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春山可望。
1月7日,出席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的代表们,怀揣着沉甸甸的民意,意气风发走进会场,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预算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远、语言精练、实事求是。”
“从经济发展到社会民生,从科技创新到生态保护,过去一年,三明在各领域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
“我们将充分发挥三明的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现代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
议报告,话成就,鼓干劲……会场内,代表们畅所欲言,思想的火花在这里激情碰撞,智慧的力量在此刻汇聚交融,共同为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1月7日,参加市两会的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认真听取政府工作报告。
项目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撑起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
“如何让‘老树发新芽’,是三明的‘必答题’。”“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审议过程中,代表们神情振奋。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我市氟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当前,明溪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如何更好地推动发展?”曾荣华代表建议,将明溪列为闽台医药融合发展试点,探索建立产业链对口合作机制,通过开展联合办学推动产才融合。
“三重公司对氢氟酸转炉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升级,但现有工艺在耗能、萤石利用率和绿色节能减排等方面有较大提升空间。”洪鲁宾代表建议,由政府牵头三明市相关学校、协会、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申报省重大科技项目,对生产工艺与装备进行技术攻关。同时,协调省内相关资源与企业,申请国家级相关项目,推动氟化工产业联合创新。
用“绿”转型、靠“绿”取胜。三明青山连绵,碧水潺潺,如何借“绿”生金,不断拓宽“两山”转化通道?
张铮、邹细胜代表建议,支持“闽江流域绿色经济发展带”纳入省级发展战略,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创新生态产品等举措,助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要加强指导推动,在政策制定、项目安排、改革创新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
大金湖航道项目位于建宁县濉溪镇大源村元庄,建成后将进一步丰富环大金湖旅游带,提升建宁旅游文化水平。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许少燕代表建议,市财政局、市交通局等部门给予政策倾斜,提供相应资金补助,加快建设进度,早日造福环大金湖区域群众。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项目由“蓝图”转化为“施工图”“实景图”的重要保障。
钟章生代表表示,当前受市场大环境影响,有不少刚起步但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业面临资金短缺、融资难问题。为此,他建议市产业投资集团加大对县域企业的投资力度,帮助解决融资问题,助推产业升级。
“要加大对用地保障的支持力度,加强用地要素保障。”罗东梅代表建议,通过协调省市自然资源部门建立项目联审机制、将园区工业用地的土方调配部分纳入临时用地管理等举措,加快用地审批时效,促进园区资源有效利用。
抓项目,强招商,促转型……审议现场,代表们抛出一个个“金点子”,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在传递,奋进的热情在升腾。
细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化改革”“对口合作”成为高频热词。这两个关键词,也是代表们关注的焦点。
医改是三明的金字招牌。过去一年,上海瑞金医院三明分院挂牌,全生命周期“六病共管”中心揭牌开诊,12家健康管理中心、12家疾病管理中心全部投入使用……全民健康保障体系加快构建,为三明群众送来了更多健康红利。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分级诊疗的重要举措。钟春燕代表建议,进一步发挥各县总医院统筹医疗卫生资源作用,合理配置与使用医保经费,并通过丰富签约群众服务包,持续改善家庭医生待遇和执业环境,加快推进“互联网+”签约服务等举措,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整体质量。
三明,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策源地之一。从创新成立林业股份合作社、试点“分山到户”,到探索林票市场化交易、碳汇交易,三明林改成功迈向4.0版,开启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探索,不断为全国林改作示范、树标杆。
杨芳萍代表建议,将天然林收储试点作为三明林改的亮点,通过适度改造天然林,引入林下种植、养殖等林下经济,促进林农增收。加大重点国有林企在天然林抚育、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探索建立天然林经营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机制,为天然林经营者提供额外经济收益。
接续发力,改革破局;借梯登高,合作共赢。
近年来,沪明对口合作深度不断拓展,新时代山海协作力度不断加大,明台合作交流热度不断上升,续写了携手共赢新篇章。
“泰宁拥有良好的体育基础,特别是大金湖水域面积36平方公里,是打造国家级水上运动休闲产业的绝佳之地。”叶运瑞、彭堂良代表建议,借力沪明对口合作机遇,加大推动力度,协调长远集团等上海虹口区属国企来泰宁共建水上运动休闲和训练基地,与泰宁合作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活动。
如何推动三明教育质量再提升?官汉聪代表建议,市教育局应充分利用与泉州市山海协作的机遇,主动融入泉州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通过深化普通高中校的教研交流、干部跟岗交流等举措,促进两地教育优势互补。
三明作为大陆首个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如何吸引更多台商投资兴业?林辉辉代表建议,加大闽台农业产业园扶持,出台更加规范便捷的项目落地手续,并给予相应资金倾斜;扩大两岸文化、经济、产业等优势资源的宣传和交流,搭建乡土文化平台,促进交流合作创新。
民生,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回望过去的2024年,我市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民生答卷”。
“优化海外出生子女回国落户流程”“规范校外托管机构监管”……大会上,代表们情系民生,力解民忧。
村医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力量。多年来,聂立雄代表心系三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细细梳理出关于加强村医队伍建设的建议:“出台相关激励机制,依托职业院校,提升乡村医生待遇,改善乡村医生人数减少的问题。”
教育是民生之基。王彩萍代表从事教育多年,建议在县域薄弱高中教师招聘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加大高中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培养力度,由市财政局统筹安排专项经费,县政府自主培养高中紧缺急需专业的省级公费师范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养老,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作。谢永琳代表建议,由政府托底,多方投入,整合社区、养老院、老年大学等资源,加快建设以社区养老为主、养老院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同时,向社会招聘爱心人士整合成为专业化的养老团队,让老年人居家养老获得感、幸福感更足。
托养服务“托”起残疾人幸福生活。赖启兰代表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残疾人托养照护工作的关注度和认知度;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选择,确保残疾人托养照护工作更加贴近实际、满足需求;加大对残疾人托养照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小区充电桩作为连接家庭与绿色出行的关键纽带,重要性日益凸显。吴亚琴代表建议,政府出台详细规划,明确充电桩的布局、标准与审批流程;明确监管部门和职责,并出台关于充电桩建设与监管的有关管理办法,定期检查充电桩的维护与安全状况。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事关百姓健康。粘忠毅代表建议,持续擦亮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招牌,加强优质农产品品牌打造,提高优质农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三明农产品知名度。
成绩令人鼓舞,目标催人奋进。在这一年一度的盛会上,代表们字字肺腑议发展,句句诤言话心声,共同描绘新时代新三明建设的美好画卷。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采访组
终审:黄春霖