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使命谋发展 群策群力谱新篇
——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发言摘登
1月7日,三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市会议中心开幕。
大会期间,来自各个代表团的市人大代表认真履职尽责,聚焦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深化改革创新、乡村振兴发展、办好民生实事、激励担当作为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为助推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1月7日,三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
要提振内需稳经济,依托万达广场、爱琴海购物中心等商圈,培育新消费场景,深挖居民消费潜力。围绕15个重大项目,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扩大有效投资。科创融合兴产业,用好上海技术交易所三明转移转化综合服务平台,解决企业技术需求,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要聚焦“低空+大应急”产业,建设三明中关村低空应急产业园,重点打造飞行器总装及其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等产业集群。围绕生态环境、水利、林业、供电等领域,探索市场应用场景,争取上级资金,强化要素保障。
要做靓沙县小吃名片,强化沙县小吃产业园建设,构建全链条沙县小吃产业,深化海峡两岸小吃文化交流系列活动,以更高质量、更优服务的沙县小吃开拓更大市场。
要发挥产业基金作用,进一步延伸产业基金范围至县级层面,推动重点产业项目拓展提质。加快出台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优化审批流程与生产流程,为矿产资源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要充分准确把握三明数智产业要素的特点,做大做强三明数据标注产业,致力把三明建设成数智产业中头部的数据标注产业基地,成为面向全国甚至全球数据治理大市场中的“三明数据湖”。
分领域、分区域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优先发展数据智能、低空经济、新型储能、健康医药、新材料等成长型、潜力型企业,打造一批特色强县。
支持明溪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帮助沟通协调省药监局将明溪列为闽台医药融合发展试点,推动明溪与上海市浦东新区建立产业链对口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大对用地保障的支持力度。
要做好产业链条文章,大力支持氟新材料产业发展,推动氟新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持续抢抓沪明对口合作、泉三山海协作、华润等中央单位对口支援优势,不断深化产业互补、强化区域交流合作。
加大对园区低效用地、闲置用地盘活的政策支持力度,设立“腾笼换鸟”专项工作经费,鼓励支持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开展“零地增容”。同时组建专班,在项目立项、审批、办证等环节简化手续,加快推动项目竣工投产。
加大对县域重点产业链试点县的政策支持力度,在用地、资金、项目、技术、环保等要素上向试点县倾斜。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涉及的奖励资金按比例由市县共同承担。
进一步明确“战略新型产业”界定标准,实现“焕新产业”与“战略新型产业”协同发展。
创新无陪护病房模式,探索“三心”协同机制,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康养、后勤保障等全程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助力医改再深化。
要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积极引导大学生乡村医生服务农村、扎根农村,解决乡村医生流失、医疗资源不足问题。
探索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开展国民健康管理,积极探索建立健康管理模式和相应的健康指标考核体系。
加大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工作力度,多元化筹集资金,破解“两山”转化难题,有效解决生态保护与林农利益的矛盾,实现“生态得保护,林农得实惠”的双赢目标。
要深化绿色能源改革,提高光伏发电效率,试点开展楼房屋顶、外立面光伏发电,争取入市交易并外送,切实转换为绿色低碳效益。
要进一步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对各类进校园的社会事务全面梳理和清晰界定,严格实行清单式管理,精准控制非必要的活动频次,切实减轻教师教育教学的工作负担。
科学规划城乡学校建设和教育设施配套,精准供给学位。加强教育共同体建设,推动实现集团内、学区内共建共享、优质均衡,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进一步做细做实医防融合具体举措,推动医共体向健共体迈进。
要建立健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初中—高中”贯通的培养教育体系,采购优质网课,助力“强基计划”在我市高中学校落地。
加强小学科学教师配备,按不低于县域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7%配备,强化专业教师培养。优化科学实验员管理,合理设置岗位,注重教师的招聘、使用,提高科学专任教师的比例。
要持续深化三明教改,关注支持县域高中发展的提质扩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税商益企”“项目专家”服务举措,促进市场主体可持续发展。
深化金融改革,市县两级政银企加强联动,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切实推动政策落到“最后一公里”。
要有大品牌意识,持续打响建宁种子、莲子等品牌,做大特色产业,延伸带动产业链发展。要建立大平台,立足现有基础,加快打造“建宁有种”等数字平台,为县域经济发展赋能增效。
进一步推动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科研育种水平,做大产业规模,巩固杂交水稻制种全国第一大市地位。
继续发挥建宁种业大县优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种业数字化、机械化、高优化、组织化发展。
在柑橘特早蜜脱青种苗培育、病虫害统防统治、品牌打造上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助力柑橘产业发展。
要践行大农业观,采用先进技术做好精准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搭建现代农业产品展销平台,加大地标产品扶持力度,加强质量监管和认证,推动农业高效发展。
要大力实施全域土地整治,统筹推进废弃采矿用地复垦利用,加大农村分散耕地整合力度,促进耕地保护与生态修复深度融合。
