式构图。底层低矮,是辅助用房,也是整个住宅的"基座"。二、三层构成了立面的主体。原来的立面要开敞得多,两侧的三开间连续券应该都是原来的敞廊。檐口女儿墙做得相当丰富。立面上的连续券柱形成了贯穿两层的巨柱式构图,整个立面凸显西方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可惜现在改建的痕迹太浓,不仅敞廊被封实,左右两侧从敞廊通向花园的大楼梯也没有了踪影。历史上这里曾是比利时领馆,后为国民党某军官的私人住宅。解放后的20世纪50年代,东湖路17号住宅由华东交通部华东交通专科学校及中央音乐学院上海分院使用,后曾用作上海市第一医学院内科学女生宿舍。1964年《青年报》报社迁入使用至今。2005年10月3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此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三类保护)。
东湖路70号,东湖宾馆(杜公馆),建于1934年,占地面积1080平方米,由建安测绘行设计,新明记营造厂施工建造,独立式花园住宅。该建筑中部主楼南立面左右对称,系古典构图。共五开间,中间三开间有凹阳台,两边呈六边形突出,简洁的方窗下有几何装饰图案。屋顶有挑出檐口,下有梁托支承。两边配楼同层窗间墙为淡咖啡色泰山面砖贴面,上下层窗带之间墙面为水刷石饰面。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楼进行改建和装修,底层伸出门廊,主楼加建两层。当年杜月笙利用宋子文透露的消息,帮助亲家金廷苏包销航空券发了横财。金廷苏"知恩图报",耗费三十余万美元建造了这幢花园豪宅,送给杜月笙。可惜,当杜月笙准备搬入新公馆时,恰逢八.一三事件爆发,于是"杜公馆"主人杜月笙一天也没有在此住过。抗战胜利后,一度被国民党军统占用。也曾为中法银行、交通银行及美国总领事馆使用。现为东湖宾馆。2005年10月3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此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三类保护)。2008年12月,徐汇区人民政府公布此处为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东湖宾馆一号楼的东南侧。
写生画作品均在出售中
欢迎私信洽商收藏^_^
Hello,朋友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作品★
13003115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