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禽小课堂 | 第七章 迁徙(一)

文摘   2024-05-05 17:44   广东  

基思·比尔德施泰因博士(Keith Bildstein,德味儿十足的姓)曾任美国“鹰山保护区”研究和保育部门的负责人,他自1992年起,到2018年正式退休都在鹰山工作。依托这个全世界最早的猛禽保护区的深厚底蕴,基思博士在迁徙猛禽的研究和保育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出版了一些重量级的著作。比如,2000年他参与主编由国际鸟盟和“鹰山保护区”联合出版的《观猛:全球猛禽迁徙热点指南》(Raptor Watch: A Global Directory of Raptor Migration Sites),首次系统性地总结了当时世界各地已知的观察迁徙猛禽的热点,这些地方往往也是开展监测的绝佳选择,内地的北戴河在该书中也榜上有名。

2007年,基思博士又参与主编了由猛禽研究基金会推出的《猛禽研究及管理技术》(Raptor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s )的第二版,这本堪称猛禽研究百科全书的重要著作,从文献、辨识、分类、研究设计、调查技术等方方面面都做了精要的介绍,参考价值很高,日本猛禽研究大佬山崎亨教授(Toru Yamazaki)于2010年还将该书译为了日文出版。

2017年,临近退休的基思博士有感于跟猛禽相关的大量资讯都躺在文献里面,对猛禽感兴趣的广大公众往往又接触不到,写作出版了新书《日行性猛禽的好奇天性》(Raptors: The Curious Nature of Diurnal Birds of Prey)。他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细节,但又不过于繁杂,同时希望可以提供权威且具有启发性的阅读资料。

作为一个专注猛禽议题的公众号,我们决定试着翻译基思博士新书里的某些章节,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好的阅读资料。


第七章 迁徙(Migration)

“鸟类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旅行家”——弗兰克·查普曼,1915

猛禽的迁徙,意即日行性猛禽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的季节性、来回往复的长距离移动,仍在从很多方面给予我们惊喜和启发。体重不到200克的红脚隼能够往返于西伯利亚最东端的繁殖地和非洲南部的越冬地之间,是所有迁徙猛禽当中最为严峻的跋涉之一。这些如红隼般大小的勇士成群结队跨越70°的经纬度,常常会进行长达4000公里的跨印度洋飞行,而这只是每年超过22000公里来回旅程的一部分。尽管红脚隼或可以声称创造了所有日行性猛禽里最为艰苦卓绝的迁徙纪录,包括新大陆的斯氏鵟(Swainson's Hawk)、旧大陆的漠鵟”(注:欧亚鵟vulpinus 亚种)和在高纬度北极地区繁殖的游隼,往返迁徙的距离也几乎不相上下。

跟其他的鸟类相仿,猛禽大多也沿南北轴向迁徙。跟低纬度的同类相比,在高纬度地区繁殖的种类具有更强的迁徙习性。由于北半球在北纬30°至80°之间的陆地面积是南半球同样范围内的15倍,也就不奇怪北半球有着更多的迁徙猛禽种类了。单是在亚洲就至少有66种迁徙猛禽,欧洲至少有38种,北美洲则至少有33种。

有不少关于猛禽迁徙的历史记载,我所能找到的最早是《旧约》当中对于约伯的劝诫:“鹰展翅南飞,岂是藉着你的智慧?”(Doth the hawk fly by thy wisdom, and stretch her wings toward the south?)晚近时期,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在《鹰猎术》(De arte venandi cum avibus)当中有了最早关于气象条件影响猛禽迁徙的记述,他写道:“我们注意到当吹起适宜的风的时候,无论白天或是晚上,迁徙的鸟儿往往都会急于搭上便车,甚至为此会忽略觅食和睡觉”

包括西班牙历史学家贡萨洛(Gonzalo Fernández de Oviedo y Valdés)在内的其他的观察者,早在十六世纪就描述了加勒比海地区的大规模猛禽迁徙。近乎同时期的法国动物学家皮埃尔·贝隆(Pierre Belon)描述了旧大陆的类似景象,他记载了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上空跨越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大量黑鸢。显然,几千年以来人们就已知晓猛禽的大规模迁徙了。

尽管迁徙飞行这一行为之于猛禽,就像强健脚爪和敏锐视力从身体构造上对于它们具有重要意义一样,但对猛禽迁徙现象的了解却长期是鸟类学领域中的短板。直到十九世纪后期,高品质棱镜双筒望远镜的出现才让鸟类学家们真正“看到”了迁飞猛禽,并且可以正确地识别相应的种类。20世纪初鸟类环志的的发明也是迁徙研究领域内的另一重大进展。20世纪30年代,随着双筒望远镜价格门槛的降低,外加现代鸟类图鉴的诞生,推动了在北美和欧洲主要的迁徙通道上,那些传统的迁徙瓶颈和其他猛禽汇集点进行“观猛”的新兴活动。这项活动至今仍在贡献相关区域的猛禽种群数量和迁徙策略的相关信息。

二十世纪的最后25年,迁徙猛禽的研究进入到被许多人称为的“黄金时期”,此时的科学家开始给猛禽个体佩戴上微型的甚高频(VHF)无线电发射器,很快又开始用基于卫星的超高频(UHF)追踪器。卫星追踪可以让被追踪的个体揭示出它们实际迁徙时的时空变化,而非根据在观察点记录到的移动和环志回收数据来借助理论模型去推测它们的移动状况,由此在过去三十年间极大地推动了猛禽迁徙的研究。如今我们对于猛禽迁徙的起源、动因和复杂性有了更好的理解,在很多方面为该现象提供了更为真实的生物学图景。本章即反映了这些重要的新技术是如何促进猛禽迁徙研究领域新洞见的累积。

未完待续

鸦雀有生
鄙人生于蓉城,长在横断山;启蒙在动物园,着迷于《动物世界》。这里是有关鸟兽、自然、科学、生物多样性保育等议题的个人意见表达,更希望能与您分享科学写作的魅力所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