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建立落实农村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推进农村消防安全体系建设,强化农村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提高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加大推进军民共建示范村建设,给予一定政策、资金倾斜,军地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立足三明农业优势,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完善“非粮化、非农化”整治政策法规,为种粮主体提供补贴及信贷等支持,引导优化规划和产业布局,推动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发展规模经营。
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完善产学研合作、社会化服务、全链条产业体系建设,通过“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龙头企业、特色品牌。
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组织领导与政策扶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强化监测预警和信息共享,提升病虫害防治水平。
要把盘活土地作为城乡融合的重要抓手,流转闲散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
要出台扶持发展黑皮冬瓜等特色农业产业措施,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加快推进“三沙永”联动发展,细化工作目标,强化工作举措,谋划建设三永快速通道,做强中心城市经济。
积极争取昌福厦高铁途经三明,促进我市更好地融入闽西南经济协作区。将“五联五保”山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作为全市重点改革工作来推进,并给予政策支持、指导提升。
加快推进鹰厦线三明市区三钢段外绕改线项目前期工作,多渠道解决项目资金短缺问题。出台相应的“商改住”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城区商业办公地产项目,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转型或调整。加大市区南部片区城市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投入,破解南北部片区发展不均衡问题。
加快尤溪、大田、建宁、明溪、清流、宁化等环市高速公路建设。
江健全水源地常态化管理、生态补偿等机制,科学规范划定调整保护区,完善地理界标和警示标识,加强水质监测预警,全面加强全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
积极促成三永快速通道落地建设,推动三永公交同城化,整合运输资源,为居民提供便捷出行服务,带动消费群体融入“三沙永”同城化格局。
引入北上广新兴商业体,改变传统商业模式。建立线上销售平台,开展网络平台直播活动,推介销售三明名优特产,发展线上销售模式。借助“两新”政策,开展线下展销活动。
明确校外托管机构监管主体,制定简明易行的监管规则,定期组织监督检查。
统筹规划、完善监管,推进市区共享电动车有序投放。
增加对社区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完善老年人活动各项功能室,为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完善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慈善基金会,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推广医养结合及安宁疗护等养老服务项目,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加强政府引导、职能部门主导,鼓励车企与用户共同参与,积极推广新能源载货汽车使用。
把握线上消费快速增长的机遇期,加大培育扶持本地产品力度,拓宽线上销售渠道,打响本地品牌。要提高托育服务质量,加强专业型人才培养与引进,采取发放消费券等方式,解决托育行业供需矛盾。
加大对关键技术、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及稻种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发挥“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司法服务中心作用,推进民营企业产权保护,营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
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市场引导、政策兑现,加强要素保障,破解企业用工、市场拓展等难点问题,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大民营企业惠企政策宣传力度,推动政策效力充分释放。完善政策落实工作机制,细化政策落实责任清单、目标清单。优化服务工作机制,健全政企沟通交流常态化机制,为民营企业发展靠前服务、排忧解难。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关心、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相关部门要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提升审批效率、压缩审批时限,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要围绕报告中提出的民营企业发展“三心”要求,以硬监督护航,加强政治监督,推动政商关系更加亲而有度、清而有为。以强震慑清障,坚决纠治影响发展、破坏营商环境问题,严明纪律规矩,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以真情怀助力,做到纪法情理贯通融合,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要重视年轻人才引进工作,发挥好“后生仔”的创新活力与拼搏精神,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为地方经济发展赋能助力。
要抢抓沪明对口合作、泉明山海协作等政策利好机遇,选好选优“懂经济、懂产业、懂项目、懂园区”的干部,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落实到位。
要立足监督首责、第一专责,为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保驾护航。督促各级各部门有力有效落实改革举措,切实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助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严肃查处群众深恶痛绝的典型案件,助力民生福祉落地见效。
进一步健全系统化常态化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机制,提升干部干事创业主动性。
要提振信心和定力,加大宣传引导,采取措施激励干部更好地服务企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要更多推行柔性执法,以服务为中心,以指导为主要手段,落实“首违不罚”政策,为企业和地方发展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终审:黄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